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荠菜

董惠娟

<p class="ql-block">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争艳,枯木逢春,柳枝发芽,一年四季在于春。</p><p class="ql-block"> 冬去春来,每当季节交换的瞬间总有一些美好的回忆,感叹匆匆而过的岁月。想起在北方三线工厂生活和工作的20年,从青年到壮年,安家立业,养育儿女,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大山为伴,在鸟语花香的春天,感悟大自然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初春的田野在冬小麦处于休眠状态的麦田里,每到周末,我和老伴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在绿油油的麦田里用一把小剪刀去寻觅那一颗颗刚刚冒出地面的荠荠菜。</p><p class="ql-block"> 两个孩子在麦田里追逐玩耍,平时都在幼儿园,周末天气晴朗,带着孩子到田里放飞。捉蜻蜓,扑蝴蝶,他们玩得很开心。忽然,儿子在远处举着胖胖的小手,捏了几根麦苗,大声呼喊:“妈妈,我也摘到了荠荠菜。”看着儿子高高兴兴挥动着麦苗,我又气又好笑,我耐心告诉儿子:“麦苗是不能摘的,麦苗长大就是我们吃的馍馍啊,你摘了麦苗咱们就吃不上馍馍了,要饿肚子了。”儿子似懂非懂地低着头,仿佛做错了事。我顺手在麦田里摘了一颗刚刚开白花的荠荠菜,告诉孩子们开白花的就是荠荠菜,两个孩子一前一后蹦蹦跳跳去摘开白花的荠荠菜。</p> <p class="ql-block">  每年秋天,农民在播种小麦时就上足了底肥。经过冬天雪水的灌溉,麦田的土质松软,土地肥沃,小麦的根就深深扎在地下。根系发达,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就开始发芽,荠荠菜和麦子有共同的特点,耐寒力强。荠荠菜夹在肥沃的麦田里,长得又大又嫩。麦田里的荠荠菜很多,只要麦田里有一颗荠荠菜,就能发现一大片荠荠菜。一个下午,我和老伴就能摘一大袋子,足够一家四口美餐一顿。70年代,物资紧缺,什么都要票,肉票,油票,粮票,布票。为了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我就用鸡蛋和荠荠菜拌馅,做成香喷喷的荠荠菜饺子,大人小孩都爱吃。</p> <p class="ql-block">  荠荠菜的发源地在中国,全国各地分布很广,在田间、地头、山坡、荒地,有野生的,也有人工栽培的。人工栽培荠荠菜已有90多年的历史。药食同源的荠荠菜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被誉为菜中甘草。</p><p class="ql-block"> 我的童年,我的爸爸在北方工作,是妈妈带领我和我的姐姐和妹妹在上海生活。每当妈妈买回荠荠菜,让我和姐姐辨认,然后清洗干净,做成美味年糕汤。童年的记忆是永恒的,我长大了一眼就能分辨荠荠菜。2010年,妈妈病了,妈妈还是勉强坐在床上,帮忙清理我和姐姐刚刚从山上采回来的荠荠菜。看到妈妈我就想起了我的童年,帮妈妈摘荠荠菜。虽然美味的荠荠菜饺子,妈妈只能吃两三个,但我却很欣慰,是妈妈教会了我识别荠荠菜。</p> <p class="ql-block">  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购成了时髦的代名词。每年春天,当快递哥送来北方的荠荠菜,我都欣喜若狂。荠荠菜不仅是营养丰富的美食,更是对亲人的思念。荠荠菜陪伴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陪伴孩子们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荠荠菜传承着家的温暖,留下一代又一代人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我爱春天,我更爱春天的荠荠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