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鸡足山

含笑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含笑</p><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含笑</p><p class="ql-block"> 在云南省弥勒市小住一个月后,我们又踏上了云游之旅,驱车来到了大理,准备次日带着曼宝去参观鸡足山这个佛教圣地,在行走中与历史相遇,在自然中体验生态。</p> <p class="ql-block">  鸡足山,又名九曲山、青巅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城西北方,东西长7千米,南北宽6千米,总面积28.22平方千米。宋代,僧人慈济在青巅山峻石山出家修行,崇奉佛教,随之佛教在鸡足山开始兴起。</p><p class="ql-block">鸡足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景区的重要景点、是以展示佛教文化和生态景观为主的集佛事朝拜、佛学研究、观光旅游、科普科考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女儿开车,高速路很通畅。英菲尼迪风驰电掣般没几个小时便从弥勒驶到了鸡足山下。</p> <p class="ql-block">  从山下到达景区还要行驶十公里又窄弯道又急忽左忽右的盘山路,这是对车技的严峻考验,女儿的车技很好,乘坐她开的车大可放心。</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都是古树参天。</p> <p class="ql-block">  这条霞客古道长7.53公里。</p><p class="ql-block"> 大理是徐霞客最钟爱的地方和《徐霞客游记》的终篇之地。1638年十二月至1640年初一年多的时间里,徐霞客游历了滇西地区,其中8个多月在大理,5个多月在大理宾川鸡足山。鸡足山是徐霞客一生考察时间最长、住山时间最长、题咏诗词最多和唯一修过山志的名山。</p> <p class="ql-block">  1638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徐霞客行走五千多里,将静闻法师的遗骸及刺指血抄的《法华经》根据其遗愿带到了鸡足山。2022年1月28日鸡足山静闻铜像落成,和2021年初鸡足山落成的徐霞客铜像遥相呼应,三百多年前一诺千金的友谊,在鸡足山得到了诠释和印证。</p> <p class="ql-block">  鸡足山以“四观八景”著称于世,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四十四个风景名胜区之一。</p><p class="ql-block"> 1638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徐公在《徐霞客游记》里写道:“……南曰云观,指云南县昔有彩云之异也;东曰日观,则泰山日光之义;北曰雪观,指丽江府雪山也;西曰海观,则苍山、洱海所在也。……寒甚。”</p><p class="ql-block"> 384年前,鸡足山的天气寒冷。徐公顺着石阶,到了金顶寺,天空落英缤纷,雪花落在身上,仿佛置身于白色的樱花树下,感受片片“樱花”落下。转瞬,天空透出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如此瞬息万变的奇景,在其他地方很难看到,所以徐公当年除夕夜宿于鸡足山顶,虽觉天气寒甚,却留下了“此一宵甚人间千百宵”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 这里林木参天,是野生动物们的天堂。随处可见松鼠在高高的树枝上跳来跳去。猴子更是肆无忌惮地在民宅店铺间出出进进,如入无人之境。因此不时见到提醒人们注意防范的提示牌。</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刚把车停放在停车场,就看到好几只猴子</p> <p class="ql-block">它们在屋顶上跳来跳去,悠闲自得</p> <p class="ql-block">这只猴子居然跳到一辆白色的车顶上</p> <p class="ql-block">寺院门口也有猴子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瞧!这只猴子竟然不顾佛陀圣地的庄严,在佛菩萨面前蹿来蹿去。</p> <p class="ql-block">它们在享用游人赠予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这些猴子被宠坏了,不但不怕人反而欺负人!经常抢夺游人手里提着的袋子里面的美食。我也被抢了……</p><p class="ql-block"> 我花十元钱买了一穗煮玉米,放在双肩包后面插袋里,被一只大猴子盯上了,我离开货摊十几米远时,这只猴子冷不防蹿过来,用一只手扒开袋口,另一只手则快速把依然烫手的玉米拿出来迅速跑开,跑了几步回头看了我一眼,仿佛在说:我拿去享用了……</p><p class="ql-block"> 抢就抢吧,它没抓挠我,我已经很感谢了!鸡足山的猴子还算温柔的。听说峨眉山的猴子更没教养,不但抢东西还打人咬人,把游客吓得魂飞魄散!</p> <p class="ql-block">来到鸡足山刚见到猴子的时候,我们都很喜欢它们,好东西跟它们分享。可是看到它们的所作所为后,心有余悸!再也不敢上前亲近它们了,见到猴群能绕着走就绕着走,不能绕着走便小心翼翼地不敢直视它们从旁边慢慢通过……</p> <p class="ql-block">  今天时间还早,先去祝圣寺参观吧!</p><p class="ql-block"> 从我们入住的“海福客栈”步行几分钟就来到祝圣寺。</p> <p class="ql-block">  祝圣寺坐西朝东,以中轴线依次为山门,放生池、镇宝亭、天王殿、钟楼、大雄宝殿、藏经楼以及附属设施方丈室、祖堂、禅堂、厢房等建筑,是一组较为规范的“笳兰七堂”式平面佛教建筑。</p><p class="ql-block"> 祝圣寺大雄定殿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做法,具有重要文物价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祝圣寺是虚云大师的道场‌。</p><p class="ql-block"> 祝圣寺初建于明嘉靖年间,占地面积13350平方米。寺院以中轴线依次为山门、放生池、镇宝亭、天王殿、钟楼、大雄宝殿、藏经楼以及附属设施方丈室、祖堂、禅堂、厢房等建筑,是一组较为规范的“笳兰七堂”式平面佛教建筑。大雄宝殿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做法,具有重要文物价值。1993年11月,祝圣寺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此外,祝圣寺在佛教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南岳六大佛教丛林之一,唐代高僧承远于712-802年间创建,初名弥陀台寺,后经历多次更名和重建。祝圣寺不仅是天台净土道场,还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僧人参与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9年后,祝圣寺成为南岳佛教的活动中心,1980年移交给南岳佛教协会管理,并进行了全面修复。</p><p class="ql-block"> 今天参观完毕祝圣寺,明天再乘坐观光车和缆车上金顶山。</p> <p class="ql-block">  次日早,我们开始攀登鸡足山。鸡足山高3248米,比泰山还高很多。</p><p class="ql-block"> 我们步行六七百米台阶路来到观光车停车场,乘坐观光车上到半山腰,然后再乘坐索道上山。下索道后还要攀登很长的台阶路,不知道有多少公里?反正用时较长,非常耗费体力。</p> <p class="ql-block">一些老年人体力不支,只能花钱(100元一位)乘坐三人抬的滑杆上山。曼宝的前后都有滑杆,她好奇地观望着她从未见过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在索道上观山景</p> <p class="ql-block">  鸡足山,古名青巅山,亦名九曲岩,因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形如鸡足而得名。鸡足山是迦叶道场,是享誉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圣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鼎盛时山中梵刹林立,静室遍布,僧尼云集,文人墨客登临题咏,华章墨宝辉耀古今。鸡足山风光奇丽,山中八景娱目养心,金顶四观澄怀启智,徐霞客赞之"实首海内矣"。鸡足山是植物王国,动物天堂,有高山植物80多科500余种,禽兽种类多达百余。由于鸡足山独特的文化和风光,2003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气喘吁吁的我们终于登上山顶——海拔3248米的天柱峰。迎面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高高飘扬。</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曼宝喊过几次累,我们不得不找凳子坐下休息片刻。真难为她了,她还不到四岁呢,就跟着我们攀登如此高峰!</p> <p class="ql-block">  此刻,山下已经是摄氏二十度左右的气温,人们穿单衣了,但是山顶还有几厘米厚的积雪。可见山有多高!</p> <p class="ql-block">  在山顶放眼望去,云朵就在身边,群山则在脚下,人仿佛脱离了凡尘,置身在茫茫宇宙中!</p><p class="ql-block"> 此刻,身心一片愉悦,无比宁静,无比宽阔,无比轻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曼宝站在海拔三千多米、直指云天的塔楼上远眺,一览众山小!</p><p class="ql-block"> 这小人儿,纵横四海三江,游历五省多市,已经成为旅游达人了!</p> <p class="ql-block">  从天柱峰顺着弯弯曲曲的石阶拾级而下,我们要去华首门。然后再拾级而上原路返回去乘索道下山。</p><p class="ql-block"> 一想到还要攀登那些多得数不清的石阶,真有点儿心生畏惧……</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号称“中华第一门”的华首门。高40米,宽20米。距金顶寺仅670米,从左边小路可至后山,右返可经铜佛殿面直上金顶寺。一路攀登把宝宝累得不亦乐乎!但是她依然奋力一级一级台阶上,一路上受到众多游人的赞叹。</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鸡足山华首门胜迹修缮碑记</p><p class="ql-block"> 奇哉华首,无孔壁中蕴玄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涅槃后,上首弟子禅宗初祖摩诃迦叶奉持僧伽黎,以大神通入定华首门内,自念"必经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岁,至弥勒出世,终不至坏"故鸡足山自古释教继往开来之圣地,令普天景仰,</p><p class="ql-block"> 华首胜绝,倚天柱而壁立,俯愁地轴翻,萌绝尘之念;仰畏山柱裂,生超凡之心。古往今来,观者如云,叩禅者无数,南诏禅僧小澄入石门之神,清代虚云礼拜而闻钟声之奇,更显华首之灵验,故历代屡加修建</p><p class="ql-block"> 石门虽能佛化,自然难免粗砺,为适当今朝圣观光之需,契合构建和谐社会之良机,仁者曰.:不可不加修矣,故秉持修旧如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及其景物原貌为原则对华首门区域进行修缮,公元二00七年六月,净慧上人等为修缮之事举行奠基之仪延至二0一一年九月,华首门诸胜迹修缮工程正式启动,石门侧重建太子阁,示佛门洞开之意,傍建依岩轩,方便游人小憩,两者皆楠木构架,铜瓦盖顶,彰显古朴雍容之气象,扩展石门前平台,便于信士朝拜,重修山道,青石护栏,其余皆秉去粗存真、还其自然之意。</p><p class="ql-block"> 此番修缮,土木由大理国光古建承揽,航天南京晨光负责铜制,工程共耗资一千五百余万元人民币,由白金龙先生、林立东先生等社会贤达共同捐赠和筹集,</p><p class="ql-block"> 华首胜迹修缮,意义在于保护佛教文物,促进社会和谐,福祉子孙后代,建世人心中一座庄严而神圣的道德至善之门!</p><p class="ql-block"> 鸡足山金顶寺方丈惟圣</p><p class="ql-block"> 公元二0一二年八月</p> <p class="ql-block">洒脱的玉观音</p> <p class="ql-block">这天然人像据说就是虚云法师,好神奇啊!</p> <p class="ql-block">释虚云(1840-1959),俗姓萧,湖南湘乡人,生于福建泉州。</p><p class="ql-block">中国现代高僧,现代禅宗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 1959年10月13日(农历九月十二)示寂,世寿120岁,戒腊101年。</p><p class="ql-block"> 虚云和尚1858年前往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依妙莲和尚受具足戒。他遍访名山大刹,研习佛法,曾参访金山寺、高旻寺、天童寺、天宁寺等著名寺庙,并巡礼佛教四大名山。他还进入西藏,朝礼布达拉宫,后至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朝佛。回国后,他重兴云南鸡足山迎祥寺,并历任福建鼓山、广东南华寺、云门寺等大寺院的住持。</p><p class="ql-block"> 虚云和尚在佛教界的贡献不仅在于重建和复兴了许多名刹,还传承了禅宗五宗法脉,中兴了云门宗,匡扶了法眼宗,延续了沩仰宗。他在1953年被推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虚云和尚一生致力于佛法弘扬和佛教复兴,深受佛教徒及社会人士的尊敬。</p> <p class="ql-block">1638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徐公在《徐霞客游记》里写道:“……东一里,崖势上飞,高穹如檐,覆环其下,如户阈形,其内壁立如掩扉,盖其石齿齿,皆堕而不尽,堕之余,所谓华首门也。奇高二十丈……‘石状其绝’四字,……‘石状大奇’,……‘石状又奇’,……‘石状始奇’,凡四处,各换一字,山灵何罪而受此耶?”当年徐公笔下附庸风雅者在华首门附近景点重复写石状之奇的“东施效颦”的文字已然不见,但天然石状之奇却赫然惊现于眼前,不知当年徐公是否可见天然人像,天然“贺”字?</p> <p class="ql-block">在上一层平台上观下一层的寺院屋顶</p> <p class="ql-block">在最高峰饱览群山</p><p class="ql-block"> 手机摄影只能拍二维平面图形,展示不出立体的三维多姿多彩的壮阔山景,太失真了,遗憾啊!</p><p class="ql-block"> 我现在站在海拔 3248米的天柱峰顶,这是我有生以来在地球上站得最高的地方了。不禁想起李白的《夜宿山寺》:</p><p class="ql-block">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p><p class="ql-block">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