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 文:失盐的海</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4603757</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神奇的耒阳</p> <b> 这种植物,估计很多美友没见过。我的家乡耒阳叫做“青”,学名叫“清明草”、“鼠曲草”。</b> <b> 每到阳春三月,乡间的田野、山上、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它叶背微白,茎部青绿,随着生长的时间顶部开出一朵朵小黄花。</b> <p class="ql-block"><b> 别看这种不起眼的青草,采摘后参入米粉蒸熟就做成了味道鲜美的“青粑粒”。青粑粒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中,神农在耒阳创耒时,看到人们食不果腹,就遍尝百草,发现了这种无毒且能充饥的草,于是发动人们采集这种青草制作食物。后来,他又尝试将米团掺入其中,形成了现在的青粑粒。于是,清明前后采摘清明草制作青粑粒,成了耒阳民间世代相袭的传统习俗。儿时吃青粑粒更多的功能是充饥,很多人也是依靠青粑粒度过春荒。现在人们热衷于青粑粒看重的则是原生态绿色食品养生。很多在外地工作或定居的人,清明前后都来家乡采摘青做粑粒。因为春天湿气较重,吃清明草制作的青粑可以祛湿。</b></p> <b> 前天和朋友们全程参与了久违的青粑粒制作过程。制作青粑粑的过程虽然简单,但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从采摘到烹饪,每一个步骤都能体现对食材的尊重和对美食的热爱。</b> <b>第一步:采摘。</b> <b>找嫩的青多的地方。</b> <b>采摘青需要耐心,但在户外呼吸那弥漫着青草味、花香味的空气也挺不错的,我偶尔采摘,大部分时间拍拍照。大家边玩边采,两个小时左右吧,每人采了约一斤。</b> <b>第二步:仔细洗干净,多洗几遍。</b> <b>第三步:切碎</b> <b> 第四步:传统的是用石臼将切碎的青捣烂,汁也留在其中。(现在是用搅粹机。)再加入糯米粉、粘米粉、白糖。(传统的米粉也是用石磨磨出来的,现在超市有的是卖。)比例可根据自己的口感、喜爱调配。大众口味一斤青约5斤米粉,其中糯米粉多点,半斤白糖。加入适量水揉捻(现在这一步也是用搅拌机)均匀后再分成鹅蛋大的小团,再捏成圆形薄饼状。</b> <b> 第五步:上笼大火蒸熟。(现在这一步也是机器)出笼后凉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收起来了。从出发去乡下采青到粑粒出锅,虽然花了一天时间,但看着、吃着一个个色如翡翠、圆圆的青粑粒,感觉很欣慰,关键是过程,累并快乐着!</b> <b> 刚出笼的青粑粒满口青草味,唇齿留香。多余的可放在冰箱,以后再吃,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烹饪。可以蒸好后直接吃,也可以用碳火烤成包子状吃,也可以用油煎至焦黄,加入白糖炒一下吃。无论怎么吃,都是一种独特的享受。</b> <p class="ql-block"><b> 青粑粒在耒阳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其纯天然、无污染的特性,青粑粒被视为纯生态的健康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耒阳青粑的制作以前没有这么讲究,据前一辈老人说,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用青捣碎,参合谷糠,再用一点蒸熟的糯米</b>,<b>将三样东西合为一体,用石臼去捣,做成粑粒,蒸熟透就可以充饥了。不像现在挑选的是上乘粘米、糯米粉。随着时代的发展,耒阳的青粑粒也成了旅游品牌,供游客品尝购买。很多青粑粒作坊,在过去纯手工的基础上引进了自动化生产线,为人们加工、也自己售卖。有的还自己种植清明草,以保证青粑原汁原味的口感和品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