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聚会江苏战友,自驾经游南浔。</p><p class="ql-block"> 古镇地处江浙交界处,素有“文化之邦”“诗书之乡”之称。虽来过几次,但这里值得多次游历。</p> <p class="ql-block"> 南浔自两宋时期便以盛产优质生丝闻名,明清成为皇家织造的指定原料生产基地,所以当时地方建设相当精美豪华。</p><p class="ql-block"> 近代,又以上海开埠为契机,较早地受欧美文化的影响,丝商迅速崛起,人文荟萃,涌现了一批重要历史人物。</p>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景观秀美,以水为脉,河道纵横,形成了“水乡古镇”的典型风貌。</p><p class="ql-block"> 街巷布局以河道为骨架,形成了“前街后河”的格局。街道与河道并行,民居沿河而建,形成了“枕河而居”的生活模式。</p> <p class="ql-block"> 入门口外的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照璧下的四尊大象富含深意。</p><p class="ql-block"> 南浔富商,在光绪年间形成了“四象八牛”的豪绅大户。财产达百万以上者称之曰‘象’。五十万以上不过百万者,称之曰‘牛’。</p> <p class="ql-block"> 游历古镇,可以按30年代南浔民谣云:“刘家的银子,张家的才子,庞家的面子,顾家的房子”为主线。</p> <p class="ql-block"> 小莲庄:南浔首富刘镛的私家花园。</p><p class="ql-block"> 刘镛为“四象”之首,据传刘镛的财富达二千多万两银子之多,被誉为四象中“刘家的银子”。</p><p class="ql-block"> 小莲庄历经四十多年修建,成为南浔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这座庄园不仅是其财富的象征,更是南浔四象家族辉煌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嘉业藏书楼,是刘镛的孙子刘承干建造的,此人自幼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买书、校书、写书、藏书。他收集的书数不胜数,遂下决心在小莲庄刘氏家庙旁边建造一座藏书楼,始建清末。他不惜重金收购书籍,自称历时20年,得书60万卷。未代皇帝题赠九龙金匾。</p><p class="ql-block"> 该书楼为近代最为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与宁波天一阁;瑞安玉海楼;海宁别下斋。称为浙江四大藏书楼。</p><p class="ql-block"> 刘承干很想用一辈子时间来藏书,可惜时局难料,军阀混战、日军入侵、国共内战,最终他家道没落,只好变卖书籍维持生计。新中国成立后,将残留书籍全部捐给了浙江省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是南浔“四象”之一刘镛第三子刘梯青的杰作。建筑分南、中、北三个部分,中部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理念的厅、堂、楼为主体,南、北部中式建筑融入西欧罗马式建筑,北部的红砖洋房尤为壮观,其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前面一圈石柱呈椭圆形空间,充满罗马式情调。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可以感受到传统儒家文化与欧洲罗马式风格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张石铭宅第号称“江南第一巨宅”。四象中“张家的才子”之美称。</p><p class="ql-block"> 旧宅。夹杂在小桥流水之畔,一堵高高的院墙沿河而立,虽然外墙和院门并不起眼,可里面却别有洞天。进入里面,发现这所故居占地近5000平方米,不仅有传统的江南建筑风格,还有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洋样式,那些进口的彩色玻璃、百叶窗、罗马柱、铁艺……无一不在讲述主人的高雅情趣和考究生活。</p> <p class="ql-block"> 张静江故居:张静江是南浔四大富豪之一的张家后代,也是孙中山的密友,蒋介石称他为“革命导师”。他是国民党的四大元老之一,在国民党的历史上,张静江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他的故居保持了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风格,显露出一种豪华、古朴、幽深的遗风。故居内的雕刻精湛,以戏文、民俗图案为主,是南浔一绝。</p> <p class="ql-block"> 四象中还有庞云曾。在经营中,结识了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店老板,人称“红顶商人”的胡雪岩,在合伙做蚕丝生意的同时,还与胡雪岩同做军火生意,为左宗堂向洋商购买军火。被誉为四象中“庞家的面子”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 顾褔昌是南浔的四象之一。最早开办洋行做外贸,还做房地产生意,被誉为四象中“顾家的房子”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 百间楼:相传,董份为了准备女儿的婚事,答应为新娘建造100间楼,以供陪嫁的丫鬟居住,因此得名“百间楼”。已有4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百间楼依河立楼,长约400米,保存完好,至今仍有人居住。建筑群采用了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以木结构为主,许多建筑前设有骑楼,既方便行人避雨遮阳;封火山墙形式多样,有三叠式马头墙、琵琶式山墙等,高低错落,极具艺术美感,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特色。</p>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美在河、魂在水、贵在园,粉墙黛瓦,古老拱桥,风水布局,精美雕刻,整齐驳岸,绿柳如烟,水波倒影,街河映衬,小桥流水,临水民居,石阶码头,乌篷游船,浣洗女人,品茗闲客……</p><p class="ql-block"> 在这可让心静下来,时光慢下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