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候鸟人生

吳春厚

<p class="ql-block">我是一只会呼吸的候鸟,在北纬45度的吉林通榆与北部湾畔的防城港之间,用年轮丈量着生命的迁徙轨迹。当国庆的枫叶染红科尔沁草原,我便携着秋风南下,在十万大山的褶皱里寻找春天。</p> <p class="ql-block">防城港的冬天是流动的翡翠。晨雾中,白鹭掠过金滩的浪花,将足印留在如镜的海面上。这里的空气是天然的润肺剂——每立方厘米2.8万个负氧离子,像无数小精灵在肺泡间跳跃。从十万大山深处涌出的泉水,pH值7.3的弱碱性特质,在玻璃杯中泛起粼粼波光,这是大自然馈赠的生命琼浆。我常漫步于红树林栈道,看退潮后的滩涂上弹涂鱼欢快跳跃,远处的风车群在暮霭中旋转,仿佛时光也变得温柔。</p> <p class="ql-block">当春风拂过十万大山的紫荆花,我便启程北上。五一的通榆草原正铺展着嫩绿的绒毯,风车群在天际线画出优美的弧线。家人团聚的炊烟在暮色中袅袅升起,科尔沁沙地的沙棘果在枝头摇曳,清甜的果香弥漫在晚风中。这里的夏天是天然的空调房,22℃的清凉拂去所有燥热,玉米拔节的声音与孩童的笑声交织成最动听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候鸟轨迹在地图上画出优美的曲线,"10.1"与"5.1"的时间节点如同乐谱上的重音符号。水质检测报告上的7.3pH值与动态变化的负氧离子数据,是我与自然对话的密码。枫叶与紫荆花在季节的轮回中接力绽放,见证着一个普通人对生命质量的极致追求。</p> <p class="ql-block">这种生活让我触摸到《黄帝内经》里"天人合一"的智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当城市的喧嚣在迁徙中远去,当自然的韵律融入血脉,健康、幸福与长寿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候鸟翅膀掠过的每一缕清风,是杯中闪烁的每一滴甘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