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荐】朝鲜38昼夜阻击战

伟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名:伟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号:76564024</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写下这篇文章,是因为志愿军在朝鲜38昼夜阻击战,是我们父辈所在26 军,入朝作战打的最顽强、漂亮的一战。是因为这支以鲁中子弟为骨干发展起来的部队,有很多官兵在朝鲜血洒疆场,许多官兵永远留在了朝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6军1950年11月入朝后参加的第一战,是惨烈的长津湖战役。 该战役也即第二次战役后,9兵团损失较小的 26 军领命并经8个夜晚急行军,于1951年2月15日抵达议政府、涟川、抱川一线,执行1月25日发起的第四次战役第二阶段防御作战任务,目的就是为后续即将发起的第五次战役兵力集结争取必要时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6军受领的防御阵地,正面宽40公里、纵深达55公里,当面之敌是美第3、25 师和2师5团,以及美空降187 团、土耳奇旅、英军27 旅 2 个营,共约 8万余人,并配有重型火炮400多门,坦克 300 多辆,还有美军航空兵支援。为将强敌坚决阻击到第五次战役发起,26 军在三八线南北构筑了 4 道防线,并在兵力配置上前轻后重,在火力配置上前重后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月15日,也即1951年的今天,26军前沿与敌陆续有小规模接触和战斗发生。3月22日起,正面一线之敌3个团均以一个营以上兵力,向26军防御正面 5 处前沿阵地发起攻击。特别是76师226团7连防守的骨干阵地祝灵山,敌我反复争夺5昼夜,最终守住阵地的7连,获得了志愿军司政两部授予的“祝灵山阻击战斗英雄连”光荣称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坚守绿阳里的是78师233团4连 1 排,敌人用一吨吨的钢铁反复砸向这小小的阵地,大约两个连兵力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向坚守这座小山的 1 排发起轮番进攻。待阵地告急我增援上来时,副排长李圣堂以下 30 余人全部牺牲。战后该排被命名为“李圣堂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月 25日夜,26军由第一防御地带转入第二防御地带。第 2 天美军即在优势火力掩护下分别以连至营、团兵力,向 26军多个阵地发起进攻。特别是美3师和空降187团,在100多辆坦克和飞机、大炮掩护下,向78师防守的七峰山、海龙山等阵地,发动了尤为猛烈的进攻,经多达11次的拉锯战,敌我双方都为此付出极大伤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打到最后,坚守七峰山的 78师 234团 3营仅有16人仍能坚持战斗。9连4班在抗击向148高地进攻之敌时,班长雷保森带领全班9名战士,主要用反坦克手雷,于 3月27日一举击毁美军 11 辆坦克和1辆吉普车,这是志愿军入朝作战,一次打掉敌坦克最多的一场战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月31日,26军陆续由三八线以南转到三八线以北的种子山等第三防御地带。战至4月14 日,各坚守部队又陆续进驻第四防御地带一线阵地。期间,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直接把电话打给78师师长齐安聚,指示“要坚守阵地,不能后退,为第五次战役创造条件”。 齐安聚女儿齐颂参加在长岛的聚会时,多次给我们讲过她爸爸接到彭总电话后,对坚守阵地的部署情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月20日9时,美3师1个营在30多辆坦克及飞机、大炮掩护下,向78师232团1连4班防守的金鹤山南侧 687高地,连续发动4次进攻。我阵地一度失守后,师长齐安聚亲自部署反击,受领任务的 1 连组成的突击队,于 4月 21日夜仅用 1个多小时即夺回687高地,毙伤敌70余人。 其中 7 班长秦建彬带领1名战士,打掉第 4 个制高点上敌营指挥所。战后上级给参加突击作战的5、7班记集体一等功,并分别授予“金鹤山突击模范班”称号。时任7班长秦建彬被评为“战斗模范”,记特等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 3月15日起, 面对美军绝对优势的陆空火力,26军凭借在三八线南北设立的 4 道阵地, 顽强坚守 38个昼夜,抗住了美军包括空降突击在内的各种攻击,圆满完成志司赋予的阻击任务。26军抗美援朝先后参加了第二、四、五次战役和金化、铁原运动防御作战。历时19个月经大小数百次战斗,共歼敌38900余人,歼敌数量在我军参战的27个军中名列第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6军入朝作战只有 19个月,但有6人荣获一级人民英雄称号居全军第二,反坦克英模更是全军之冠。部队于1952年6月归国,不久后我父母一同从26军77师调78师。战后授奖大会上,78师234团9连4班被授予“反坦克英雄班” 称号;232团2连排长秦建彬和234团9连班长雷宝森,被授予一级人民英雄称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毛主席作出“蓬莱方向的防务要加强”指示,彭德怀于1954年4月,考察了当时蓬莱所辖、现又划给蓬莱的长山列岛守备情况后,随即提请军委研究确定,调已驻防烟台的78师进驻长山列岛,与原守备部队合编为海军长山要塞区。彭总还给已时任26军副军长、将就任要塞区司令员的齐安聚说,你们 78师在朝鲜 38昼夜阻击战不是打的很好嘛,你们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1957年跟随母亲随军进岛后,在海岛先后生活了15年,这期间及以后,陆续结识了父辈一起抗美援朝,归国后又大都守海防的发小。如抗美援朝时任230团团长、后先后任大钦守备区司令员和要塞区副司令员李中元的儿子和女儿,78师时任234团团长鹿正明的女儿,改陆军后内长山要塞区守备27团首任团长张德胜的女儿,部队刚进岛时任大竹山独立守备营连长秦建彬的女儿等,后来又认识了26军第一任政委王一平的儿子,抗美援朝时任师长齐安聚的女儿、政委张键的儿子。他们给我讲述了不少父辈的战斗故事,我们一直延续着父辈们结下的友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70年代中,有几位发小的父亲,参加了这38天阻击战战例研讨和编写。我问过其中参加编写的张德胜女儿张爱华,她没找到这次编写的成果,但发给了我以下这张参与研讨和编写人员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多年来,我与一些原26军和78师后代,以及不少要塞区发小多次进岛,探访父辈进驻长山列岛后驻防过的岛屿。2021年6月下旬至7月初,我们一行7人还专门去了吉林临江等地,先后访问了26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和归国的地点。在丹东我们还参观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原78师两位一级人民英雄的照片,就挂在志愿军一级人民英雄光荣墙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至今日,志愿军朝鲜38天阻击战已是74年前的事情了,78师进岛合编先海军、后陆军的要塞区也在军改中撤编,当年参加阻击战的志愿军官兵现在更是所剩无几。但是,祖国永远不会忘记抗美援朝的英雄,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的光辉形象,他们前赴后继、勇于牺牲的战斗精神,将在人民心中永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