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锦之旅:以锦之名致敬“她”力量

爱米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月的南京,阳光明媚,我有幸参加江苏女性人才研究会在南京云锦博物馆举办的《以锦之名致敬“她”力量》女神节非遗主题活动。这次活动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三大名锦之一——南京云锦的历史与技艺,也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江苏女性人才研究会会长(江苏省委党校张柟教授),年近八旬,仍然活跃在研究领域。</p> <p class="ql-block">周双喜,南京云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文物复制、评级专家,被誉为“织造天衣的人,中国织锦工艺大师,首届福布斯中国杰出文化名家,“从北京到巴黎”中法建交60周年艺术大展特邀名家。</p> <p class="ql-block">云锦博物馆展示云锦织造工艺、明清云锦精品实物、中国古代丝织文物复制品以及中国少数民族织锦等,1500多年手工织造历史的南京云锦,以特殊的浮雕、镶嵌技艺,表达出特殊的审美境界和文化艺术魅力,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云锦精品展厅荟萃了明清以来最有代表性的云锦精品实物资料,以及云锦研究所近年来精心复制的中国历代珍贵丝织文物,云锦研究所是国家文物局定点的“古代丝绸出土文物复制基地”,展品计200余件。展出的云锦风格各异,品种有别。既有气魄雄浑的大龙大凤,又有典雅纤丽的花卉果实,还有丰富多彩的“八宝”、“八吉”等传统吉祥纹样,富有浓郁的民族审美特色,雍容华贵、流金溢彩。</p> <p class="ql-block">金丝和蚕丝织成的云锦每平方米16800元。</p> <p class="ql-block">云锦中的金线是用黄金压扁切丝而成</p> <p class="ql-block">  古代南京的云锦业十分发达,全城织机曾多达3万多台,“城南城北,门东门西,处处设机杼,家家有机房”。</p> <p class="ql-block">南京云锦一直是皇家御用贡品(尤以明清最具代表)。</p> <p class="ql-block">云锦操作展厅内置立着12台云锦传统木织机,又名“斜身式大花楼提花织机”,每台机长5.6米,宽1.4米,高4米,沿用明代丝织工艺技术,由两名织手共同操作,其上1人坐在花楼架木上,负责拽花,将编着各种图形纹样花本线提起,下面1人负责织造,根据上面织工提起的花纹经线进行挖花盘织,妆金敷彩。</p><p class="ql-block"> 由于工艺复杂,每天只能织出5~6厘米,故有“寸锦寸金”之说。机上的织物既有现代云锦高级产品,又有古代帝王的龙袍匹料,其品种称为“妆花”,非常名贵,自明代以来,主要用于帝王后妃的御用服饰、宫廷围幔垫榻的装饰风格和朝廷对外国君主使臣的赠赏等。</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讲解员在织机前讲解云锦的妆花织造工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清官员衣服前的花纹图案会标出是文官还是武官,属于哪个级别的。文官一般是禽类的编织图案,武官是兽,衣冠禽兽在古代是官员才有的服装标识。</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为珍贵的一件展品是“孔雀羽织金妆花纱龙袍料”,它是根据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国朝盛典用冕服复制而成。复制这件稀世珍品前后耗时5年时间,用线12万多根,不能有一线之差。整件袍料全长5丈3尺,在轻、薄、透空的绛红真纱地上,铺满了四合如意云暗纹,其上翻滚着17条姿态各异的龙和江牙海水、火珠云纹图案。龙纹用孔雀羽线、真金线及彩绒装饰,金翠交辉,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这是皇帝的服饰,衣服前后上下共有八条龙,为什么少一条?古人的智慧,皇帝就是龙子</p> <p class="ql-block">来自百度图片</p> <p class="ql-block">任贤齐到南京买了这一款马面裙。</p> <p class="ql-block">现代改良后的云锦服式。</p> <p class="ql-block">此次南京云锦之旅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场心灵洗礼。它让我了解了宫庭文化,动手做了简单的与云锦有关的手工品(左图),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