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趣味•创意问答】 ‍词韵绵绵追古意 ‍宋风悠悠入新篇

黄帝故里 水仙王子

<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768161</p><p class="ql-block">文 创/黄帝故里 水仙王子</p><p class="ql-block">音 乐/平台</p><p class="ql-block">图片/AI</p> 佳词,如涓涓细流,润泽心田。其韵律之美,如泉水叮咚,清脆悦耳;意境之深,似幽谷深邃,引人入胜。读之品之,字字珠玑,句句含情。令人陶醉,回味无穷。愿沉浸其中,让心灵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题记</div> <h1><b>【原玉】</b> <br><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渔歌子•双洎河景</b></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保田</div></h1><h3> 一篙三竿四群呱,相安无事共为家。睁柳眼,绽桃花,东风金缕舞鞭斜。</h3><br><h5><b>注:</b></h5><h5>①双洎河,淮河支流颍河支流贾鲁河的支流。上游有两支:溱水与洧水,二水在新郑市汇流,故名双洎河。</h5><h5>②李保田,号茨山居士,茨山散人,河南省新郑市人,从事教育工作,本科,副教授级。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诗界泰斗林从龙关门弟子,资深诗词学者,《黄河诗词》杂志主编。</h5> <h1><b>【赏析】</b><br></h1><h3> 《渔歌子·双洎河景》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双洎河畔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春日画卷,展现出一种宁静、自然而又充满活力的意境,流露出作者对双洎河景致的由衷喜爱与赞美之情。</h3> <b>首句:“一篙三竿四群呱”</b><br> 该句中的“一篙三竿四群呱”以数字串联动作(撑篙)、工具(钓竿)、生灵(蛙群),强化场景的动态感,类似传统词中“一蓑一笠一扁舟”‌的凝练表达。<div> “一篙三竿”巧妙地勾勒出河岸边常见的景物,可能是撑篙的竹竿或者岸边的竹子之类,通过具体的数量词“一”“三”,给人一种清晰、实在的画面感,仿佛能看到这些物体在河畔错落有致地分布着。</div><div> “四群呱”则生动地描绘出四周此起彼伏的蛙鸣声,“呱”字的重复使用,强化了这种声音效果,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充满生机的喧闹氛围。</div> <h3></h3><h3> <b>次句:“相安无事共为家”</b></h3><h3> 该句点明了和谐共生的主题,与渔歌子词牌常见的隐逸、恬淡风格一脉相承。赋予了这些自然景物和生物一种人格化的特征,将它们描绘成一个和谐共处的大家庭。</h3><h3> 篙、竿与蛙等生物在这片土地上安然相处,共同构成了双洎河独特的生态环境,体现出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之美。</h3><h3> <b> </b></h3> <b>  对仗句:“睁柳眼,绽桃花”</b><br> 这个三字句对仗工整,“睁”与“绽”以动词活化景物,与“青箬笠,绿蓑衣”的工稳对仗异曲同工。通过“柳眼”“桃花”描绘春日景致,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中的桃、鱼等意象呼应,体现了季节特征。<br> “睁柳眼”和“绽桃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柳树刚刚萌发的嫩芽比作“柳眼”,形象地写出了柳芽初绽时的小巧、灵动,仿佛柳树在春天里缓缓睁开惺忪的睡眼,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绽桃花”则把桃花盛开的过程描绘得如同花朵在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赋予了桃花以人的情感和动作。这种拟人化的描写使自然景物更加生动有趣,增添了画面的感染力。<br> 柳的嫩绿和桃花的粉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美景图。“睁”和“绽”两个动词的运用,不仅生动地表现出了柳芽和桃花的生长状态,更传达出一种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息。 <b>末句:“东风金缕舞鞭斜”</b><br> “东风金缕”以拟人化手法写春风拂柳,暗含“绿蓑衣”般的田园意趣。“东风”点明了时节,是春天温暖而柔和的风。“金缕”通常用来形容阳光或者柳丝等细长而闪耀的事物,在这里可能是指春日里随风摇曳的柳丝,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如同金色的丝线一般。<br> “舞鞭斜”以动态笔触收束全篇,赋予柳枝以灵动的舞姿,与“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悠远余韵形成对比,更显活泼生机。它进一步描绘出柳丝在东风的吹拂下,如同舞动的鞭子一般,斜斜地摆动着,给人一种灵动、飘逸的美感。<br> 这一句通过对东风、金缕(柳丝)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面。东风轻拂,柳丝飞舞,仿佛整个双洎河都沉浸在一种欢快、活泼的氛围之中。这种动态美的呈现,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流动,大自然的生命力在涌动。 从以上的逐句解析可知,整首词用词质朴,语言清新自然,没有过多的雕琢和修饰,却能准确地描绘出双洎河景的特色和神韵。如“一篙三竿”“睁柳眼”“绽桃花”等表述,简洁明了又富有生活气息,使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感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br>  作者通过对各种景物的细致描写,将双洎河的春日景色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河边的篙竿、蛙鸣,到柳芽、桃花,再到随风舞动的柳丝,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双洎河畔,亲身领略这美好的风光。<br>  另外,该词在承袭《渔歌子》传统框架的同时,融入了个性化的场景描写,展现出双洎河畔春日盎然的生机图景。词中的各个意象相互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充满生机的意境。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愉悦。 宋词,婉约与豪放并存,细腻情感跃然纸上。读之,如品佳酿,余韵悠长。您是如何理解李保田老师的这首 《渔歌子·双洎河景》的呢?静候您的精彩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