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家国情怀

高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前几天,我发过一篇题为《我爱你中国》的短文,引来了友友们对“爱国情感”的热议。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不断传出令人振奋的声音;近期又频频爆料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喜讯……再次让我心潮难平,不由地想码字撰文漫谈“家国情怀”的话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家国情怀的本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家国情怀不是虚无缥缈的道德说教,而是深深植根于人性深处的精神基因。这种情怀源于人类最本真的情感需求,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精神禀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与家庭、族群、国家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外在的强制,而是内在的必然。就像婴儿本能地依恋母亲,人类也会自然地眷恋养育自己的家园和祖国。所以,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是人性中最温暖、最持久的情感,它让我们的生命有了根基,让我们的精神有了归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家国情怀的本质,又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因为,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也是培育家国情怀的第一片沃土。在家庭中,我们慢慢学会了爱与责任,懂得了付出与回报。这种情感体验会自然地延伸到更大的群体中,形成对族群、对国家的认同与热爱。在历史长河中,无数普通人用行动诠释了家国情怀的真谛。如抗日战争时期,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夫打东洋;和平建设年代,科学家隐姓埋名投身国防,工人农民辛勤耕耘建设祖国……这些行为不是出于外在的压力,而是源于人们内心的选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家国情怀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家国情怀与个人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当人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时,不仅能获得更强大的精神动力,也能在服务国家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这种良性循环,正是家国情怀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全球化时代,家国情怀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开放包容的爱国精神。每个人既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也要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这种情怀能够帮助我们在世界舞台上保持文化自信,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家国情怀更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它能够超越地域、民族、阶层的差异,将全体国民凝聚在一起。这种凝聚力在关键时刻能够转化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国家渡过难关、实现跨越式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个人而言,家国情怀又是精神成长的重要养分,它能够提升人生的境界,赋予生命更高的意义。当个人将小我融入大我时,它能让你能突破狭隘的个人主义,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持久的动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教育与家国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家国情怀,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果。其中, 家庭教育是培育家国情怀的起点。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将爱国爱家的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这种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家国情怀。学校教育是影响家国情怀的重要因素。接受长期学校教育的群体,家国情怀就会有许多一致性,特别容易产生感情的共鸣。社会教育或社会生活环境、舆论氛围、媒体感染等等,对人们思想、情绪、认知、理念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人们家国情怀的能否持续,会不会改变甚至发生反转,其作用也是客观存在。另外,人的见识、阅历、素养以及个人及家庭际遇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家国情怀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家国情怀与“三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家国情怀与“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密切相关的。首先,家国情怀影响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拥有家国情怀的人,通常更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倾向于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看待国际事务,认为个人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其次,家国情怀塑造个人的人生目标和意义。拥有这种情怀的人,往往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结合,追求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再次,家国情怀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判断。拥有美好家国情怀的人,通常重视集体利益,愿意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总之,家国情怀与“三观”相互影响,它通过塑造个人对世界的认知、人生目标和价值判断,使个人更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愿意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爱国爱家矢志不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养的。我们坚信,为人父母所有付出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儿女健康成长,过上更好的生活。没有人会因为自家日子不如别人而嫌弃父母,这大概就是“儿不嫌母丑”的基本含义吧!这种情感,是不分民族、种族,也不分宗教信仰,更与官职、财富、地域以及文化素养无关。千百年来,无不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祖国啊母亲!”“我把党来比母亲”,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歌词。所以,我更相信,党和政府总是千方百计地为人民谋福祉。无论政府工作现在有多少不尽人意的地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定不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带着岁月的痕迹,用纯真质朴的方式表达对家庭和祖国的热爱,这种家国情怀,我矢志不渝。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03/15</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