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问答可以追求一点“画面感”

洪良清🐐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2025年3月14日(农历2月15日)星期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届福建省少先队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又启动了,参赛辅导员们的兴奋点再次被点燃,晚上泉州的这些候选辅导员们也开始第一场模拟训练——情景问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这些资深且优秀的辅导员们来说,情景问答应该是所有项目中最“轻松”的,8分钟,看完题目直接回答,无从准备,</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全凭现场反应能力,或者更深层次地说,就是全凭“经验”,为何说全凭“经验”,这就要涉及情景问答的“画面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今天小学组的问题</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我是一名新上任的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在学校里,很多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的资历比我深,年龄也比我大,有的时候安排任务会被他们“怼”回来,或者完成的质量很低,有的甚至会石沉大海、没有回应,很多活儿最后只能自己干。我该怎样提高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配合度?”</b><span style="font-size:22px;">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情景,对于辅导员们来说不难回答,比如:中队辅导员沟通了解需求、开展少先队工作培训、大队辅导员需自身反思且树立榜样作用、拟定一些激励制度……每一个都是“标准答案”,但关键就在于,</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如果只是回答这些解决方法,只能说是“没毛病”,但是“不出彩”,因为只有“字面感”,缺乏“画面感”。</b><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怎样回答会有“画面感”呢?很简单——举例子。无论你提出的是什么方法,或者是提出多少种方法,都必须要</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举例子,举具体的例子,如果你能“声情并茂”地阐述出你所采用的方法,让观众、评委“看”到的不是你在“讲”,而是你在“做”,那么“画面感”也就出来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或许,我们会认为这不就是“讲故事”嘛!对于这些优秀的辅导员们来说,那还不是信手拈来。其实不然,扣除现场紧张的因素,很多辅导员们会注重方法的“堆积”,忽略例子的重要性,而会举例子的辅导员往往也会精益求精,甚至放弃自己感觉不够精彩的亲身经历事例而去“杜撰”例子。殊不知,这个“例子”是否是辅导员亲身经历,观众、评委是听得出来的,当然,专业演员除外,可惜的是我们是辅导员,不是演员。我们辅导员能做得更好的就是</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把自己经历的“讲出来”,讲出真情实感即可。</b><span style="font-size:22px;">试想,比赛现场只有8分钟,扣除思考一般情况下讲述不超过5分钟,如何让人眼前一亮且留下深刻印象,就在那一刻,所以,才有我们开头所说的全凭“经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