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庭升 思念长存

翁昌年

<p class="ql-block"><b>  我的学生魏庭声2025年3月7日走了!才71岁,太早了!</b></p> <p class="ql-block"><b>自述简历</b></p> <p class="ql-block"><b>铁道兵魏庭升</b></p> <p class="ql-block"><b>参加农业劳动</b></p> <p class="ql-block"><b>英姿勃发</b></p> <p class="ql-block"><b>退休后的庭升</b></p> <p class="ql-block"><b>  他是毕业离校后50年中与我联系最多,时间最长的学生,他1972年进入”侯集中学高中部学习,1974年毕业,没有机会考大学,当上铁道兵。在部队成了报刊通讯员,回地方后当过记者、编辑、科技副乡长、县房管局副局长,出版过《情满铜山》《远方的河》《中国的大地》等文集,曾多篇文稿在国家及省、市获奖,是江苏作家。</b></p> <p class="ql-block"><b>部分作品</b></p> <p class="ql-block"><b>赠书纪念</b></p> <p class="ql-block"><b>  他酷爱写作, 近几年患肺癌和尿毒症仍笔耕不辍,仅2025年元月以来在网络平台发表《春雨》等15篇诗文,转发10余则信息,最为感人是去世前3天,还在朋友圈推荐作家冠乔的《从赵本夫小说<卖驴>看黄河故道文学底色》,黄河故道是他作品中常见的内容,他深爱自己的家乡故土。2月17日在今日头条发表的《春雨》写道“走过风,走过雨,走过许多十字路口。今天春风摆满我的心情……哦,春天来了,小草都在舞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纵情飞扬!”他热爱生活,怀念军旅生活,他的诗文有满满的家国情怀,是改革开放的颂歌,他视写作为生命,年逾古稀,还在写,他还能写啊!为什么这么早就离开了他挚爱的亲人,这么精彩的世界!</b></p> <p class="ql-block"><b>推荐乔冠的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年轻时他学习认真,喜欢写作,在高中就表现出写作的天分,我将他的作文打“优”,在全班讲评他作文的优点,推荐他的作文入编铜山县《中学生作文选》 ,他说对他产生“鼓舞”“提振”作用,激发了他学习写作的兴趣,“甚至影响他的一生”。我将他在部队发表的文章陈列在学校宣传橱窗,激励学弟学妹向他学习,他记得我把他的诗稿上的“涛涛巨浪”改成“滔滔巨浪”。收到我寄给他著名诗人郭小川在内地首发的诗集,他说在天山深处“如获至宝”。他告诉我一件“永远不会忘记”的事:有一年回家探亲,来看望我,我放下手中的工作,陪他骑40里路自行车,看望曾创作报告文学《黄河迎春》,在省内外有知名度的作家张成珠老师,聆听张老师讲写作经验。他记得这些小事都是一个乡村中学教师应该做的,他却记在心里。</b></p> <p class="ql-block"><b>  事隔几十年,他告诉我在2017年6月26日《都市晨报》发了《师恩如山》的文章,是写我的,我劝他别发了,他说木已成舟,“材料绝对真实”。他感恩母校和老师,2023年11月1日他在《月映轩窗》发《侯中那些年的老师》,他分别赞颂几位老师后说“几十位大师大都三十多岁,正是苏东坡说的雄姿英发……他们教出来的学生,有的成了共和国大厦的柱石,更多的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石,柱是擎天白玉柱,石是锦绣大理石”,虽然多有溢美之词,但真实反映了他对母校老师的热爱之情。</b></p> <p class="ql-block"><b>《师恩如山》(都市晨报)</b></p> <p class="ql-block"><b>著名作家张成珠,曾任侯中老师</b></p> <p class="ql-block"><b>发文称赞老师</b></p> <p class="ql-block"><b>七、八十年代侯中的老师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他是高产诗人,退休后行万里路,写千首诗,讴歌神州大美山河,赞颂祖国建设新貌,近几年患病期间在网络媒体发表作品频率仍然很高,2024年11、12两个月他发表诗歌30首,他的诗颇受读者欢迎,2021年1月在新华网发的《那时候的爱情 望眼 情书 横流 牵手》一天阅读量竟达7.2万。</b></p> <p class="ql-block"><b>旅游途中</b></p> <p class="ql-block"><b>  我是他的热心读者,对他的作品读后必赞,有时写几句读后感,我读了他在《中国诗歌报》发表的《汉中之春》三首后觉得写得好,我评说“拟人手法使诗中每一个具象富有灵性,读来有趣,意涵深远,花花草草山山水水都寄托诗人的深情”,读了《早春诗简》我学写《早梅》一首与他交流:“红梅报春故早开,无畏朔风香飘来。美龄宫存故人逝,芳华落处花如海。”他对我的美篇从不评论,用符号点赞,毕业后一直以“恩师”称呼我,我告诉他你那时是孩子,我是你的老师,现在是作家,我们是朋友,读你的诗是学习欣赏,对你创作的支持,他回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b></p> <p class="ql-block"><b>我的肤浅点评</b></p> <p class="ql-block"><b>点赞我的文章用的符号</b></p> <p class="ql-block"><b>  2025年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欣欣向荣,热情奔放,歌唱春天,赞美春天的詩人走了!窗外春雨潇潇,我诵读庭升的《春雨》,写着思念他的文字……我不知道天堂有无自媒体发表他的詩文,但我知道那里没有病痛!永别了庭升,我亲爱的学生!</b></p> <p class="ql-block"><b>70年代侯集中学大门</b></p> <p class="ql-block"><b>今日侯中大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