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年冬天我坐莱芜202路公交车独闯青石关路过马龙固时,忽然看到这座山和东边远处那座大山一块块巨石突兀十分秀气,却不知道它叫啥名字。那天很想爬这两座山却没时间。真是“无巧不成书”,今天本来要过来爬望夫山的,坐上20路公交车偶遇本地驴友江源大哥自己要去爬大家戏称“驴山”的马龙崮,说的尤其那块“风动石”更成为网红打卡地,禁不住随他下车一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 刚从山南上来,迎面过来几位淄博驴友居然是专程来看那块“风动石”的,由于不知道路线正要失望而归,没想到遇见我们俩,这不立马返回共同去寻这块“网红石”。</p> <p class="ql-block"> 其实“风动石”就是块十来吨重上宽下窄扁锥形巨石,仅有底部很小面积支撑着地面,驴友们美其名曰”风动石”,意思是刮大风时石头会动。去年爬新泰青云山时就上过那块球型风动石,的确有风动嫌疑。</p> <p class="ql-block"> 年近七旬也要大显身手,体验一把风动石的风采。用实际行动向它宣告,我曾来过这里。</p> <p class="ql-block"> 站在龙崮山顶,东望望夫山延绵数里地气势宏伟,别具一格,方圆几十里内都会看到它。</p> <p class="ql-block"> 整个马龙崮大同小异不想再去北山攀爬,只好和清源大哥就此别过,按照他的指引,顺着山间羊肠小道下来过马路在磨山子村三面红旗标志处再等20路车去望夫山。</p> <p class="ql-block"> 路边等车忽然过来一辆淄博牌照私家车见我一身驴友装束,主动拉我一起去爬望夫山。群里常说的“天下驴友是一家”果然名副其实,尤其月初打卡淄博“小箭扣”偶遇土圆大哥一行六人,虽然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感动不已。今天周村的快乐同行和我亲如手足一般,给我留下难忘印象。</p> <p class="ql-block"> 停好车,我们开始徒步爬山,沿着山间驴道步步登高。远看望夫石却像只乌龟样,你看它昂着头瞪着眼,伸长脖子,一副“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服输的样子特别可爱。不过有人说望夫石从四面看各不相同。西边看望夫石就像古人戴的帽子,有升官发财之意,所以古时称冠山,后来也叫万福山。从南边看就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从东边及北边的元宝石构成了一只玉兔的形状,从北边看又略有些伟人侧面头像的样子。这也是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就不同。难怪古诗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呢?</p> <p class="ql-block"> 半山腰有座道家寺庙,供奉月王、药王、关帝、文昌、财神、观音菩萨。每个殿也就几个平方米大,不过香烟缭绕,有些古香古色的。</p> <p class="ql-block"> 远处传来钟声原来出自这钟亭。寺庙晨钟暮鼓常见,均为过去报时所用。一般是早晨先敲钟后击鼓,晚上先击鼓后敲钟。</p> <p class="ql-block"> 最为称奇的就是这石佛洞,在一块几万吨重巨石下,周边用石头砌成墙,只留出石门进出,內祀西方三圣金身,也是望夫山一大奇观。</p> <p class="ql-block"> 拾阶而上,一株明代柏树就在路旁,郁郁葱葱,随着春风徐徐正在返青。柏树寿命很长,能活千年不朽。</p> <p class="ql-block"> 传说很久以前有位新婚不久的男人被抓壮丁服役戍边一直没回来,妻子田英每天都来此登高望远,眼巴巴看着丈夫出征的方向独自流泪,久而久之变成一块巨石,被人们称之为“戌妇石”。这个说法有点像我们章丘、淄博`、莱芜一带流传很广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都是古代凄美悲惨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戌妇石周长30米高7.5米,周围用铁链围成一圈,做为护栏用。传说过去泰山奶奶发现山一直在长高,就在山顶踩两脚,从此山就只有539米,再也不长了,至今还有俩脚印呢。</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传说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无人能敌,于是在飞来石和冷泉旁边有了一幅妙联“山从何处飞来,水自几时冷起?有人对出“山从项处飞来,水自冷时冷起”而令人刮目相看。</p> <p class="ql-block"> 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三块巨石磊成这样也是天作之合。我见过莱芜石鸡山巨石巧夺天工,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今天爬马龙崮风动石又上望夫山,也算“买一送一”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作者宋斌,笔名知秋,出生于1970年9月,祖籍章丘区绣惠街道东北隅村。爱好户外爬山、写作,是济南市作协会员,铁路货车检修工程师,美篇生活领域优质作者,齐鲁壹点情报员,微头条首发创作者。从2016年开始写美篇1307篇,加精812篇。在章丘人论坛发帖加精123篇。被推送《章丘往事》43篇。齐鲁壹点发布文章707篇,今日头条发布777篇文章。2018年写的《再看四关四隅》两篇文章载入《2018年章丘大记事3》。《金章丘古城一—绣惠镇的前世今生》发表在《海右文学》2022年第6期上 。发表在齐鲁壹点文章《小时候打过的刀》阅读量达到50万,《我的小姑奶奶》达到47万,《母亲学车的故事》达到30万。2023年6月《又是一年父亲节》达到108万阅读量,并获得6月份优秀个人壹点号及奖励。自2023年11月开始连续15个月获得《美篇精选创作者》荣誉证书,2024年1月获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2023年度影响力创作个人》荣誉证书,8、9月连续两次获得优秀个人壹点号及奖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