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几天在视频号上看到一个女孩因生活费用完没钱了,便用手机与妈妈通话,让妈妈给她转1000元生活费。妈妈说你是不是个骗子?就让女孩报一下妈妈的生日、年龄、最喜欢吃什么?结果女孩汗颜承认自己是骗子。随着妈妈转账的提示音,女孩满面泪水。看到这个视频很是感慨,这个时代长辈与小辈的亲情除了父母的辛勤付出和省吃俭用的转账,还有什么能与亲情相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时代从来不缺孝心的表演,却常常缺少真实的体温。年轻人熟练地使用亲情转账功能,却忘了教父母如何接收红包;年轻人热衷于在母亲节刷屏"妈妈我爱你",却接不起老家打来的三个未接来电;年轻人给老人买最新款的按摩椅,却抽不出半小时听他们讲讲年轻时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曾子在寒冬为继母捕鱼的故事流传至今,真正动人的不是卧冰求鲤的神迹,而是他揣在怀里那尾活鱼的体温。就像今天,当年轻人帮父亲设置手机字体大小,替母亲拔掉新染发根的白丝,陪奶奶慢慢走过公园的鹅卵石路——这些带着肌肤温度的细节,才是孝道最本真的模样。孝道的真谛,从来不是对仪式的复刻,而是对生命来处的敬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母亲翻炒的锅铲间,在父亲修补的自行车链条上,在祖辈传下来的那坛老卤里的亲情中,当年轻人抱怨代沟时,何不试试用方言教父母说"点赞"、"关注"?当年轻人焦虑无法锦衣奉亲时,可曾发现他们最想要的不过是视频时多看几眼你新长的胡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些在家族群里转发养生文章的长辈,何尝不是在笨拙地延续"冬温夏凊"的古老承诺?与其嘲笑他们的落伍,不如在下次回家时,把手机字体调大两号,把紧急联系人设置成自己。孝道的现代表达,可以是教父亲视频通话时的十指相扣,也可以是陪母亲跳广场舞时踩错的舞步,更可以是把爷爷的军功章拍成vlog时的骄傲神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传统从不是压在背上的石碑,而是握在手里的罗盘。当年轻人真正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能设身处地对父母长辈好好说话,问寒问暖,何尝不是新时代的"黄香温席"?在这个屏幕代替了双眸、转账代替了拥抱的时代,或许真正的孝道,就是让科技成为亲情的邮差,让效率为温情让路,让每个支付成功的提示音里,都藏着未说出口的"天冷请加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