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 ‍半日游随笔(一)

潘哒

<p class="ql-block">三月上旬我们驱车上百公里,去天津滨海新区“东疆亲海公园”看从西伯利亚飞来的海鸥。即然出京了,老赵预约了第二天的“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事先没有做功课,一头撞进去,有些摸着南北😅</p> <p class="ql-block">这天不是周末,排队入场的人也不少。据说一到周末,预约不上是常态。</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有多个展厅,从远古到现代、从海洋到陆地、从标本到科幻…方方面面的内容浩如烟海,还有极其丰富大量的海洋生物及陆地动物的标本,让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无论是大人和小孩,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沉浸式的观感体验。</p> <p class="ql-block">信息链接:</p><p class="ql-block">🔷2007年,30名两院院士上书国务院倡议建立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010年,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落户天津滨海新区。</p><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1日,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对社会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藏品涵盖海洋人文藏品与自然类藏品。海洋人文类藏品包括陶瓷器、古籍文献等三十余个门类,涵盖了体现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各个时期的历史见证物。自然类藏品包括现生类标本和化石类标本。 截至2019年末,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藏品有43360件/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下内容是从我的视角,简略介绍如下:</p> <p class="ql-block"><b>大厅重器</b></p><p class="ql-block">👇模型:“蛟龙”号作业型载人深潜器</p><p class="ql-block"> (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捐展)</p><p class="ql-block"> 主尺度:长8.2米,宽3米,高3.4米</p><p class="ql-block"> 比例尺:1:1</p> <p class="ql-block">“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p> <p class="ql-block">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7062米,刷新了世界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这也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独木舟~长13.8米,直径约0.95米,发现于广东省西江流域。</p> <p class="ql-block">该独木舟是目前国内行记载的保存状况最好,同时也是长度最长的独木舟。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舟船发展史,航海史和造船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华海洋文明</b></p><p class="ql-block">中华海洋文明展示中国沿海早已有人类活动。生活在海滨及岛屿上的海洋先民,靠海用海,从海洋中获取物质生活来源。</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我国东部海滨及海岛从南到北都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贝丘遗址与沙丘遗址盛极一时。</p> <p class="ql-block">独木舟的使用拉开了近海捕捞和跨海交流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席龙飞教授的著作《中国造船史》弥补了我国造船理论的空白,为我国造船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向海而生</b></p><p class="ql-block">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居住在中国沿海地区和岛屿上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新石器时代,我国海滨及海岛从北到南都有人类活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陶瓶 山东蓬莱附近海域出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陶甗(yan)山东蓬莱附近海域出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双耳陶罐 山东蓬莱附近海域出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绿松石龙形器与海贝(图片)</p> <p class="ql-block">🔹🔹该实物曾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展出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妇好墓中的海贝(图片)</p><p class="ql-block"> 其中贝币约7000枚(见白色堆积物)。</p> <p class="ql-block">👇贝币</p><p class="ql-block">商周时期(公元前 1600-前256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海疆经略</b></p><p class="ql-block">秦汉时期,海盐生产、近海捕捞、航路的开辟都逃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p><p class="ql-block">西汉时期,开辟了从合浦、徐闻经南海、印度洋到今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的航线。</p><p class="ql-block">自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海船制造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远海航路的开拓,海洋经济和海上交流活动的大发展,为宋元时期的繁荣与勃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在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下,中国的海上航线逐步由近海延伸至印度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州通海夷道图</p> <p class="ql-block">唐代开辟了从广州前往大食地区(今阿拉伯半岛)的通道。</p><p class="ql-block">全程分为四段:中国海船从广州起航,穿过马六甲海峡至印度南部,沿印度南部西岸北上,再沿海岸线西行至波斯湾,最后抵达巴格达。全程约14000公里。</p><p class="ql-block">唐高宗显庆六年”(601年),唐顿在广州创设市舶使,总管海路邦交外贸,世界各地商贾云集,广州遂成东方第一大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玻璃杯|唐代(618-907年)</p> <p class="ql-block">这件玻璃杯高9.4厘米,通体呈绿色,侈口,束颈,微鼓腹,底部内凹,为罗马风格,属西方钠钙玻璃,见证了当时的中外交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印坦沉船</b></p><p class="ql-block">1997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海的印坦油田附近发现了一般古代沉船,即“印坦沉船”。船长约30米,宽10米,是一般东南亚贸易船。出水的船货有:中国(定窑、越窑、繁昌窑)的窑器。</p><p class="ql-block">根据船上“乾亨重宝”铅钱及刻有“桂阳监”等铭文的银锭,可以判断印坦沉船的年代在公元920-960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黑石号沉船</b></p><p class="ql-block">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海域附近发现一艘唐朝时期的沉船~“黑石号沉船”。</p><p class="ql-block">该船只结构为阿拉伯商船,装载着经由东南亚运往西亚、北非的货物,仅中国瓷器就达到67000多件。</p> <p class="ql-block">👇长沙窑彩绘花卉碗 唐代(618-907年)</p> <p class="ql-block">  黑石号沉船出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3️⃣井里汶沉船</b></p><p class="ql-block">2003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省井里汶附近海底发现了一般古代沉船,即“非里汶沉船”。该沉船出水造物达 49万余件…有来自中国的30余万件各类瓷器,也有来自阿拉伯、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阿富汗等地的香料、玻璃、宝石、珍珠、锡錠、陶器等。</p><p class="ql-block">其中一件秘色瓷碗上刻有铭文“戊辰徐记烧”,可判定这批瓷器烧造年代在五代至北宋年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鉴真和尚铜坐像</p> <p class="ql-block">鉴真(688-763年),唐朝僧人,东渡日本传播佛法。经历了五次渡海失败,于唐天宝十二年(753年)东渡成功。次年四月,鉴真在奈良东大寺大佛殿前设置戒坛,为以日本天皇为首的僧俗授戒。日本佛教至此能够独立传戒,鉴真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遣唐使团船只模型</p> <p class="ql-block">日本遣唐使团航路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宋元的航海贸易</b></p><p class="ql-block">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得到空前发展,广州、明州(今宁波)、泉州等地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宋代在一些口岸设立了市舶司,体现了国家海外贸易管理的逐渐完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代泉州市舶司遗址</p><p class="ql-block">宋代市舶司,在唐市舶使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专门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机构。</p><p class="ql-block">市舶司历经来、元、明三代,见证了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的繁荣,一直持续到清初才被海关取代。</p> <p class="ql-block">👆“宋泉州市舶司遗址”碑(右上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泉州市文物管理协会 公元一九八四年立</p> <p class="ql-block">👇船模</p> <p class="ql-block">船户们出海前要到天后宫向天后进献一条与自己所乘船只相像的小船模型,平安归来后,再向天后敬献一块红色丝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釉小罐 宋代(960-1279年)</p><p class="ql-block"> 中国南海海域出水</p> <p class="ql-block">👇青白釉三联粉盒(年代及出土水域同上)</p> <p class="ql-block">👇青釉摩羯纹水注(年代及出土水域同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郑和下西洋</b></p><p class="ql-block">1405-1433年间,郑和率领远洋船队二万七千多人、百余艘海船,先后七次纵横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阔水域,远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p><p class="ql-block">郑和船队在造船技术,船队规模、航海技术、后勤保障、通信联络、航海里程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在十五世纪初期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郑和、王景弘雕像场景</p> <p class="ql-block"><b>👇郑和下西洋航海图</b></p> <p class="ql-block">👇《瑞应麒麟图》</p> <p class="ql-block">永乐十二年(1414年),榜葛刺(今孟加拉国境内),使臣随郑和船队来到中国,向明成祖进献“麒麟”(即长颈鹿)。成祖大悦,命宫廷画师画下当时场面,名日《瑞应麒麟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梁庄王墓出土金锭</p><p class="ql-block">明梁庄王墓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九个儿子朱瞻积与魏妃的合葬墓,位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金器、玉器、瓷器有5300余件。随葬物品不仅是明初社会繁盛的缩影,也是郑和下西洋壮举的见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万历景德镇窑青花石榴形军持</p><p class="ql-block"> 明代(1368-1644年)</p> <p class="ql-block">该器物是东南亚地区沉船出水文物。</p><p class="ql-block">军持一般为伊斯兰地区常用器物,专为出口烧制,反映了国内瓷器通过海路传播到国外的历史事实。</p> <p class="ql-block">👇万历平和窑蓝釉彩云龙纹盘</p><p class="ql-block"> 明代(1368-1644年)</p> <p class="ql-block">蓝釉地釉彩云龙纹盘,东南亚地区沉船出水文物。平和窑位于福建闽南平和境内,明晚期开始烧制,主要生产青花及彩绘瓷,是明末清初贸易瓷主要产地漳州窑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禁海与开海</b></p><p class="ql-block">纵观明代,禁海与开海争论不断。明代初期为加强海防,实施了封锁海疆的禁海政策,并建立了官方主导的朝贡贸易体系。明代中期重新开海,月港(今漳州)等港口的开放,带动了民间海外贸易的崛起,东西方的文化贸易交往和碰撞,激荡出新的璀灿光华。</p> <p class="ql-block">🔷“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与明代外贸</p><p class="ql-block">1565年西班牙占领菲律宾马尼拉之后,每年派1~4艘载重30吨至千吨级的帆船利用季风横渡太平洋,从西班牙的北美殖民地阿卡普尔科(今墨西哥)装载白银,运往马尼拉后用这些白银收购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瓷器和其他产品。中国—菲律宾—墨西哥这条贸易路线从16 世纪一直维持至 19世纪初,长达二百余年。</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美洲作物开始通过太平洋航线引入中国,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等油料作物:既有西红柿、辣椒、南瓜、番石榴、番荔枝等蔬菜果树,也有烟草、陆地棉等作物和衣被原料,总数接近三十种。</p> <p class="ql-block">👇万里海防图</p> <p class="ql-block">👇职贡图| 明·仇英(1472-1559年)</p> <p class="ql-block">朝贡,是古代中国长期沿用的一种寓政治、经济为一体的特球外交手段。明代仇英绘制的《职贡图》中,有来自今马来群岛的“三佛齐”国,反峡了明初通过海路开展朝贡贸易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南澳一号</p><p class="ql-block">船上装载有10624 件瓷器,约占出水遗物总数的94.5%。出水瓷器主要为青花瓷,来自福建漳州窑系和江西景德镇窑系。</p> <p class="ql-block">发现于2007年5月25日,是一艘明朝万历年间失事的沉船,沉船位于汕头南澳岛东南三点金海域的乌屿和半潮礁之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郑成功与台湾</b></p><p class="ql-block">明代晚期,郑成功继承其父郑芝龙“无海即无家”的思想,积极拓展海洋空间,重新整合东南海上军事力量,用政权形式组织海外贸易活动。</p> <p class="ql-block">1628年,郑芝龙接受明朝招抚为官,并于1633 年<i><u>在金门海战中击溃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掌握了东亚海域的贸易主导权。</u></i></p> <p class="ql-block">👇国姓瓶|明未清初</p> <p class="ql-block">郑成功军队使用的火药瓶,因郑成功受赐国姓,称“国姓瓶”。</p> <p class="ql-block"><b>收复台湾</b></p><p class="ql-block">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厦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经过多次海上作战及陆上围困,最终于1662年击败荷兰殖民者。被荷兰殖民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藤甲盾</p> <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藤甲是经过特殊处理藤编而成的铠甲,对冷兵器有很强的防护力。与金属铠甲相比,具有重量轻、不怕水、透气性强等特点,适合在中国南方潮湿地域使用。</p><p class="ql-block">👇藤甲盾里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列强入侵</b></p><p class="ql-block">19世纪40至60年代,以英国为首的海洋强国向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割让岛屿,开放沿海的重要通商口岸,标志着中国海权沦丧的开始。</p><p class="ql-block">1884年法国远征舰队侵略中国东南沿海,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国均以惨败告终,海防更加空虚。</p> <p class="ql-block">甲午海战视频截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北洋水师人物组照</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海权沦丧</b></p><p class="ql-block">历次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海洋权益遭到严重破坏。香港、台湾相继论为英国和日本的殖民地,西方列强在沿海部分重要城市建立租界,侵犯中国的海洋管理权,尤其是海关自主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觉醒与探索</b></p><p class="ql-block">面对列强对中国海权的侵略,部分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开始“师夷长技”,通过海路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在海洋经济、教育、海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收回领土及租界,巡视南海宣示主权。这一系列举动取得了显着成效,促进中国近化海洋意识逐浙觉醒。</p> <p class="ql-block">👇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 严复、陈季同、魏瀚、詹天佑</p> <p class="ql-block"><b>🔷马尾船政学堂</b></p><p class="ql-block">福建船政学堂创办于1866年,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p><p class="ql-block"><i><u>学堂由左宗棠奏请创办,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州设立。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马尾船政学堂。</u></i></p> <p class="ql-block">马尾船政学堂设制造、航海两班,分别培养造船和驾船人才,派员留学英、法等国,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现代海洋业</b></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海洋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从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耕海牧渔、油气开发,到极地大洋科考、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息</p> <p class="ql-block">1984年,我国开展首次南极和南大洋考察,吹响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大开发的号角。</p> <p class="ql-block">1991年,经联合国批准,中国大洋协会在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国际海洋法法庭筹备委员会登记注册为国际海底开发先驱者。</p> <p class="ql-block">图为联合国秘书长和中国代表团代表共同签署了登记证书。</p> <p class="ql-block">👇1995年极地生活用品(茶杯/碗)</p> <p class="ql-block">1999年</p><p class="ql-block">我国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22000立方米乙烯液化气船。</p><p class="ql-block">中国开展首次北极科学考察。</p> <p class="ql-block">2009年</p><p class="ql-block">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建成。</p> <p class="ql-block">👇泰山站建设队姚福海队长工作服</p><p class="ql-block"> (原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提供)</p> <p class="ql-block">魏福海是中国南极考察站昆仑站、泰山站常任站长。他曾9 次参加中国南极考察,多次带队深入南极高寒、低氧的内陆“生命禁区”,完成昆仑站和泰山站建设。</p> <p class="ql-block">👇2018年6月2日,长城站晚霞。</p> <p class="ql-block">👇2018年12月1日,第35次南极考察雪地车修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p> <p class="ql-block">👆2011年7月26日,驾驶“蛟龙”号深潜器成功进行5000米海试的潜航员叶聪、付文韬、杨波与国旗合影(图右上角)</p> <p class="ql-block">👇潜龙一号、潜龙二号,潜龙三号</p> <p class="ql-block">*2013年10月6日,“潜龙一号”无人无缆自治潜水器成功下潜5080米。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水器。</p><p class="ql-block">*2016年1月1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潜龙二号”成功首潜,取得重大突破。</p><p class="ql-block">*2018年4月20日凌晨,我国自主研制的“潜龙三号”潜水器在南海进行首次海试,下潜深度预计为海平面以下3900米。</p> <p class="ql-block">👇2018年</p><p class="ql-block">“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p><p class="ql-block">(参见大厅1:1实物模型)</p> <p class="ql-block">👇奋斗号</p> <p class="ql-block">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共有27位科学家、21次到达过全球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创造了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次数,人数和水下作业时间最多的多项世界纪录。彰显我国在深海设备、深海考察领域实力提升,在大洋深海科研水平跻身于世界前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p> <p class="ql-block">2015年12月2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最大钻井深度1.2万米,</span>深水探井测试成功。它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远洋深海探索</p> <p class="ql-block">首次环球科学考察</p><p class="ql-block">2005年组织实施了我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航次,历时297天,航程4万余海里,获取各类样品近万公斤。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中获得了宝贵的调查资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带一路”全景地图</p> <p class="ql-block">寄语未来: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匆匆忙忙看了一圈,前松后紧,意犹未尽;挑选了百余张图片与实物,只是沧海一粟,但收获满满。水平有限,记录而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海洋生物”及“陆地动物的标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内容待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谢来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