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文字:孙淑芬</p><p class="ql-block">地点:本家楼顶小菜园</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3.14</p> <p class="ql-block"> 楼顶种菜的时光,回头一数,不觉已是20多个春秋。回看整个过程,倒也快乐无比。我家的菜园是二十多年前,在楼顶用砖头砌围起来的小小菜园。我家楼顶面积有110多平方,或许是血液里流淌着农民基因的原故,面对这空旷的楼顶,阳光又非常充足,除了种种花草之外,我们夫妻两一合计,决定用基建剩余的水泥、沙、砖头,沿着楼顶的围栏边砌起一定尺寸的方格,用来种青菜。一来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隔热作用。二来可以种些有机蔬菜,让亲人吃上环保菜,身体健康更有保障。三来也可以通过种菜劳动,锻炼自己的身体。四来种花种菜也可换来身心愉悦。一石四鸟,何乐而不为呢。时值冬天,说干就干,于是丈夫立即请工友来帮忙倒水泥板、砌栏基,完工后长方形的菜园子面积有10多平方,若四季勤快,倒也会收获不少吧。趁想入非非,憧憬无限,心情兴奋之时,又一鼓作气,联系养鱼的朋友,开着小车到他们的塘边,把晾干的塘泥用蛇皮袋一袋一袋装好上车,然后运回家又一袋一袋托上四楼顶、五楼顶(楼梯间顶),把塘泥倒进菜池里,用锄头、铲子、锤子,把干得已结块的塘泥一点一点地打碎铺平。经过四、五天的劳作,虽累得够呛,但一看到菜园子已初具规模,仿佛明天就有蔬菜收获之时,劳累顿失,兴致勃勃地期待开种蔬菜。</p> <p class="ql-block"> 对于什么季节种什么疏菜,这一点对我来说是有一定的基本知识的,因七十年代读高中时,盛行劳动学农,种菜养猪,加上七十年代生活物资贫乏,家家户户都千方百计搞点小开荒,种菜养鸡养鸭,补充食物,所以种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根据季节,我们可到当地的农贸市场选择菜秧。我们阳春是广东第二大山区市,农民每逢圩期都会拿上物资去市场上兜售。春城的圩期沿续几十年,都是逢每月三、六、九日,菜秧等也只有到圩日才会有一些阿公阿婆担出来卖。种子则在市场的种子门店随时可买得到。</p> <p class="ql-block"> 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蔬菜在我家小小菜园轮番登场,各显神通,奉献丰盈。春天的豆角、青瓜、丝瓜、苦瓜,夏天的通菜、砚菜、薯苗,秋天的荷兰豆、小葱,冬天的各种叶菜如芥兰、芥菜、生菜等等。在广东粤西,冬天气温不会下降至零度,有些青菜四季都可以种的,如唛菜、茄子、西红柿等。如我们当地有一种叫唛菜的叶菜,煮熟后爽甜不生丝,按本地人的说法,此菜正气,任何体质的人都可以食,是阳春人的当家菜,也适合全年随时种。茄子也挺可爱的,2024年我种了二棵茄子,其中一棵母爱泛滥,竟然陆陆续续结了80多条,成了茄子王。今年又种了两棵,结果以失败告终、望着枯萎的茄树,心有不甘,把其中没完全断气的一棵,在离地三寸的地方拦腰截枝,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半个月后,竟在剩枝上冒出了新芽,之后加以肥水管理,又开枝散叶开花结果20多条。到此这颗茄子故事还没结束,挂果后,有一天我在观察茄子,忽然发现有三条长了10公分长的茄子,在下端又突爆出一个小茄头,这种情况我从未见过,怪事。后来我把这种情况拍下来晒上万能的朋友圈,结果朋友们脑洞大开,各种发言猜测也让我忍俊不禁,笑痛了肚子。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只好到了圩日,请卖菜秧的老农分析诊断,结果是肥料太多造成的。哈哈,所以说,干每一件事情都要懂得科学,不要说农民无知识,是他们懂的我们不懂而已。</p> <p class="ql-block">↑↓死里逃生的茄树</p> <p class="ql-block">↑↓朋友圈的反应</p> <p class="ql-block"> 种菜要管理,淋水、施肥、捉虫,特别是叶菜,害虫特别多。为了保证吃得健康,我们有一个原则,坚决不使用农药化肥。为此,我们养五、六只母鸡,用家里的残羹剩饭伴米糠喂养,一是可以捡鸡蛋,二是养大后可食用,三是产生的鸡粪用来作肥料,发酵后再撒到泥土里。若发生病虫害,我们的口号是:虫子吃剩的我们吃,也绝不使用农药喷杀。除了用土办法处理,有时还用手捉虫。有一种虫叫地蚕,颜色灰黑,专门夜里出动吃菜的叶子,一夜可把青菜啃得只剩一条了菜梗,为此,种叶菜时,夫妻俩经常夜里打开手机电筒,在漆黑的夜里一条一条菜检查,比去捡金豆还要认真积极细致,想到此情此景,自已都笑歪了。</p> <p class="ql-block"> 种菜,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对父母的思念,父母亲也喜欢种菜。记得1984年9月爸爸离休时,组织上分配他一套住房,问他是要五楼(顶层)还是一二层的小楼(上面还有两层),他选择了五楼,我问他为何,他说五楼顶可以种菜。为此全家人包括他的女婿我的丈夫也落力地把泥土搬上五楼顶,从此恩爱了一辈子的父母开启了他们退休后的种菜模式。</p><p class="ql-block"> 父亲特别喜欢吃小葱,他说可以开胃,消灭病菌,健康长寿。他的儿媳天天吃饭时就帮他弄一个小葱白伴酱油,父亲吃得津津有味,果真也活到了96岁才离开我们,而我们也随着他的爱好喜欢上了吃小葱。现在我的小菜园年年都会种小葱,看到小葱,就会想起父母,仿佛父亲母亲仍活在我们身边。</p> <p class="ql-block"> 新冠疫情三年,菜园让我们有处可去,有事可做,有乐可寻。除了天天有更多的时间给花草蔬菜淋水、施肥、除草、捉虫,每天早上、傍晚,一家人在花丛中、菜园旁开展各种运动。一边自我欣赏美丽的花花草草,自叹花香,王婆卖瓜地自吹自擂长势良好的蔬菜;一边在菜园中跑步、跳绳、打太极、唱歌、跳舞、欣赏音乐,健身活动有声有色。一边逗孙子孙女玩,享受天伦之乐。欢乐的笑声,掩盖了我们对病疫的恐惧感,增加了战胜疫情的信心,身心愉快,亲情满满,家庭气氛更融洽、和谐幸福。</p>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来,种得开心快乐,收获也不少。最喜欢种的是豆角、青瓜、荷兰豆,因为易种结果多,每当瓜果累累,那种丰收的喜悦油然而生,开心的感受确实让人太爽了。豆角结果多时,就象绿色的小瀑布一样,挂满了篱笆。去年重阳节花二元钱买下的荷兰豆种子,种下后今年春节前开摘,一直到植树节这天才摘完,摘了一个半月。有荷兰豆摘的时候,我天天到市场挑选猪肉中的颈龙肉和玻璃肉炒上一碟,色香味俱全,家中的俩孙子孙女非常喜欢,孙子还说:“奶奶炒的荷兰豆比酒店大厨炒的还好吃"。每到采摘季节,我会把各种成果晒上朋友圈,与朋友们分享种菜的心得与快乐。如果收获太多,分送些给亲朋戚友,共享劳动成果。</p> <p class="ql-block"> 为了预防老鼠的破坏,我们专门买回一只本地种小猫。我有一位也喜欢在楼顶种菜的朋友娜娜姐姐,因为没养猫,结果种的菜还没生根,就被老鼠一夜之间啃光光了,连她心爱的兰花也只剩下几条梗,无奈挥泪斩马谡,不种菜了。我家这只小猫非常治鼠,功夫也很利害,连树上的小鸟也可以腾空跃起抓下来。自从它来到我家,楼上楼下老鼠销声匿迹,连隔壁的几幢楼顶也不见鼠踪了,若哪只不知死活的老鼠敢闯入它的领地,定是有来无回。所以我家菜园能郁郁葱葱,小猫咪也是功劳大大的。</p> <p class="ql-block"> 种花种菜种闲心。吃是一方面,让心情愉悦也是一方面。种花种菜,不知不觉中心绪可以安静下来,浮躁、烦恼会自然减少。心情回归田园,仿佛自己就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优悠自在,与世无争。劳动,让心绪简单,沉浸其中,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与世无争,减少世俗之事缠绕。当今社会,居于生活压力,很多人焦虑重重。据说种菜可以解除98%的焦虑症,所以田园生活颇受当今人们的羡慕与喜爱。因此我非常喜欢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五律诗《过故人庄》:</p><p class="ql-block">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p><p class="ql-block">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p><p class="ql-block">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p><p class="ql-block">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p><p class="ql-block"> 这诗意,把平静生活具象化,朴实、恬淡、闲适、自然,人间烟火袅袅婷婷,如诗如画,神仙般的存在,叫人如何不向往呢?</p> <p class="ql-block"> 经历过生活的滚滚红尘,沐浴过岁月的风风雨雨,对人生的追求也会发生变化,从向往轰轰烈烈的生活,到最后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的转变,不知是多少人的感叹。粗茶淡饭的无欲无求,如诗如歌的田园生活,本质上已是看透了物欲横流带来的危害和精神空虚。所以用一块小小的菜地,安放自己有趣、爱生活的灵魂,让自己的身心回归自然,自己劳动,不用攀比,更不用你虞我诈,看人眼色,把四季种成春花秋月,葱茏如歌。把时光种成幸福生活,甜蜜人生,真好,真舒畅。</p> <p class="ql-block">↑连翘花</p> <p class="ql-block">↑↓2025年春分春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