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

天晴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借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想着是一位年轻的九零后:叶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叶弥不是心中的叶弥。但也是我喜爱的叶弥。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才意识到,这好像就是我一直在找的叶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完这本书,我查找了一下近期的读书记录,清楚无误,我在2024年底的时候读过的叶弥就是现在的这一位。这本中短篇小说集《亲人》和去年读的中短篇小说集《对岸》有四篇小说是重合的:《香炉山》、《司马的绳子》、《明月寺》和《郎情妾意》。尽管才读过不久,我依然满怀热情完整地读完了这本书。直到读完了,我都有点怀疑:我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陷入同样的故事里?被同样的故事吸引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是因为叶弥的故事吸引人,也是因为她这般让人心悸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敬泽在《对岸》的评论里说,叶弥有不一般的冷酷,在她预设了人性的底线之后,还可以抬起头来,期望着那么一星点的未来,她对人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原谅,或许,这其中类似加缪的悲悯,让她的文字隐藏着温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安静地、细细地读,才可以体会其中深藏的爱,对人,对世间的爱。唯有这样的情感,才能够抵得住人性的软弱、虚假,对生命无价值的虚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叶弥的文字特点和残雪有点相近。相近的点在于她们冷静理性到残酷。但她们的不同也是很明显的。残雪的文字世界,初进去的时候是世俗的、现实的,但是跟着跟着,就会跟丢。这种感觉就是你明明循着线路一步步前行,不知道怎么地,也不知道时候,就会意识到自己迷失了方向,周围的一切都变得虚幻起来。叶弥的文字世界,一直是和现实生活勾着的,有时候会有点飘忽,但总会落到实处来,尽管,她不会追求世俗的圆满。在叶弥的文字世界里,很少有那种峰回路转的欢喜大结局,她的故事,读完之后,忧伤与怅惘会延续很长,就好像渗透到了你的生活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如《亲人》。何湘的妈妈二十三岁结婚,三十岁生下了她,但何湘的生父却是街后头的老陈,老陈家有三个孩子。简而言之,何湘是私生子。何湘七岁的一天下午因为肚子疼提前从学校回家,第一次见到老陈,就在这一天,她被妈妈强行放在老陈家吃晚饭。以后,每天都是如此,一直到何湘读完初一,老陈一家人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走得干净果断。这一年大年夜,何湘的妈妈照例念叨老陈,何湘却再也不能够给妈妈汇报老陈一家人的言行举止,曾经,这些汇报,是妈妈每天最丰富营养的精神食粮。面对陷入执念的妈妈,十三岁的何湘选择离家出走。十六岁之后,何湘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了,尽管通过左转右拐的亲戚,她知道妈妈住在家乡一座群山中的古佛寺里,与和尚尼姑一起参禅打坐,缝纫农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天,何湘在一条小巷子里,遇见了一个七八岁哭泣着找妈妈的小女孩,小女孩的妈妈已经被车撞死了,她的无止境的伤心与无望一下子触动了何湘。何湘决定去看望自己的妈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何湘到达山脚下的小饭店时,却踟蹰不前。山上的和尚带来消息,她的妈妈已经死了。曾经照顾过她妈妈的尼姑下山来告知何湘详情,没想到何湘坚决地拒绝了上山去拜坟的建议,也不愿意去寺庙感谢料理妈妈后事的住持。何湘被视为不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湘在小饭店住了一夜。夜里,隔壁房间的一个男人过来搭话。何湘起初不理,后来需要,反复无常之后,何湘和这个没有留下名字的男人有了一夜情。何湘叫他“小二”,她把他看成小店的伙计了,她把自己叫做“小三”。小三对小二倾诉了对妈妈复杂的情感。一夜过去,第二天,“她洗净了头脸和身体,背着包走出门,感觉就如新生,这些年的怨怼和仇恨,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自己生活的何湘发现自己怀孕了。一刹那,她意识到她和妈妈走到一条路上去了。她本已经平静的心再次波动。她开车将妈妈的骨灰盒送回妈妈曾经住过的寺庙,那个曾经照顾过妈妈的女人说,老陈一家人让她吃了六年晚饭,其实对她是一件多大的福气。她想起小二也说:她每天去吃饭,承受着屈辱的同时,也承担着爱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上确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一种思维不断地得到,一种思维不停地失去。在一条思维的死胡同里痛苦地打转,还不如朝另一个方向,世界就会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个月后,何湘生下了孩子。她对孩子说:谢谢你来投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个故事的结尾处,作者写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最后说,爱,就是找一个亲人;性,也是为了找一个亲人。我一直以为伤害我最深的是我妈,因为她,我体会不到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这世界就是一张纸,轻轻一捅就破了。在破裂的地方,她看到了真相,这真相就是爱。只不过,这轻轻的一个动作,需要每个寻找爱的人自己去完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个较小的短篇小说,篇幅并不长,但是很经得起读。即便是读过这个故事,要把它复述清楚,似乎也没那么容易,特别是何湘和“小二”深夜的对话,一个人触碰到最柔软的内心之后,那种一字一句里包含着无尽的情感变化,是没办法转述的。用现在流行的说法,那些原生家庭存在伤害的成年女性,或许能在其中找到更多的共鸣与解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十二个短篇小说,每一个都是与众不同的故事,但本质上,都是相似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里,寻找更多的温暖与爱,只不过,方式、路径不同而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叶弥说,开始写的那一天,我的心就定了下来。明白活着的理由,懂得感恩的重要,洞察付出的结果……人生的弦外之音,大概如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开始读叶弥的时候,也希望能如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