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旅(十三)梧州,曾经辉煌过

老木老土

<p class="ql-block">  离开北海,下一站去哪里呢?想起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说过的一句话:“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苍梧”便是今天的梧州,距北海400多公里。徐想朝发夕至,但在那时是不可能的,如今我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  不到梧州不知梧州的深浅,到了梧州,才觉得它历史文化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史记》记载: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这事发生在4700年前,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最高领袖不仅来此巡察,还长眠在这块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  梧州,位于广西东部,地处浔江、桂江、西江三江交汇处。挟水路交通的优势,从西汉开始,就是岭南地区首府的所在地,长达370多年。</p> <p class="ql-block">  南下移民曾在此聚集而后奔赴岭南各地,这里自然也成了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之地。</p> <p class="ql-block">  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朝廷在梧州设立中国历史上首个总督府,辖两广地区,进一步巩固了梧州的区域中心地位。</p> <p class="ql-block">  梧州自古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有百年对外贸易历史。</p> <p class="ql-block">  公元1897年,梧州被辟为通商口岸,成为珠江流域的著名商埠。西洋建筑美学和岭南文化在这里结合,出现了骑楼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骑楼城里商贾云集,市场兴旺,鼎盛时共有大小商号1500多家,上万富豪在此诞生。一度梧州经济总量可与广州比肩,人称“小香港”。</p> <p class="ql-block">  梧州现存骑楼街道22条,总长7公里,骑楼建筑560多幢,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国内罕见。现在骑楼城正大规模的维修,只有部分商家开门,所以看起来比较冷清。</p> <p class="ql-block">  所谓骑楼,就是底层商铺门面向内缩入2至3米,让出来作为人行走廊,也叫做"楼底人行道"。这样既可以为行人遮阳挡雨,又可以营造亲和的营商环境。</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一个奇特的景观:每栋楼的二层都设置了一道门。这有什么讲究呢?</p> <p class="ql-block">  墙壁的上下分别嵌了铁环,这又有什么用呢?</p> <p class="ql-block">  这组雕塑告诉游人,楼房二层的门叫“水门”,是为防备洪水浸街时出入用。砖柱上镶嵌的铁环是为泊船系缆绳用的。原来梧州过去年年有几次洪水淹街,所以必须预设生活和逃生通道,以备急用。</p> <p class="ql-block">  梧州这片热土,还出了许多名家,如近代的李济深。年轻时他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曾任黄埔军校副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家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p> <p class="ql-block">  这片热土也出过许多好官,如清代李世孝。康熙四十八年李出任梧州知府,他勤政爱民,特别体恤民情,关心民众疾苦,多次用自已的俸禄救济灾民,他的事迹至今还在民间流传。</p> <p class="ql-block">  梧州近几年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高铁、高速路的开通,使曾经独领风骚的水上运输业受到一定的冲击。同时,经济贸易中心早已移向广州,曾经辉煌的骑楼城失去了往日的红火。今后如何破局,似乎还在探索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过梧州有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朝辞新北海,暮抵老梧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雨洒迎宾路,月升客栈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江城灯火亮,商厦主人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曾誉小香港,于今忆怅惆。</p> <p class="ql-block">谢谢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