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故乡的石板路</p> <p class="ql-block">《故乡的石板路》</p><p class="ql-block">故乡的石板路,</p><p class="ql-block">已经无影无踪。</p><p class="ql-block">数十年的风风雨雨,</p><p class="ql-block">将她淹没在绿茵花丛,</p><p class="ql-block">只有一线朦胧。</p><p class="ql-block">几经辩认,</p><p class="ql-block">曲曲弯弯,</p><p class="ql-block">轮廓酷似虬龙。</p><p class="ql-block">曾经的石板路,</p><p class="ql-block">铭刻着童年的尊崇。</p><p class="ql-block">一条条,</p><p class="ql-block">一块块,</p><p class="ql-block">如诗如画,</p><p class="ql-block">情深意浓。</p><p class="ql-block">错落有致的石板,</p><p class="ql-block">恰似诗行里跳跃的韵脚 ,</p><p class="ql-block">绘画里的线条,</p><p class="ql-block">文化底蕴厚重。</p><p class="ql-block">串联着童年的嬉笑,</p><p class="ql-block">暮归的老牛,</p><p class="ql-block">袅袅的炊烟,</p><p class="ql-block">乡音,乡情,</p><p class="ql-block">文人墨客意境略同。</p><p class="ql-block">时代的车轮,</p><p class="ql-block">在石板上,</p><p class="ql-block">碾出深深浅浅的辙印,</p><p class="ql-block">那是时代的颜容。</p><p class="ql-block">每当独轮车在石板上推过,</p><p class="ql-block">滴滴答答,</p><p class="ql-block">抑扬顿挫,</p><p class="ql-block">仿佛诉说着曾经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游子的眷恋,</p><p class="ql-block">喜乐哀荣。</p><p class="ql-block">倭寇曾在此暴戾,</p><p class="ql-block">百万雄师,</p><p class="ql-block">曾在此建功。</p><p class="ql-block">可如今她只在书上,</p><p class="ql-block">在民间,</p><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的橱窗中。</p><p class="ql-block">不,</p><p class="ql-block">我凝望着昔日的石板路轮廓,</p><p class="ql-block">似乎在翻阅那厚厚的乡情诗集,</p><p class="ql-block">墨香与泥土香交织,</p><p class="ql-block">岁月峥嵘。</p><p class="ql-block">春风和煦,</p><p class="ql-block">红日当空。</p><p class="ql-block">永远的记忆,</p><p class="ql-block">感激和赞誉,</p><p class="ql-block">情有独钟!</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镇刁铺(蒋桥原属刁铺镇)的变迁:从蚂蚁集到泰州新活力的千年传承。</p><p class="ql-block"> 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的刁铺街道,位于该区的中部地带。历经千年的风霜变迁,这个古镇的地名也随着历史的脚步而多次更改,从蚂蚁集到刁家渡,再到刁家铺、迁善铺、迁善镇、环溪镇,最终定名为刁铺镇和现在的刁铺街道。这些变迁不仅见证了朝代的更替,更是历史自然选择的结果。回顾这些地名演变,既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也蕴含着无尽的趣味。</p><p class="ql-block"> 因市集而兴的蚂蚁集</p><p class="ql-block"> 在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的刁铺街道,蚂蚁集这一地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起源于古代的一个繁华市集,因市集规模逐渐扩大而得名。这个市集曾经是周边地区商贸活动的中心,见证了古镇的繁荣与变迁。如今,虽然蚂蚁集的地名已经消失,但其历史痕迹仍然在古镇的每一个角落中流传。</p><p class="ql-block"> 刁铺街道老城区</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刁铺境内环溪河蜿蜒曲折,如同一条丝带环绕着这片土地。大约在千年前的南唐时期,人们选择在环溪河狭窄的弯道处设立渡口,以便两岸居民的通行,从而逐渐形成了东西向的大道。由于这一地带杂草丛生,蚂蚁经常聚集,因此得名蚂蚁集。尽管蚂蚁集是刁铺地区已知的最早地名,但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甚至一度失传。幸运的是,姜堰市史志办的仓慧林先生在查阅古志时偶然发现了这一珍贵的地名。</p><p class="ql-block"> 刁家渡,作为十津之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在古代,这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繁忙的渡运而声名远扬。如今,虽然时光荏苒,但刁家渡依然保留着那份古老而深厚的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历史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古渡口遗址</p><p class="ql-block"> 刁家渡之名,源于其历史悠久的渡口。在历史上,该渡口曾一度成为泰兴十大内河渡口之首。这里曾有来自兴化的刁姓船工,凭借其精湛的渡船技术、合理的收费标准,以及和善待人的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特别是对于那些穷苦的人,他更是慷慨地提供免费渡船服务。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刁姓船工始终把持着渡口的管理权,于是渡口便被命名为刁家渡。随着渡口名气的日益增大,刁家渡最终演变为一地名,并被官方正式采用。</p><p class="ql-block"> 南北通衢的刁家铺</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长河中,刁家渡不仅因其古老的渡口而声名远扬,更因其繁华的商贸活动而成为南北通衢的重要枢纽。这里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旅,他们带着各自的货物与故事,在渡口边交流、交易,使得刁家铺逐渐成为了商业繁荣的象征。而那些经过刁家渡的旅客,也常在此歇脚,感受这份古朴与繁华交织的独特韵味。</p><p class="ql-block"> 驿铺街旧貌</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信息传递主要依赖驿使的“快马加鞭”。为了保障官方文书和军事情报的及时传递,官方在关键城镇间修建了驿道,并设立驿铺,供驿使换马和休憩。明代时,从泰兴至泰州的驿道由官方修建,该驿道恰好经过刁家渡东侧,并与当地的东西街相接,从而形成了早期的塌耙街,其形状如“丁”字形,颇似农具塌耙。官方在此设立的驿铺,在明《嘉靖惟扬志》中被称为刁家渡铺。然而,由于“刁家渡铺”这个名称喊起来较为拗口,人们更习惯将其简称为“刁家铺”,这一名称作为驿铺名和地名一直沿用至清初。</p><p class="ql-block"> 迁善铺的善举</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驿铺不仅承载着信息传递的重要使命,还承载着一种“见善则迁”的精神。迁善铺,这一名字蕴含着不断向善、积极进取的寓意。在驿铺街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铺名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更彰显了人们对于美好品质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刁铺龙王庙</p><p class="ql-block"> 刁铺,一个由历代移民迁居并繁衍而成的聚落。在明代之前,多数移民来自北方,那时镇西的炎帝庙便成为他们文化的象征(后因1956年开河而拆除)。元末以后,这里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迁徙:元末明初、明代嘉靖年间、明末清初以及清朝中后期。</p><p class="ql-block"> 随着清顺治年间集镇人口的增多,人们开始酝酿新的地名,提议命名为千家铺,但此建议未获官方认可。到了康熙初期,镇民们再次联名上书,最终将地名更改为迁善铺,这一名称源于《周易•益》中的“君子以见善则迁”,意在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此后,“迁善”之名一直沿用至1929年。</p><p class="ql-block"> 水泉甘美的环溪镇</p><p class="ql-block"> 环溪,这一优美的镇名,长久以来与刁家铺、迁善等地名相映成趣。环溪曾为古河名,据清光绪《泰兴县志》记载,其河形蜿蜒如环,北接麻田沟,水质甘美,与江流清浊分明。在清同治二年,迁善镇兴建了四处跨街箭楼,这些箭楼高三层,每层均设有射箭孔,楼下大门可灵活关闭,宛如一座城堡。同时,起凤桥东侧的跨街箭楼上还镶嵌着“环溪古镇”的石碑,以此纪念这一古镇名。后来,刁铺更名为迁善镇,然而人们依旧怀念和纪念着环溪古镇,于是便有了这样的疑问:为何镇名已变,却仍称其为环溪古镇?这背后的原因,无非是人们对那段历史的深情怀念与缅怀。最终,在1929年,镇名正式确定为环溪镇,并一直沿用至1953年。</p><p class="ql-block"> 环溪河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环溪河,这一曾经在历史上发挥重要防洪功能的河流,如今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由于南官河的疏通和口岸闸的建成,环溪河逐渐失去了其航运和水利的功能。加之平田整地和市政建设的需要,环溪河被人为截成多段,形成了众多的小河。然而,在2018年,刁铺境内的老许庄河再次被命名为环溪河,成为了环溪水系的新主干河。这一变化,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传承,更是人们对美好记忆的一种寄托。</p><p class="ql-block"> 环溪河城区段</p><p class="ql-block"> 环溪河在城区段也经历了不小的变化。随着城市的发展,环溪河城区段逐渐成为了市政建设和居民生活的重点区域。为了满足平田整地和市政建设的需要,环溪河被人为截成多段,虽然形成了众多的小河,但也为城区带来了新的景观和休闲场所。如今,环溪河城区段已经成为了居民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展现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面貌。</p><p class="ql-block"> 走向未来的刁铺街道</p><p class="ql-block">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刁铺街道正迎来崭新的未来。这里,环溪河城区段的变化只是冰山一角。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共同描绘出一幅未来都市的宏伟蓝图。而环溪河的改造,更是为这条街道增添了独特的自然韵味,使其在繁华中不失宁静,成为市民们向往的宜居之地。</p><p class="ql-block"> 刁铺街道的新生</p><p class="ql-block"> 在城市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刁铺街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今,它不仅拥有便捷的城市基础设施,更在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一切,共同勾勒出一幅未来都市的壮丽画卷,而环溪河的改造,无疑为这幅画卷增添了一抹亮色。在繁华与宁静的交织中,刁铺街道正逐渐成为市民们心中的理想居所。</p><p class="ql-block"> 刁铺街道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自1952年9月环溪镇成为泰兴县直属镇,临江区更名刁铺区,并设立区公所驻环溪镇以来,刁铺的发展历程便翻开了新的一页。1957年,刁铺区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刁铺乡的成立,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虹雨集团、三泰啤酒等知名企业的崛起,刁铺以其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而声名远扬,成为苏中的明星乡镇。1987年,刁铺镇的工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大关,稳居泰兴各乡镇之首。1988年,该镇更是被江苏省政府列为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工业卫星镇,名声显赫。此外,刁铺的特色美食——刁铺羊肉,也因其独特风味而受到周边地区人们的热烈追捧,进一步提升了刁铺的知名度。</p><p class="ql-block"> 随着1997年刁铺镇划归新成立的高港区管辖,其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成为高港城区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2006年,刁铺镇更名为刁铺街道,标志着其城乡发展迈入了崭新的阶段。</p><p class="ql-block"> 如今,随着泰州医药高新区与高港区的融合发展,地处“两区”交界处的刁铺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前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