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塔

远山

在中国这片广袤而古老的土地上,塔作为一种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建筑形式,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化。<br> 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印度,随着佛教的东传,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式,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土壤,发展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塔文化。<br><div> 中国现存塔2000多座。塔的种类非常多,塔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在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体系中承载着丰富的寓意。以下是塔的三个基本寓意:1镇妖辟邪与神圣力量:2纪念与地标:3风水与文运.<br></div><div> 多年行走,拍下的中国名塔与大家分享。</div><div> </div><div> 杭州六和塔位于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二十四年重建,清光绪二十五年重修塔外木结构部分。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当时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div><div>拍摄于2007年。</div> 释迦塔,中国辽代高层木结构佛塔。在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佛宫寺内。因塔内供释迦佛,故名。又因塔身全是木制构件叠架而成,所以俗称应县木塔。<br> 佛宫寺建于辽代,历代重修,现存牌坊、钟鼓楼、大雄宝殿、配殿等均经明清改制,惟辽清宁二年(1056)建造的释迦塔巍然独存,后金明昌二至六年(1191—1195)曾予加固性补修,但原状未变,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古建研究专家陈明达编著了《应县木塔》。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div>拍摄于2022年。</div> 开封铁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公园内。她以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雄伟秀丽的修长身姿而驰名中外,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塔”。<br> 铁塔现高56.88米,为八角十三层,是国内现在琉璃塔中最高大的一座,它完全用了中国木质结构的形式,塔向修长,高大雄伟,通体遍砌彩色琉璃砖,砖面蚀以栩栩如生的飞天、佛像、伎乐、花卉等,图案达50多种。<br><div>拍摄于2008年。</div> 南昌绳金塔,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原南昌城进贤门外,始建于唐天祐年间(904—907年),现存塔体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建。 <br> 绳金塔为江南典型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塔高50.86米,塔身为七层八面内正外八形,其朱栏青瓦,墨角净墙及鉴金葫芦型顶,有浓重的宗教色彩,飘逸的飞檐,并悬挂铜铃。 绳金塔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br><div>拍摄于2011年。</div> 山西五台山大白塔的全名为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坐落在塔院寺内,实际上塔院寺也因其得名。大白塔是五台山的一大标志,也是五台山的象征。<br> 此塔其规制与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基本相同,但其规模、规格要比北海的那座白塔大好几倍,北海的白塔塔高35.9米左右,而五台山的这座白塔塔高达75余米,全为实心修筑,建成实心塔是因为佛教讲究的就是诚心实意。大白塔在2004年耗资138万元经过重新修建,整个塔身高大挺拔,气势恢宏,雍容高贵,为四大佛教圣地之首的标志。<br><div>拍摄于2006年。</div> 兰州白塔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白塔山,白塔建于元代,重建于明代。 <br> 白塔居白塔寺中,塔身为八面七级,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圆基,通体洁白,挺拔秀丽。白塔塔南是三大寺楼,塔北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白塔与兰州黄河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br><div>拍摄于2007年。</div> 厦门的万寿塔,位于南普陀寺外莲池旁,东西各一座,共十一层,建于1994年。虽然它们并不古老,但与周围的古建筑和山水庭园和谐共存,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br> 万寿塔为白石砌成的实心塔,整体颇具南亚佛教建筑的风格,塔身精致的佛像惟妙惟肖,庄重威严。<br><div>拍摄于2008年。</div> 镇江万佛塔位于焦山顶峰,塔体高42米,海拔70.4米,建筑面积583平方米。万佛塔是一座明清式具有江南风格的仿古塔。七级八面,上有天宫,下有地宫。塔内设两套楼梯上下分流,外有栏杆相倚。每层回廊四通,八面有景,凭栏远眺,江天景色,尽收眼底。夜间天空中放射出八束光柱,为过往船人指引迷津。<br> 万佛塔塔院设前后门厅、左右碑廊、厢房,错落有致,与塔相映成趣。前后大门两侧墙上嵌有“海不扬波”、“中流砥柱”八个苍劲有力的石刻大字,更加体现了万佛塔庄严盛瑞的英姿。<div>拍摄于2008年。<br><br></div> 济南万叶塔位于济南市南郊红叶谷风景区内的一座小山上,是近年新建的景观塔。 塔高约三十余米,八角七层楼阁式,采用钢筋水泥建成,仿古挑檐,塔顶置石制宝珠相轮塔刹,塔内有梯,登临塔顶可俯览整个红叶谷景区。<br>拍摄于2010年。 甘州木塔 座落在甘肃张掖城区,原为隋代万寿寺旧址。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木塔是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为安置释迦牟尼的舍利子而建。相传,当年释迦牟尼佛涅槃时,得舍利子84000粒,阿育王置瓶造塔,每粒各建一塔,中华震旦有塔十六座,张掖木塔便是其中之一。<br><div>拍摄于2010年。</div> 河北塞罕坝塞罕塔是景区主要景观,塔座高4米,塔身高42.8米,跨度21米,七层八角,仿古建筑。塔内设步行梯和电梯,能同时容纳约100人。它集森林防火瞭望、生态旅游观光、木兰秋狝再现、佛事陈列、坝上四季摄影等多功能于一体。<br>登上塞罕塔,千里坝上,万顷林海尽收眼底。<br><div>拍摄于2010年。</div> 苏州虎丘塔,苏州云岩寺塔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山上,俗称虎丘塔,有“先见虎丘塔,后见苏州城”之说。苏州云岩寺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 <br> 苏州云岩寺塔是一座八角形仿木结构阁楼式砖身木檐塔,共7层,高48.2米。塔身由外壁、退廊、塔心三部分组成。 [2]苏州云岩寺塔为唐末、五代江南仿木楼阁式多层砖石塔的典型代表,为现存江南仿木楼阁式塔年代较早者,代表了早期仿木砖石塔的形式特征,其样式特征为独特的江南仿木楼阁式塔系样式,是江南楼阁式塔演变过程中的活化石。<br><div>拍摄于2019年。</div> 甘南拉卜楞寺塔,中国藏传佛教佛塔。位于甘肃省夏河拉卜楞寺内。寺内原有许多小型塔,现仅存此白塔一座,为清代建筑,内埋舍利,塔形为覆钵式。白塔作为拉卜楞寺的一部分,是其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它矗立在寺庙的中心,象征着佛教的精神和智慧。<div>拍摄于2018年。</div> 乌鲁木齐市的红山塔,这座始建于1788年的古老建筑,以其10.6米的高度和六面九级青砖实心的结构,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红山塔坐落在红山公园的红山之巅,与雅玛里克山的砖塔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它的设计精美,建筑结构严谨,历经200多年的风雨变迁,至今依然完好无损地矗立在红山之巅,堪称乌鲁木齐的一大奇观。<br> 红山塔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乌鲁木齐市民心中的一份骄傲。🎉 每当人们站在塔下,仰望这座历经沧桑的建筑,都会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沉淀。<br><div>拍摄于2021年。</div> 黑龙江抚远东极宝塔,建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黑瞎子岛东部极角,初步设计方案拟定为宝塔采用八角形塔身,汉唐风格,塔高9层81米6度收分,塔基座为40米×40米方形,两层叠起。宝塔设太极图案圆形广场,广场直径171米,代表黑瞎子岛回归的171平方公里领土;广场两个极点分别布设龟和麒麟;广场布设60根青石盘龙浮雕柱,周边的56根代表中华56个民族,另有4根擎天精雕龙柱设置在塔基四角,占地面积为180000平方米。<div>拍摄于2019年。</div> 大同云冈石窟灵岩寺,是一个能重现北魏时期佛寺建筑的名刹。寺院的中央,有一座最能代表当时北魏貌的“浮屠塔”。寺院中央的浮屠塔,高达5层,每层有主佛像四面12尊。连同塔柱、佛龛周围的小佛像,数以百计。这座五级浮屠,四面刻满石雕,每面有15个佛龛和众多佛像,仔细观察每一尊佛像,精雕细刻,栩栩如生。<div>拍摄于2022年。</div> 山西太原晋祠塔,晋祠舍利生生塔位于晋祠博物馆南区浮屠院 中央,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现存古塔为清乾隆十六年 (1751年)重建之作。塔高38米,分八角七级,每层均绕以琉璃勾栏。<br> 中华古塔通览认为,晋祠博物馆舍利生生塔,虽为清代建筑,但却为清代砖塔建筑之精品,况其历史悠久,又有佛舍利之圣物,以其历史文化价值,故列为“中华名塔”。<br><div>拍摄于2006年。</div> 安徽九华山万佛塔坐落于九华山回香阁,距离东山崖寺不远。九华山万佛塔全部用精铜制作,不用一块木料,外观九层,它是中国最大的铜塔。九华山万佛塔是清华大学设计的,塔上供奉着一万尊“消灾延寿药师佛”,为社会解难,故名万佛塔。<br> 九华山万佛塔塔身为全铜铸成,是中国第一座全铜佛塔,八面七层,通高33米,用铜200多吨,所需资金1700多万由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先生捐赠。<br><div>拍摄于2009年。</div> 徐州云龙湖苏公塔,苏公塔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山西侧云龙湖东岸金山上。为1980年代建设的仿宋塔。塔为纪念苏东坡而建。五层八角,覆以金黄琉璃,塔制仿宋,高二十二米,内有旋转楼梯,扶摇而上。<br> 塔门正中上方为我国现代著名书画家尉天池先生题写的云龙八景-苏公塔影“苏公塔”三个镏金大字,塔门两侧的门柱上,书写着一副意味深长、境界脱俗的对联:“塔上拂琴风送鹤声应翠柳,亭前骋日月移塔影并黄楼”。<br><div>拍摄于2008年。</div> 圣塔院塔,位于河北省易县荆轲山上,塔有八角十三层,通高25.36米,砖石结构,实心。创建于辽乾统三年(1103年),不久塔与寺俱毁,明万历六年(1578年)重建,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和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重修,现仅存塔和清《重修圣塔院记》石碑一通。因塔建于荆轲山上,清碑上又有“寺与塔为山而设,为荆轲而设也”等语,又称为荆轲塔。<div>拍摄于2014年。</div> 西藏山南地区的桑耶寺之“乌孜”大殿四角成直线的地方,有四座高大雄伟、形制各异的佛塔,简称桑耶四塔。<br> 辽白塔:白塔即大菩提塔以狮装饰,遂建成声闻之风格,建成后交予星面夜叉管理护卫。 <br> 喜红塔。该塔位于“乌孜”大殿西南角,塔身砖石砌成,形方而实圆,状如覆钟,腰部以上呈环状纹,上部为覆钵形塔腹,塔身为土红色。<br> 至黑塔。位于“乌孜”大殿西北角,塔身如三叠覆锅,刹盘上托宝剑。上即瓶盖宝珠,塔身以黑色条砖砌成。<br> 冬绿塔。位于“乌孜”大殿东北角,平面呈四方角形。塔身很高,沿数级台阶而达第一层,四面各有龛室3间,内有塑像。<br><div>拍摄于2013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