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初中学考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未来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应对2025年初中学考,精准把握命题改革方向,提升复课备考的质量,西安市临潼区教学研究室携手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2025年初中学考复课备考与课例研讨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次活动以“聚焦初中学考,共研复课新策略”为主题,活动于3月11日至3月14日分别在化工院中学、骊山新家园学校、秦陵初中和骊山初中四所学校开展,涵盖了九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以及八年级生物学、地理等多个学科。</span></p> 英语学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骊山初级中学吴冰新老师进行了《基于主题意义的中考复习——健康生活》的课例展示。吴老师基于主题意义新理念整合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生活热点话题创设哪吒和太乙真人情境,从词汇、句型、对话、语篇等方面激活学生已知,利用教材标题、对话、主阅读等内容设置听力、阅读、写作等活动,训练了学生听、说、读、看、写的综合语用能力,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碑林区初中英语教研员张靖苡老师进行了课例点评和题为《依标为导 以考为鉴------中考高效备考建议》的专题报告。张老师首先充分肯定了吴老师的课例设计和教学效果,高度赞扬了吴老师将情境创设、深入研读语篇、教-学-评一体化等新课标新理念运用到复习课中,并整合教材内容利用课本原文基于中考命题方式设置任务等活动设计,体现了复习课的创新性和有效性,是一节优秀的复习课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接着,张老师从以标为导、以考为鉴、以研促成三个方面解读了学考重要文件政策与要求,陕西省命题原则、试题特点等内容,根据2025年中考重点变化分析提出了详细的备考建议,强调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计算有效复习时间,制定复习计划,优选试题等备考策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区教研室英语教研员石莹老师作了题为《把握方向 精准施策 高效备考》的专题报告。石老师从真题分析、学考方向、备考策略、专题指导四个方面介绍了2025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我区实际学情提出了重视课本复习、加强听力书写常规训练、注重团队合作、精心备课、精讲精练、分层推进、凝练答题步骤技巧及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等备考建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秦陵初级中学刘彦老师作了题为《精耕细作 助力中考》的交流发言,刘老师从以“集体备课”为核心,狠抓教学质量;抓好四轮复习,提高备考实效;做好培优帮差工作;强化学生的总结、反思、纠错改进意识四个方面介绍了复课备考经验和具体做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栎阳初级中学邓亚蓉老师作了题为《凝心聚力备中考,扬帆起航战六月》的交流发言,邓老师从听、说、读、写4个方面分享了复课备考经验,提到了复课中要多关注新课标、教材、《例析与指导》、中考真题、副题等内容,采用多鼓励、多表扬、发放励志性奖品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备考效率。</span></p> 物理学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徐杨初级中学的周谊丽老师进行了《大单元复习“物态变化”——一滴水的奇妙之旅》复习示范课展示。周老师用火箭发射视频震撼开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然后以池塘中的水的视角讲述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把物态变化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现象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学生的物理意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得到了有效塑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陕西省教学新秀、西安市第三中学王莹老师对周老师的复习示范课进行了全面精准的点评。指出引课视频令人震撼。教学设计十分巧妙,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层层递进提问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并期望初中物理课堂成为科技人才启航的地方。接着王老师作了题为《中考物理备考经验分享》的报告。报告从“明方向—思方略—激方式—练问题”四个方面,对中考复习全过程进行了细致指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区教研室初中物理兼职教研员、新市初级中学支凯老师作了题为《明确方向 高效备战》的报告。报告首先传达了陕西省2025年中考报告会精神,对初中学业考试特点和复习备考策略进行了分享,要求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物理课程标准,严格依课标进行教学和复习。强调落实核心素养目标、重视实验教学,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研讨交流环节,骊山初级中学邢晓荣老师作了题为《夯实基础精练习,启发思维提能力》的经验分享。老师们就复课备考方面存在的疑惑进行了交流,对复习备考过程中成功经验进行了分享,大家都表示对2025年学业考试充满信心。</span></p> 历史学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零口初级中学韩敏老师带来单元复习课《以诗证史——繁荣与开放的隋唐》。韩老师以唐代诗歌为切入点,贯穿整个教学设计;以单元主题“繁荣与开放”统摄知识结构,分别以“制度创新赋朝气”“经济繁荣蕴底气”“开明开放呈和气”“文化灿烂展才气”四个小主题设计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课堂主体性;采用表格、时间轴、单元导言及目录等方式,紧扣教材,助力学生使知识结构化,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中学历史教研员刘钫老师进行评课:韩老师的教学设计有新意,以诗歌导入引领课堂,体现跨学科融合的理念;作为九年级单元复习课,单元主题明确,线索清晰,学法指导到位。同时对本节课提出改进建议,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展知识的深度、宽度;课堂要为学生思考预留充分思考的时间;要关注教学效果的评价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后,刘钫老师作了题为《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备考建议》的专题讲座。刘老师分析了2025年例析试题命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以七下第一单元为例具体阐述了2025年历史中考备考的建议。从细读课标找准发力点、 单元视角锁定教学目标、提炼概念整合多视角专题等七个方面,全面呈现了一节高效优质复习课的形成过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区教研室历史教研员宁欣作了题为《2025年历史学科中考新变化与应对策略》的专题报告。报告依据陕西省学业水平测试研讨会精神,以2024年陕西省学考历史试题评析为出发点,结合陕西省近三年试题变化,重点强调2025年素养导向下历史学考命题特点和新变化,提出新变化下教师在理念转变和复课备考实践方面的应对策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交流研讨环节,与会各位老师结合课例,就如何上好复习课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各自优秀做法,也提出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困惑,群策群力共话有效复课备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次2025年初中学考复课备考与课例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临潼区初中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初中学考复课备考工作的顺利开展。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临潼区的教育事业必将迈向新的台阶,在2025年初中学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撰文:石 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支 凯</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宁 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校稿:任啊云</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编辑:任啊云</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初审:王江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终审:王 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