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沈阳城墙遗址公园,位于沈河区正阳街西侧顺垣巷,是2017年在一个废品收购站里发现的。这是沈阳目前仅存的一段城墙遗址,非常珍贵。墙体长约25米,高度约有3米,墙体既有明代的城砖,也有清代的城砖。城墙遗址意外重现,立即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这段城墙遗址历经岁月洗礼,依然保存着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沈阳城历史变迁的实物资料, 经过考古、整理,建成了城墙遗址公园,2024年9月被沈阳市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它坐落在沈阳方城内,周边有沈阳故宫等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公园里用图解展示了盛京城2300年前由侯城发展的变迁历史,最早用夯土筑城墙,只有两个城门,发展到砖石加固,四个城门,清代又用大青砖外包一层,整个方城有了八个城门,形成规模……</p><p class="ql-block">从正阳街口沿顺垣巷西行不远,就会看到一段古城墙宛如沉睡的老者,在晨光中显露出斑驳肌理。青砖缝隙间探头的枯草随风轻颤,恍惚间竟听见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金戈之声。</p><p class="ql-block">经研究发现,这段城墙是清皇太极在明城墙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青砖结构。之所以说它是明清复合体城墙,是因为墙体里面为明代沈阳城墙体,清代在明代古城的基础上包砌外表,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是沈阳市城市建设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城墙遗址公园除了这段古城墙外,还以此为基础,在旁边新建了一段复原的古城墙,一组壁画上有沈阳各种标志性建筑,以及过去人们的一些生活场景,再现了沈阳城市的发展历史和繁华街景。</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的地面上 雕刻有从战国时期到清代的沈阳城示意图模型,讲述了沈阳城市变迁史。其中战国斥候所、汉候城是以军事职能为主的方形土城;辽金时期将沈阳城做了进一步的增建,夯土城墙环绕四周,称为沈州,元代称为沈阳路,此时沈阳城已出现"十字"大街;到明代沈阳城市建设出现了重大变革,当时沈阳称为沈阳中卫城,土城也变成了砖城,兴建的城门及城城也变成了砖城,兴建的城门及城楼还有城墙均改为砖砌,城墙周长9里10步,高2丈5尺,城以中心庙为中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战国斥候所、汉候城城市示意图</span></p><p class="ql-block">军事职能为主的方形土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辽金沈州、元沈阳路城市示意图</span></p><p class="ql-block">十字大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明沈阳中卫城市示意图</span></p><p class="ql-block">土城为砖城,建城门及城楼,城内十字大街划分出 永宁 迎恩 镇远 靖边 四个街坊,城外建成双重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初盛京城城市示意图</span></p><p class="ql-block">格局:井字街、八门、瓮城、角楼</p><p class="ql-block">功能:宫殿、王府、两院、六部、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如今,城墙遗址变身美丽的公园加以保护,屹立在沈阳方城内,向人们讲述着沈阳城几百年来的变迁故事。漫步在沈阳方城,抚摸着斑驳的城墙,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