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11月25日,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巴金图书馆暨巴金与上海文献图片展在虹口区武进路455号揭幕。</span></p> <h1>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1960年4月,散文集《赞歌集》出版;同年,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1981年,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83年起,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0年,获得苏联人民友谊勋章;同年获第一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h1> <h1>巴金与上海文献图片展</h1><h1>上海市作家协会</h1><h1>巴金故居</h1><h1>巴金研究会</h1><h1>巴金图书馆</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巴金是我们一代人心中的偶像。去年文友向巴金故居捐赠他90年代为巴金拍的签名照复制件。我和其他文友近10人随同一起前往,见证捐赠仪式,有机会参观了未对外开放的巴金故居。此次文献展和图书馆是一定要参观的。</span></p> <h1>《巴金与上海文献图片展》在上海文学馆巴金图书馆内举办</h1> <h1>1929年4月巴金中在鸿兴坊上海世界语学会门前</h1> <h1><b style="font-size:20px;">1949年,巴金与萧珊、小林在霞飞坊</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萧珊(1917年-1972年8月13日),浙江宁波鄞县人。巴金的妻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6年至上海,入爱国女子中学读书,参加学校戏剧演出,扮演话剧《雷雨》中的四凤,进而结识进步人士。同年始认识巴金,在巴金鼓励下,开始文学创作,处女作《在伤兵医院》发表于茅盾主编的《烽火》杂志。毕业后考取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4年5月,在贵阳花溪与巴金结婚。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上海文学》《收获》编辑,兼事文学翻译。1972年8月13日病逝于上海,享年55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译著有普希金《别尔金小说集》、屠格涅夫《阿西亚》《初恋》《奇怪的故事》等,与巴金合译《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普希金的《黑桃皇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0年代中期,《收获》编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左起)罗荪、靳以、巴金、周而复相聚于北京北海</span></p> <h1>1955年9月迁居武康路113号后摄于花园</h1> <h1>1978年,巴金与电影《家》导演陈西禾、演员魏鹤龄、王丹凤、黄宗英,摄于武康路巴金寓所</h1> <h1>1979年2月25日巴金与卞之琳摄于巴金寓所</h1><h1>卞之琳: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h1> <h1>1980年春天巴金与冰心出访日本时,在机场挥别友人</h1> <h1>1986年1月28日巴金寓所,记录他们年轻的瞬间前排左起:程乃珊、巴金、王小鹰后排左起:宗福先、王安忆、陈继光、陈村、赵长天、赵丽宏</h1> <h1>1991年10月20日巴金与柯灵在寓所合影</h1> <h1>1993年11月,翻译家草婴前来祝贺巴金先生90岁生日</h1> <h1>1997年巴金与孔罗荪摄于上海海军某部</h1><h1>孔罗荪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等</h1> <h1>巴金家使用过的书橱</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90年代徐成时和巴金合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徐成时,1951年后历任国际新闻局新闻处编译,新华通讯社对外部、国际部编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中国新闻学院教授。译有长篇小说《六月的雪》《毋亲》《一本打开的书》《十中篇小说《克莱拉·密吴奇》,回忆录《和列宁相处的日子》等,曾获中国译协"资深翻译家"称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郑敏致巴金的诗和贺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巴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久未写信问候。经常想到您,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愉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的那册"诗集1942-1947"可能要再版3.想到四十年前您对我们这一代的支持鼓励,和您坚持不懈地为真理而創作的精神心中十分激动.您是老作家中最了解人民群众的一位。我和您的几亿读者一样衷心祝您健康长寿!</span></p><p class="ql-block">即敏84.1.10</p> <h1>巴金与黄佐临</h1><h1>黄佐临是中国内地导演、编剧、作家</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赵丽宏的祝词:请接受来自远方的 祝福尤其在这美好的时刻愿你事事如意,佳节快乐!敬爱的巴金老师長寿!视生日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赵丽宏,男,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第七、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品获上海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span></p> <h1>巴金藏书中“上海尧林图书馆”钤印</h1> <h1>巴金夫妇与红线女合影</h1> <h1>巴金与大哥李尧枚、堂弟李西䑤</h1> <h1>巴金与汝龙、周文颖夫妇合影</h1><h1>1955年,汝龙经巴金介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h1><h1>汝龙是文学翻译家。翻译作品有长篇小说《阿托莫诺夫一家》,妻子文颖是一名英语翻译家。</h1> <h1>巴金与夏衍(中)、冰心</h1> <h1>巴金与张光年、吴强(中)合影</h1> <h1>巴金与郑振铎等人摄于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期间。左起:李健吾、曹禺、陆申、郑振铎、靳以、巴金、唐弢</h1> <h1>高莽画巴金与茅盾</h1><h1>高莽,中国著名翻译家、作家、画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h1> <h1>来自巴金祖籍地嘉兴塘汇的祝福 (拓印刻制:蔡莉荣)</h1> <h1>吴楚帆赠送巴金的照片</h1><h1>吴楚帆中国香港著名男演员、香港粤语文艺片演员、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h1><h1>从1932年到1964年,共参演250部影片。其中以《家》、《春》、《秋》最为著名。</h1> 左起:孔罗荪、巴金、师陀、李济生 左起赵瑞燕蕻、王辛笛、巴金,杨苡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左图:1983年秋巴金与黄源(左)、黄裳(右)在绍兴鲁迅故居的百草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右图 :巴金与黄裳摄于武康路寓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黄裳,原名容鼎昌,祖籍山东益都,为青州驻防旗人后裔满洲镶红旗;当代散文家、高级记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上海文联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黄裳是一位学识渊博又很富有情趣的人,在戏剧、新闻、出版领域均有建树,与梅兰芳、盖叫天、巴金、吴晗等文化名人相交甚笃。</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