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忆往昔,峥嵘岁月。知青的岁月永远不能忘却,知青的故事总也讲不完。知青用砥砺前行,默默奉献的实践谱写了一篇篇青春华章,用辛勤劳动的汗水与泪水交织浇灌的青春之花更艳丽芬芳!知青用身体力行的行动树立了知青可爱可亲可敬的威望和形象。</p><p class="ql-block"> 往事历历在目,知青生活的每一件往事都能勾起我们回忆的浪花激荡。我们在不屈的磨砺中不断成长。</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的黑山有个特点,土地一马平川,望不到边,庄稼也是随小地势拢长短的数百米,长的近千米,铲地一个往返就得歇气,再一个往返就收工。种地时没有遮盖还能放开手脚,铲地和割地时庄稼起来了,四下里密不透风,我们在里面钻来钻去,又热又闷,渴了也得忍着到地头去喝。我们迎难而上,无所畏惧。</p> <p class="ql-block"> 下乡头年副食跟不上,蔬菜短缺,邻队的菜地被我们盯上了,隔三差五没菜了,晚上就去菜地里拔菜地里的胡萝卜白萝卜还有豇豆角,后来时间长了被他们发现了,我们想这下吃菜可断了来路,但是结局出乎意料,他们不但没有处罚我们,邻队的队长还让菜地的社员隔几天就给我送菜,说不用我们兴师动众自己去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时把集体利益看得很重。秋后的一天,镇上影院上映朝鲜片卖花姑娘,洪亮起往返三十里地去买票,我们男女同学准备第二天去看电影。赶巧天气预报说将有暴雨,队里决定将收割后还在地里晾晒的庄稼抢运进场。我们只得个人服从大局,将好不容易排队买的票处理了,参加队里的抢运劳动,没有丝毫怨言。</p> <p class="ql-block"> 下乡第二年干农活对于我们而言,无论是劳动强度还是农活技艺都不是问题,可以说是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蔬菜副食缺乏,伙食搞不好困扰着我们。海州与大家商量开辟菜地,生产自救,大家一呼百应,立即行动,在青年点前种上白菜萝卜和各种蔬菜,随用随取,解决了副食蔬菜匮乏问题。</p> <p class="ql-block"> 下乡转年夏季连续降雨,队里组织我们知青昼夜值班参与防汛,我们枕戈待旦,不敢疏忽,晚上睡觉都穿着衣服,防备万一。一天晚上接到上级天气预报当夜将有暴雨,我们连夜组织河套边低洼处几户村民紧急疏散,背的背,扛的扛,冒着蒙蒙细雨,不顾衣服湿透,直到将村民全部疏散完毕,胜利完成转移村民任务。</p> <p class="ql-block"> 下乡时我和洪亮睡觉挨着,一天我刚睡着就被他的呻吟声吵醒,我忙推醒他问哪里不舒服?他悄悄告诉我在家时就有这个毛病,做梦“掩住了”,常在劳累后发生,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异常。他说每当此时都是做噩梦想逃脱,要我遇到此刻喊醒他。往后的日子我就有了新任务,每当他梦靥时就及时喊醒他,他很感激我。</p> <p class="ql-block"> 插队时青年点点长是海州,他比我们大两岁,人很厚道,有一个老大哥样儿,待我们像兄弟。每天晚上他都最后上炕,看看炉台的火,给火炕再填把柴火。冬天风大他挨个给我们压压被角,夏秋两季晚上早早为我们点蚊香,熏赶蚊蝇。铲地时他干得快,常回头接女生和羸弱同学,他的关爱让我们心里暖暖的、甜甜的。</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批知青离开黑山那年,青年点还剩8名知青,大家孩子一样欢呼跳跃。队里为大家举办了很隆重的欢送仪式,特地杀了一头猪,队里大厨老吴亲手做了十六个菜款待回家的知青。队委会和贫协会十名成员全部出席,知青们集资为他们每人赠送了一条围巾,抵御黑山的风沙,表达知青的感激之情,彼此依依惜别。</p> <p class="ql-block"> 蓦然回首,岁月成金,点点滴滴都是故事。艰辛的知青岁月,苦涩的年华中,我们含笑泰然走过。对待生活中的艰难困苦一种人怨天怨地,悲天悯人,自我消沉;一种人百折不挠,自强自立,奋发进取。知青选择的是后者,就像咖啡虽苦涩,细细品味却沁入心扉的芬芳,香味悠远。知青不畏难,知青吃得苦,这就是知青迎难而上,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奋发进取精神,这也是知青让无数人崇敬和赞叹的品行!</p><p class="ql-block"> 再险峻的山峰我们勇敢攀登,再艰辛的道路我们悠然走过,知青面前没有过不去的“流沙河”和“火焰山”!历经磨难,修得正果!知青个个都是好样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