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年(散文)】 我的乡愁 我们的汤圆

十九生湘

<p class="ql-block">美篇号/179049981</p><p class="ql-block">昵称/十九生湘</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总有许多温馨和感动的遇见。而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有一个地方,那里藏着我的乡愁;有一种存在,它让我感受到无尽的温暖。</p><p class="ql-block">离开故乡久远的我,乡愁,是我心底最柔软处的一根弦,不经意间就会被轻轻拨动。缘分兜兜转转,团圆的人总会团圆。汤圆的一个关于“乡愁”的征文,便把我引入了文学的家。</p><p class="ql-block">此前,美篇在我的印象里,只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记不得是哪一年,我在朋友群里点开了一美篇文章,觉得文章不错,排版也美观,便怀着一丝好奇,下载了美篇,可是我一直没有心思去探索美篇这个新天地。</p><p class="ql-block"> 到了去年清明节,我回到老家,怀着沉重的心情去后山祭祀父亲。当时,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扫墓人络绎不绝,心中无限感慨。当天,我写了一首《清明扫墓》: 坟前新草绿/雨湿上山翁/多少红尘事/一杯黄土中。随后,我将诗发在美篇广场,连版面、音乐等其他配置都不曾考虑。令我意外的是,第一篇处女作,阅读量竟有几千人之多,一种新奇与惊喜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汤圆文学社举办“乡愁”征文活动启示映入我眼帘。一看“汤圆”这个名字,别具一格,既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又透着文学的韵味,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加之“乡愁”二字,犹如一首古老的歌谣,唤起了我心底对故乡的眷恋 。于是,我兴致勃勃地一连写了三篇有关乡愁的文章和诗。就这样,“乡愁”正如我《老家的那条石板路》,引导我走入了汤圆文学社,成为了一名“汤员”。</p> <p class="ql-block">我在汤圆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老师们的精心点评和加精。尤其是社长歌乐听涛老师,虽然从未目睹过幕后真容,但是他常常是第一个给我点赞或加精的人,让我感受到他像一位和蔼的老师、亲切的大哥,性情四季如春。已是古稀之年的社长热爱生活,喜欢旅游,足迹遍布山川湖海,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在他的笔下妙趣横生,无不是一首首动人的歌。在文学创作领域,他笔耕不辍,从诗歌、游记到长篇科幻游戏小说等,洋洋洒洒,佳作频出。从社长的文章里,我不仅耳濡目染了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更感受到了他和夫人之间真挚的爱情,那是一种相濡以沫、携手同行的美好情感,诠释了真爱的质朴与长久,令人羡慕不已。</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我,是一位美篇新人,对于主持人和管理员甚是陌生。自我写了征文《老家的那条石板路》一诗后,汤圆文学社执行社长辰杬老师认真阅读了我的诗,并指导修改了诗中个别失误的字。后来,辰杬老师又和我交流写作经验,让我获益匪浅,深受感动。我开始关注辰杬老师的美篇文章,发现老师笔下流淌出的诗句,或清新婉约,或豪迈奔放,字里行间即充满了生活气息,又尽显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他凭借自身魅力与热情,在喧嚣尘世中坚守自己的一方纯净文学天地,折射出一种女子独特的光芒,令我深感称佩。</p><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辰杬老师还邀请我加入了一个微信群。每当闲暇时光,我会翻看群里消息,发现群里都是“一个锅里的汤圆”,平常“热气腾腾”,大家热烈地讨论文学,交流写作心得,甚至人生的感悟,充满了积极、阳光、向上的正能量。虽然大家分布在五湖四海,彼此陌生,但是相互坦诚、相互关爱,友情在这个小小的“汤锅”里交融、沸腾、燃烧,让我忽然觉得一个冰冷的文学圈子有了温度——原来文字可以把散落天涯的人,凝结成温暖的圆。特别是当我的文章《掖在心窝子里的乡愁》在征文中获得了“金汤圆荷花涟涟奖”时,乡愁变得像吃了芝麻汤圆一样的甜。<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而,我对汤圆文学社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span></p> <p class="ql-block">自那以后,我便与汤圆结缘,长驻汤圆。闲暇涂鸦之作,只要不是参加其他圈子的征文比赛,我都习惯把作品当汤圆一样扔进“汤锅”里。甚至将以前写的几篇文章,也经重新润色包装后,一股脑地下令到汤圆集结。凡是投身汤圆的作品,几乎都得到了汤圆的“红帽子”(加精)待遇。</p><p class="ql-block">接着,我写了一篇征文《诱惑》投到汤圆文化传播分刊,认识了分刊主持人梦狐老师。他为了照顾家庭,坚守在江西一个小县城,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压力,显示出了一个男人的责任与担当。他对我写的征文进行了细心耐心的指导,最终获得了唯一的一个人气王奖。我和他虽不曾谋面,也只在汤圆文化传播分刊写了两篇文章,但感觉告诉我,梦狐老师才情横溢,像是一本内涵浓厚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智慧,却保持着低调的作风,用心地编辑文字,默默地为他人润色,以独特的魅力,为单调的生活添上缤纷色彩,让平淡的日子焕发出别样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管理员雁翎.魏老师,更是让我受益良多。魏老师不愧是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老师,文思敏捷,仿佛有一支神来之笔,轻轻一挥,便能勾勒出世间万象。认识魏老师是因为她推荐我的一首诗《秋》为“双精”,那是配图中一个极其细微的不易发现的水印,她都能敏锐地发现,并指导撤换。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文章还有加“双精”。魏老师作为汤圆的评论员,多次对我的文章点评。她撰写的评论,语言生动流畅,妙语连珠,篇篇精彩,能把文章瞬间拔高,不愧是汤圆的“金牌评论员”,令我肃然起敬。在魏老师的美篇文章里,发觉退休后的她,生活同样出彩。他与爱人常相伴江湖。在旅途中,夫妻俩用相机拍摄锦绣山河,用文章记录所思所感,摄影与写作,成为老师夫妻退休生活的两大乐事。从她的字里行间,我读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洋溢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同时,亦激励着更多人去追寻诗意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我在汤圆还认识了一位笔名为“薇薇安”的好友。她的文字灵动优美,率性自然,毫无雕琢做作之态,大胆突破传统,内容情感丰富饱满,行墨之间流淌着温馨和诗意,读起来如同沐浴春风,甜入心脾,且回味无穷。她曾跟我聊及,汤圆是散文、诗歌、小说为主流的文学家园。她喜欢读汤圆里的文章,有不少像作者用心雕琢的艺术品,文采斐然。她还说,汤圆人极有个性,就像他们笔下那些个性鲜明的文字。对此,我亦同感,因为共鸣,成为好友,常探讨文章和分享感悟。</p> <p class="ql-block">加入汤圆后,我的生活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虽然繁忙的工作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我紧紧束缚,但是我减少了不必要的社交,开始留意并用手机定格身边的瞬间美好,并更多地沉浸在文字思考之中,写作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汤圆文学社犹如一个阳光明媚的港湾,让我在文学的海洋里找到了停泊的地方。我经常在这里发表文章,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文学的独特魅力,感受来自五湖四海的友情,感受这个大家庭给予我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从最初对汤圆的陌生,到现在将它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个转变像是一场奇妙的旅行。汤圆把我们这些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经历,热爱生活和文字的人紧紧凝聚在一起,享受汤圆之美。 在汤圆里面认识的每一位老师,都是非常个性又可爱的兄弟姐妹,收获的不仅仅是写作带来的乐趣,更是那一份份珍贵的友谊。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愿与汤圆一同成长,把乡愁化成诗行,在汤圆的怀抱里,哪怕隔着千山万水,也能尝到家的暖甜。</p><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汤圆人,汤圆是你的,是我的,是他的,但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p> 我的乡愁  我们的汤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感谢您的关注和点赞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因有您而快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