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的变迁

DAG

<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我战斗过的地方。一九六八年,我曾经驻扎在天涯海角西侧约200米的一座沙丘上。</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天涯海角十分荒凉,没有公路,见不到汽车,唯一交通工具就是日本侵略中国时,修的窄轨小火车。火车站在羊栏公社驻地,距离天涯海角十公里,长年累月不会有人到这里。两块刻着“天涯”、“海角”的巨石字迹斑驳,年年月月孤独地守护在南天尽头,默默地倾听大海的诉说。</p> <p class="ql-block">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片偏远荒凉的蛮荒之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涯海角己然蜕变成了比繁华闹市更热闹,没施完备,风景如画,气象宜人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壮观的自然文化,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氛围,形态各异的巨石,碧波荡漾的海浪,优美的历史传说,迷人的美好故事…尽情的享受大自然深情馈赠。</p> <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游览处镌刻着郭沫若先生的题词,沿海岸线建起漂亮优雅的广场。新增添景观有的利用了各种巨石,搜集了民间流传多年的美丽传说,有的利用鲜花四季盛开,巧夺天工地精心打盼,不仅开阔了遊人的视野,也为拍照留念提供了绝佳的条件。例如:仙人叠石,海豚秋千,玉兰含苞,情侣树,日月石,南天一柱…</p><p class="ql-block">景区还展示了林缵统和黄道婆的雕塑,也为游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正如赵朴初先生为天涯海角题诗所表述的:</p><p class="ql-block">不知何处有天涯,</p><p class="ql-block"> 四季和风四季花,</p><p class="ql-block">为爱晚霞餐海色,</p><p class="ql-block"> 不辞坐占白鸥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历史人物:林攒统,清朝举人(1852一1922),曾签名参加公车上书,参加康、梁“保国会”,变法失败后,潜回海南。策划开发西沙群岛未竟。</p> <p class="ql-block">2。历史人物:黄道婆(1245一1330年),松江府烏泥泾(今属上海)人,13岁当童养媳,流落涯卅,夫死后,当道人30年,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加工技术,年老后(1295年)乘船回老家烏泥泾传抪纺织技术。当地人感恩建祠,尊奉为“织女星”、“先棉神”。</p> <p class="ql-block">3.赵朴初(1907一2000)中国佛教学者,居士,现代社会活动家。曾任中日友好协会付会长,紅十字协会付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裁军协会付会长,书法家协会付会长,政协付主席。</p> <p class="ql-block">4。郭沫若(1892一1978)曾任中国政务院付总理,国家文委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科技大校长,三屆文联主席。是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中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是中国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思想家,书法家,政治家。</p> <p class="ql-block">5。天涯海角的传说: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得罪了朝中权贵,被发配琼崖最偏远的地方。他到了天涯海角,就觉得已是天之尽头,于是泼墨,题词“天涯”和“海角”四个大字,被后人刻在两块巨石上。</p> <p class="ql-block">6。天涯石的由来:一个说法是女媧补天时掉落的一块补天石;另一个说法是玉皇大帝的城墙掉下一个角;第三个说法是神仙为堵地下喷涌的大水而搬来的镇洞石。</p><p class="ql-block">刻天涯二字到巨石的,则是涯卅知府程哲于1727年命人刻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7。海角石的题词是谁刻上去的?海角石上“海角”二字是琼涯守备司令王毅于1938年親手题词,刻于巨石的。</p> <p class="ql-block">8。南天一柱 的传说是女娲补天所立,用来支撑天地的石柱。清朝末年崖卅知卅范云梯题词。这块7米高的巨石就成了天涯海角的一件瑰宝,风光壮丽的自然景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