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魏书生说最好的教育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我们并肩努力!

孔玉香

<p class="ql-block"><b>【家校天地】尊敬的家长:东升教育集团每周五准时与您相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学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更是终身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父母对孩子影响力,远大于学校、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致家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孩子成长的漫漫长路中,教育始终是最为关键的灯塔,照亮他们前行的方向。而最好的教育,无疑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双方并肩努力。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与践行的教育理念。</b></p> 教育的本质:爱与责任的交织 <p class="ql-block">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承载着无数的爱与沉甸甸的责任。如今,“快乐教育”的理念甚嚣尘上,许多家长认为要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反对严厉的教育方式,坚持让孩子在顺其自然的环境中成长。但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曾犀利地指出:“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真正的教育,从来都是带点“绝情”,带点“狠心”的。它需要我们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适时地给予引导与约束,就像园丁修剪树木,只有经过精心的雕琢,树木才能茁壮成长,成为栋梁之材。</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先生说:“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就别埋怨他不成器。”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不能过于心软。家长若是太慈爱,往往管不住孩子,让孩子在任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老师若是太心软,面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学生就难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无法取得进步。教育需要我们用坚定的态度,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p> 家长与老师:缺一不可的教育合伙人 <p class="ql-block">  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他们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然而,在现实中,有些家长和老师之间却存在着一些矛盾与误解,这无疑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p><p class="ql-block"> 一位从教多年的老教师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班上有个调皮的学生,课堂上小动作不断,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老师批评了他并让他罚站20分钟,没想到学生竟然用手机叫来家长。家长不但不教育孩子,还指责老师伤害了孩子,甚至威胁要投诉。从那以后,老师对这个学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学生的成绩也一落千丈。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老师也是普通人,他们更愿意用心去教导那些信任他们、配合他们的学生。家长若过分溺爱孩子,干涉老师的正常管教,最终受损的只能是孩子。</p> 严师出高徒:严格是另一种爱的表达 <p class="ql-block">  孩子往往会觉得老师太严格,不喜欢上课,这是很正常的心理。但老师若不严格,孩子又怎能成才呢?教育需要严格且坚定的力量,好老师都不可能太温柔。“教不严,师之惰”,严格是另一种爱的教育,是对孩子未来的负责。</p><p class="ql-block"> 如果老师对孩子的错误视而不见,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顾,任凭孩子随心所欲,那么孩子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差。老师的严格要求,是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是为了帮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p> 理解与包容: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基石 <p class="ql-block">  再优秀的老师也无法让所有家长满意,这是不争的事实。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有人崇尚赏识教育,有人倾向于批评教育。老师的教育方式很难满足所有人的期望,而且老师也是普通人,在教育过程中难免会犯错或出现疏忽。一个老师要管理多个班级的学生,要做到对每个孩子都面面俱到、照顾得无微不至,几乎是不可能的。</p><p class="ql-block"> 家长应该理解老师的难处,以宽容的心态看待老师的工作。没有完美的老师,也没有完美的家长,我们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只有家长和老师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p> 家校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p class="ql-block">  教育孩子,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责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始终是最核心、最关键的,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影响孩子三五年,但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然而,现在有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等原因,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p><p class="ql-block"> 教育需要安静,不打扰是最好的支持。家长和老师应该各司其职,互不打扰,但又彼此支持。就像那位植物学家父亲的做法,他让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让孩子更加尊重和信任老师。家长要明白,善待老师就是善待孩子的未来,尊重老师就是尊重孩子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同时,保持有效的沟通也是家校合作的关键。家长有疑问时要积极和老师沟通,双方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面对家校矛盾,家长要以温和的情绪、平等的姿态与老师协商,成为教育战线上的同盟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不护短,才能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不断成长;老师不姑息,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走向成功。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打造最优的教育生态,让他们在爱与责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因为,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共同的希望。</b></p> <p class="ql-block">  我真诚的希望家长朋友们在每一次【家校天地】中,都能够做到认真阅读和思考,更好的提升自己,做合格的家长。让我们心手相牵,同向同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