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我们从深圳福朋喜来登酒店出发。 步行到福田保税区【深圳福田口岸】 【深圳福田口岸】是旅客出入境陆路口岸,与深圳地铁4号线终点站合二为一的以轨道接驳为主的专用旅检口岸。 口岸南临深圳河,北靠裕亨路,东侧为渔农村,西侧为皇岗砂码头,口岸联检楼北接港铁深圳4号线。 人行通道桥横跨深圳河,连接福田口岸联检大楼和落马洲支线管制站,西侧为地铁福田口岸站(原皇岗站),经通道桥与香港落马洲站联检楼及东铁线落马洲支线相连。 福田口岸出境,过关后就是东铁线落马洲地铁站,使用乘车码可以直接刷码进站。 从落马洲经上水、粉岭、太和、大埔墟、大学、火炭,半个小时便到达【香港沙田】站。<div>香港沙田是近年来飞速发展起来的住宅区。</div><div>沙田原是吐露港沿岸小村子,早来的称本地人,多于明末清初从内地迁入,于有丰富水源及肥沃的土地上建村,如积存围(大围) 、小沥源、田心围等村;较后迁入的称客家人,建村于山边、山腰,甚至山顶处。战后大规模围海造田,形成了高层公寓林立的住宅小区。<br></div> 沙田站共设2座车站出入口,车站大堂A出入口连接【沙田新城市广场】 【沙田新城市广场】是全港数一数二的一站式购物商场之一,拥有400个国际知名品牌。 广场汇聚了350多间商店和50间风格各异的餐厅,有史努比乐园和MOVIE TOWN戏院大楼,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身。 广场与港铁沙田站紧密相连,交通便利,人气旺盛,人流量曾打破全球商场纪录。 新城市广场大型人行天桥连接邻近的连城广场、帝都酒店、沙田裁判法院、沙田中央公园、沙田大会堂等地。 我们穿过空中走廊, 入住香港帝都酒店。 安顿好后,便步行前往【香港文化博物馆】 漫步在林荫大道, 耳畔鸟儿欢唱, 墙头一树繁花隔空相望, <div>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飞檐迭起,淡淡入画。<br></div> 【香港文化博物馆】是香港最大型的博物馆,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布局,揉合现代建筑技巧,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平衡,盖以中国式瓦顶,极具特色。 香港文化博物馆门廊有香港著名武打明星——李小龙塑像。 香港文化博物馆设12个展厅,展厅由游廊连接,涵盖香港及华南地区历史、文化和艺术,包括重要中国文物、新界文物和粤剧的发展。 香港回归贺礼精选 【金庸馆】以超过300件的杂志、手稿、报纸、照片、剧本等原物展品,完整呈现金庸迄今走过的人生轨迹与文化贡献。 门柱廊下跳出熟悉的角色见招拆招,爱恨纠缠;<div>屏风上的经典姿势——英雄弯弓射大雕。</div> 水墨画屏风绘制出的人物飘逸潇洒。 金庸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查大侠的笔名 查大侠的手迹 金庸亲笔书写的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div>分别由金庸十四部长篇及中篇小说的第一个字构成。</div> 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从1955年到1972年,金庸先生留下15部经典武侠小说,读者遍及各个年龄阶段,作品以不同形式,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有人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 <div>金庸告诉我们,只要心怀国家天下都可以成为侠士。</div><div>金庸创造的武侠世界蕴含深入人心的侠义精神,影响了一代代华人。<br></div> 忠厚朴实的郭靖、智勇双全的黄蓉,金庸作品中不同角色都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大侠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故事在全球传播,是说好中国故事的绝佳例子。 香港是金庸武侠小说诞生地,金庸作品成为香港文化金招牌,成为蜚声中外的文化现象。金庸小说全球发行量数以亿计,翻译成多种外语,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沧海一声笑——黄霑】专题展览,精选140套黄霑相关展品,介绍一代文化巨匠在歌曲、影视及文学等方面的贡献。<div>部分由黄霑家人借出,较为罕见。</div> 黄霑(James J.S.Wong,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原名黄湛森,生于广州,毕业于香港大学,中国香港词曲家、作家、主持人、演员,被誉为中国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展览以黄霑四首代表作为主线,展现其生平故事:<div>从《狮子山下》开始,讲述黄霑初来香港的故事;</div><div>再到《问我》《万水千山纵横》,呈现黄霑启蒙到创作历程;</div> 1982年作词的普通话歌曲《我的中国心》发布。<div>1990年,第十三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获得金针奖。</div> 同年,黄沾为电影《笑傲江湖》创作主题曲《沧海一声笑》与许冠杰、张伟文合唱,获得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和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div>1994年凭借电影《梁祝》配乐获得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div><div>2003年创作生平最后一首曲作《情常在》,</div><div>2004年填出他生平最后一首词作《Blessing》。</div> 最后走进《是他也是你和我》,展示黄霑经典名作背后点滴。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汇瑞】 展览是首个以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联合巡回展览,首站香港,随后在深圳和澳门展出。 展览以象征吉祥如意的瑞兽为主题,通过互动展品、图文展板、视频节目等形式,介绍大湾区十一个城市非遗项目, 包括香港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澳门鱼行醉龙节,珠海三灶鹤舞等。 香港展览作为第一站,以“瑞兽”为主题,挑选了西贡客家舞麒麟作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播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徐展堂中国艺术馆】<div>徐展堂江苏宜兴人,1941年出生于江西吉安,是香港商人,是实业家也是经济冒险家,慈善家及艺术文物收藏家。以其卓越的收藏和捐赠记录闻名于世,他的藏品包括陶瓷、青铜器、玉器、家具等多个领域,总数超过4000件,价值约1亿美元,被誉为全球五大收藏家之一。</div> 艺术馆展示徐氏艺术基金捐赠的珍贵中国文物及艺术品,如历代陶瓷、陶塑、青铜器、西藏珍品等文物。 佛学之路 弥勒佛提醒世人常怀慈悲包容之心。 观音八面鎏金雕塑 人活到顶点是心无旁骛,清风自由,惜缘不攀缘,随遇也安然。 【武.艺.人生】──李小龙。<div>展出逾600件文物,包括戏服、亲笔绘图和笔记等。</div> 设立有多组特别建置,包括李小龙5出经典武术电影的重要场景、模拟李小龙的健身室及书室。 超过600多件珍贵的李小龙文物,从个人、电影、功夫到文化现象等,全面展示这位国际武术家以及他的传奇人生! 《瞧潮香港60+》常设展览,展示千件二战后至二千年代香港流行文化的展品。 展馆分为3大展区,先以“中西汇聚‧文化熔炉”为主题,展出50、60年代的粤剧粤曲和西方流行曲相关展品。 第二个展区展出有关电台、电影和流行音乐的展品,可以点播部份电台节目节录,亦有经典电影海报,更设有互动游戏,可以模仿李小龙等电影角色拍摄剧照。 流行音乐部分就展出多名歌手的演唱会服饰及奖项,包括Beyond黄家驹的木吉他、梅艳芳最后一场演唱会的舞台服饰等。 电视文化部分,利用投影技术模拟各年代的家居场景,配合电视情节,营造不同年代电视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最后一个展区设有“新旧媒体‧汇聚多元”区域,展出多本杂志、怀旧及现代玩具等。 香港电影文化雨光影艺术。 【曾大屋】又称曾氏大屋,旧称山下围或山厦围,位于沙田博康邨旁边,邻近狮子山隧道,是区内保存得最好的围村之一,亦是仅存的最大客家式大宅。 围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收容逃难人士,所以尊称曾大屋。 香港有好几座不同名称的围城,顾名思义,曾大屋这座城寨式的村落,居住着同是曾姓的族人。 这座围城并不是一座展览式的纪念馆,仍有居民居住其中。 曾大屋是曾氏家族的住宅,由曾贯万(又名曾三利)于1848年建造,历时二十年,至1867年才建成。<div><br></div> 曾贯万是五品官,<div>传说有一班海盗劫渔船得咸鱼16瓮,登门求售,曾以每瓮800钱买下,后来他发觉咸鱼下面全是金银,而海盗又一去不回,遂用之兴建建宅。</div> 据传实际曾氏在西湾河经营石矿场,并在筲箕湾开设三利石厂,后来致富,便在沙田兴建围村供族人居住。 <div>结构采用曾氏五华老家建筑风格──堡垒式格局,围墙采用花岗石、青砖和精选木材,四角均筑有镬耳型的三层高碉堡,碉堡上有枪孔和瞭望台,用以对付盗贼的侵袭。<br></div> 村内的建筑主要分上、中、下三厅,厅与厅之间有天井分隔, 这三个厅又称为三楝上下进与左右两横屋相连,形成棋盘状,围屋内有住屋99间,取其长长久久的好意头。 围村入口有三个大门,中门最大,门顶圆拱形,四周以麻石砌成,门顶石匾镌刻着“一贯世居”,门上有酸枝木和铁枝制成的门闩,并有一道铁门。 正厅门前有“大夫第”木匾和“祥征万福”石匾。 庭院内还有两口井。 曾大屋的建筑充满官家气派, 本来曾大屋外面有一条护城河围绕整座堡垒,以吊桥衔接,但现已遭填塞,吊桥亦拆去。 曾大屋将防御抗敌因素集于一身,与新界其他围村迥然不同。 【沙田车公庙】又称大围车公庙,通常简称为车公庙。 沙田车公庙是香港新界沙田区大围一座纪念车公的庙宇,为一座香港二级历史建筑。 香港香火最鼎盛的庙宇车公庙,具有日本建筑风格,也是香港本地最有影响力的庙宇之一。 沙田车公庙入口两旁的石柱上,挂有一副对联:<div>车转普天下般般丑心变好,公扶九约内事事改祸为祥。</div> 沙田车公庙主殿两旁,分别建有一座钟楼和一座鼓楼, 车公像屹立于主殿中央的神坛上,两旁摆放著风车,坊间传说转动风车可带来好运。 <div>相传车公为南宋末年勇将,籍贯江西南昌,因勘平江南之乱有功,封为大元帅。蒙古灭宋后,宋帝逃到广东,车公护驾到香港,途中不幸病逝。<br></div> 明末崇祯年间,新界各地疫症流行。乡民研究史书及县志,发现车大元帅平贼有功,所到之处,疫症亦立刻停止。因此建庙供奉,以祈疫症停止。 沙田车公庙是香港香火最鼎盛的庙宇,具有日本建筑风格,也是香港本地最有影响力的庙宇之一。 车公庙有悠久历史,它与上环的文武庙、竹园的黄大仙庙、佛堂门的大庙,并列为香港四大庙宇。 庙宇外有多个相士摊档。 车公庙市场有很多风车, 参拜车公后转动风车和打鼓相传可以带来好运。 【沙田马场】Sha Tin Racecourse是香港第二个赛马场地,位于新界东部的沙田区火炭东部。 马场交通方便,港铁东铁线马场站设有盖行人天桥直达沙田马场看台。 马场设施除看台赛场外,还包括马房、骑师、练马师及职员宿舍等。 另有一座综合大楼供马会使用。 <div>沙田马场设有两座看台,分为会员席及公众席。<br></div> 会员席招待会员及来宾,公众席则开放予公众人士。 沙田马场参考世界先进的马场的设计,跑道属古典英式的顺时针方向,布局与美国贝蒙园(Belmont Park)及圣雅尼塔(Santa Anita)马场接近,为看台观众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沙田马场设有草地、泥地跑道共有两个,草地跑道全阔30.5米,周长约1900米,容量为85,000人。 场地水平世界一流,也是亚洲顶级的赛马场地。 场内设有全世界最阔的彩色大屏幕,长70.4米,面积等于4,500部架叠起来的52厘米电视机,详尽显示每场赛事资料及赛果。 第一场赛马已经开始 骑手们冲过大屏幕 你追我赶 快如疾风 前三名即将到达终点 后来者紧追不舍 人群欢呼声不绝于耳。 颁奖仪式 第二场即将开始 静静等待 人群欢呼声再起。 再次卷起一股旋风 有人落马, 一个,两个,三个 现场救护 抬上救护车 卖报人 仔细分析 下注 公众大堂两个巨型电视屏幕,其中一个号称全球马场室内最大彩色屏幕之一;长25米、高1.3米,总面积如13张乒乓球桌。 巨型电视屏幕全部采用全高清信号,马迷可以一次观看到4匹马亮相,同时提供6个角度予马迷欣赏赛事。<div>大堂后方设了平板电脑系统等。</div> 沙田马场是香港赛马文化的象征,每逢比赛日,热闹非凡。 赛马结束,我们在交易广场巴士总站乘15线双层巴士前往太平山顶。 【太平山顶】中国香港首屈一指的旅游名胜。 【山顶凌霄阁】由著名英国建筑师特里·法雷尔(Terry Farrell)设计,外形呈十分独特的碗形, 其外貌广被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明信片及照片取用。 莅临香港最高360度观景台凌霄阁摩天台428,尽是目不暇给的视觉体验。 站于海拔428米的无敌观景台之上,在全港最优越的地理位置,饱览醉人都会景致,大有君临天下之感。 居高临下360度鸟瞰山下风光,可以清楚看到中环维多利亚港及对岸九龙的风景。 充满活力、层层迭迭摩天高楼的中环、湾仔及至尖沙咀。 享誉全球的维多利亚海港。 【山顶缆车】自1888年5月30日正式投入服务,是全亚洲最早的缆车索道系统。 百多年来,缆车曾历经多次翻新及现代化工程, 从最初的传统燃煤推动技术,演变成电脑控制系统; 缆车车厢亦由最初的木造车厢,变成金属造车厢。 太平山历史攸久,多个名称所指的范围有所不同。<div>地理历史上,太平山覆盖龙虎山以东、薄扶林以北、马己仙峡以西山丘地带。<br>后来,山脚部分划分为中环上环,发展成中心商业区;<br>山腰称为半山区,为高尚住宅区;<br>山顶成为富有人士和外国领使居所,于近代发展成旅游景点。</div> <div>【扯旗山】即悬挂旗帜的山。</div><div>地名由来有三:<br></div> 相传清朝海盗张保仔盘踞香港岛时,曾利用山峰作为瞭望台,常用旗语联络,每遇船只即以扯旗为号,通知海上同党;<br> 1842年英统治香港,英国人为宣示主权,于山顶悬挂英国旗;<br> 早期马己仙峡设有瞭望台,有轮船驶入维多利亚港,便在太平山上扯旗为号。 托起夕阳, 夕阳无限美。 夕阳落下晚霞起, 太平山顶最好就是黄昏,既能观赏白天的城市景观, 又可以在夜幕低垂时,享受整个城市瞬间变幻的一刻。 夜幕下的景色更迷人 夜幕中 华灯璀璨,流光溢彩 魅力香港,尽显阑珊之美 山顶购物中心提供多釆多姿的娱乐、购物及美食体验。 从山顶凌霄阁有四条步行径,可分别到达柯士甸山游乐场、山顶公园、环绕山顶的港岛径和薄扶林郊野公园。 如果年轻几十岁,我也许会步行一段再登顶,沿途饱览海港的壮丽景观,如今已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乘双层巴士下山。 沿途观景 到会议中心站 乘地铁返回酒店,明日再行。 手机摄影制作:刘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