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艺术的宝库一五塔寺

沙中金

<p class="ql-block">拍摄 沙中金</p><p class="ql-block">时间 2025年3月1日</p><p class="ql-block">手机 华为pura70rpo+</p><p class="ql-block">篇号 75932243</p> <p class="ql-block">五塔寺</p><p class="ql-block"> 原名真觉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五塔寺路24号,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是明代建筑和石雕艺术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外文化结合的典范。五塔寺因其寺内高石台上有五座小型石塔而得名。五塔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成化九年(1473年),当时印度僧人班迪达向明成祖朱棣献上五尊金佛和一幅印度式建筑图样,朱棣依此图样建造了五塔寺。五塔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圣地,也是北京石刻艺术的宝库,寺庙内的石刻艺术品如隆福寺的碑刻,都是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五塔寺的主要建筑集中在南北中轴线上,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金刚宝座、毗卢殿、藏经阁等,主要建筑的两侧各建有体量较小的附属建筑,左右对称。其核心建筑金刚宝座塔是中国现存同类形式塔中年代较早、样式秀美的一座,融合了印度佛教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五塔寺不仅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化和石刻艺术的重要场所,也是体验历史沉淀和感受文化韵味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  走进五塔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山门上方挂着一块牌匾,写着“真元观”三个金色的大字,显得庄严肃穆。门口两侧各有一尊威武的狮子雕像守卫,它们面向来者,仿佛随时准备迎接每一位来访者。季节的变化让背景中的树木落叶,增添了几分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  在五塔寺的庭院中,两座雄壮的石狮守护在一侧台阶上。一只石狮面朝前方,目光坚定,另一只则背对着镜头,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远处红墙瓦顶的房子,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  五塔寺的核心建筑金刚宝座塔,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精美的石刻艺术吸引了无数游客。塔内主供五方佛,五座佛塔建在一个方形台上,象征着释迦牟尼打坐时的石台和五方佛祖。塔内的释迦牟尼像面带微笑,端坐在莲花座上,散发着宁静祥和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五塔寺除寺塔外,还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北京地区石刻文物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系统地展示了北京地区的石刻文化。截至2018年,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藏石刻文物2600余件,包括碑碣、墓志、造象、经幢、石雕、石质建筑构件等类别,是研究北京历史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半圆形石棺封冢</p><p class="ql-block"> 在五塔寺的石刻艺术宝库中,有一座半圆形石棺封冢,刻化的是道家修炼欲仙的场面。主人公长须披发踞于山子座上,假山座下内敛,浮雕驯服于主人的鹿与龟,两旁除道童外侍立八仙人物,周围上下、左右雕刻姿态各异的神仙人物达十数人,从其身材大小、所处位置、眉宇表情、肢体动作上,可以看出他们与主人的从属关系。</p> <p class="ql-block">显亲王富绶石享堂</p><p class="ql-block"> 汉白玉质地的显亲王富绶石享堂,石仿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间间以龙柱相隔,计有12根盘龙柱、18扇仿木石门。盝顶式屋面,檐下飞、椽错落,椽头饰花卉,封护檐饰如意卷边。须弥座式台基,仰覆莲、束腰处云龙纹,最下部饰圭角云纹。该石享堂系清初八大铁帽子王和硕肃武亲王爱新觉罗·豪格第三子显悫亲王富寿墓葬石刻。1970年左右,朝阳区架松村肃王坟出土。</p> <p class="ql-block">石翁仲(武官)</p><p class="ql-block"> 身着锁子甲,肩披战袍,头顶翅盔,左手持长剑,足蹬战靴,腰间束带,前饰敝黼,袍袖下垂,胸前护心镜,背饰缠枝双狮,面部表情夸张,手部雕琢细腻,袢甲丝绦仿真打结。1995年,北京市海淀区动物园水族馆工地出土。</p> <p class="ql-block">  各种石碑,石像,经幢、石雕,石刻等艺术精品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在五塔寺的石刻艺术宝库中,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精美的石刻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曾到此参观过,那时的五塔寺围墙中只有未修的原貌金刚宝座塔和几百件各处堆放的石碑,石像,还处于初期征集筹备阶段。如今经过多年寺塔,寺院的整修重建已焕然一新,加上不断丰富各种石刻艺术品的馆藏。一座崭新的佛教寺院及石刻艺术博物馆展现在游客面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