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本性》第四部分 从本能理论到自我理论

🌈happy~

<p class="ql-block">(六)混乱</p><p class="ql-block">没有必要假定有一种原始的混乱状态。混乱中是有秩序的;在一开始没有黑暗,因为黑暗也暗示着光明。在一开始的时候,在每个个体重新创造世界之前,生命的状态是简单的,并且及时地开始意识到生命的持续性和存在的持续性。</p><p class="ql-block">当有一些可辨识的秩序时,混乱就变得有意义了。它代表了可变化的顺序,此时,个体就能感受到混乱本身已经成了一种秩序,这种状态可以在防御中变得有结构,用以对抗与有序相关的焦虑。</p><p class="ql-block">混乱自身还包含了与有序相关的新的含义,我们称之为“整合”。未整合是一种原始的状态,但并不是混乱。失整合是混乱的,是一种可变的有序,并且可以说它是一种粗糙的防御组织类型,防御由整合带来的焦虑。然而失整合自身不是一种可以发展的状态,并且因为失整合持续了下来,所以情感发展必定会中止。每种模式的混乱都促成了后续阶段的混乱,从早期阶段的混乱中恢复过来也积极地促成了后面阶段混乱的恢复。</p><p class="ql-block">那么首先,没有秩序就没有混乱。我们可以称之为未整合。混乱的出现与整合相关,回归混乱的现象称为失整合。</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防御状态不是混乱的,但其性质却是分裂的。分裂是人类个体的基本状态,但如果母亲的照料很好,有可能缓和一些错觉或幻觉的话,这种分裂就不那么重要。如果母亲缺乏足够好的主动适应,那么分裂就会变得非常明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