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种不同地形地貌 “山”的叫法

MANJIN.郭

30种不同地形地貌 “山”的叫法<div><br></div>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山都有着一种浪漫的感情,而且给每一座不同的山,根据其特点不同,起了不同的名字……那么与“山”有关的地形地貌都有哪些叫法呢? 与“山”有关的地形地貌叫法及实例<div><br></div> <b>1、山系:</b><div><br><div> 若干相邻山脉的综合体。</div><div><br></div><div> 例如:罗霄山其实是山系,包括几个山脉和很多群山。绵延数千里的天山是大型山系。</div></div> 罗霄山为山系,它包括几个山脉和很多群山。<div><br></div> <b>2、山脉:</b><div><br> 指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山脉的构成包括主山(主干)、大支、小支、余脉。余脉相对而言比较小,还要与主干或大支相距一个较长的低暖地带。</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我国主要山脉</font>: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山脉、南岭山脉、大兴安岭山脉、太行山脉、长白山脉、台湾山脉、横断山脉、祁连山脉、冈底斯山脉、唐古拉山脉、阴山山脉、武夷山脉、阿尔泰山脉、贺兰山脉等</div>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div><br></div> <b>3、山:</b><div><br> 地面上被平地所围绕的具有较大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而凸起的地貌区。山离地面高度通常在100米以上,包括低山、中山与高山,是否被称作山取决于当地人。</div><div><br> 山一般是因板块碰撞或是火山作用而产生。山会因河流、气候作用或是冰河而慢慢侵蚀。有些山会形成单独的顶峰,不过大部分的山会连在一起形成山脉。</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 中国部分名山:</font>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黄山、庐山、雁荡山、武夷山、九华山、峨眉山、武当山、青城山、普陀山、太白山、长白山、天山等。</div> 中国部分名山地理位置分布<div><br></div> <b>4、岳:</b><div><br> 高而大的山。"岳"是汉语中凝聚天地人伦的崇高地貌概念,特指雄镇四方的巨型山体。</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国内含“岳”字的代表性山体与地名</font>:东岳泰山(山东省泰安市)、西岳华山(陕西省华阴市)、南岳衡山(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河南省登封市)、南岳区(湖南省衡阳市)、岱岳区(山东省泰安市)、华岳庙(陕西省华阴市)等。</div> 三山五岳地理位置<div><br></div> <b>5、峰:</b><div><br> 高而尖的山。"峰"是汉语中最具崇高意象的自然地貌概念,专指山体锐利凸起的顶端。</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 国内有较有名的峰有</font>:莲花峰(黄山)、天都峰(黄山)、祝融峰(黄山)、朝阳峰(华山东峰)、落雁峰(华山南峰)、莲花峰(华山西峰)、云台峰(华山北峰)、玉女峰(华山中峰)、白云峰(长白山)、汉阳峰(庐山)、黄岗峰(武夷山)、天柱峰(天柱山)等。</div> 莲花峰(华山西峰)<div><br></div> <b>6、峦:</b><div><br> 小儿尖的山。"峦"是汉语中勾勒山形美感的独特地貌概念,特指连绵起伏的峰群。</div><div><br> 国内带峦的山或地名:马峦山(深圳)、青峦峰(黄山)、峦庄镇(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峦城镇(广西南宁市横州市)、峦山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流泽镇)。</div> 马峦山、峦庄镇、峦城镇、峦山台地理位置<div><br></div> <b>7、嶂:</b><div><br> 高而险的山。山直立像屏障,常用来形容那些地形陡峭的山脉。</div><div><br><div> <font color="#167efb">国内带“嶂”的山或地名</font>:白云嶂(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狗尾嶂(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大桥镇)、铁山嶂(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福建嶂(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河龙乡)、赤峰嶂(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七目嶂(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紫市镇与梅州市五华县长布镇交界点)、阴那嶂(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div></div> 白云嶂--广州<div><br></div> <b>8、丘:</b><div><br> 小土山为"丘"。"丘"是一个承载多重意蕴的汉字,在地理概念中特指自然隆起的土山,《说文解字》释为"土之高也",其形态较山低缓,常现"四高两低"的地貌特征,如华北平原的商丘、安丘等古地名皆源此义。在自然地理范畴派生出沙丘、冰丘等地貌术语。</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国内含“丘”字的代表性山体:</font>商丘(河南省商丘市)、任丘(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宛丘(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章丘赭山(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楚丘(古地名。遗址在今山东省曹县)。</div> 商丘地理位置<div><br></div> <b>9、陵:</b><div><br> 大山叫“陵”。"陵"是汉语中极具力量感的自然地貌概念,原指显著隆起的连绵岗地。《说文解字》训为"大阜曰陵",其体量远超低缓的"丘",常呈峻拔之势,如《诗经》"如山如阜,如冈如陵"的层递式描写便凸显其巍然特质。地理学范畴派生出陵谷、陵夷等地形术语。</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 国内带“陵”字的地名:</font>①地名。如金陵、秣陵(均为南京古称)古稀、金陵山(紫金山的古名。江苏市南京市)、广陵(扬州古称,现扬州市广陵区)、江陵(湖北荆州古称)、巴陵(湖南岳阳古称)、海陵(江苏泰州古称,现为泰州市海陵区)、武陵(湖南常德古称)、高陵(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涪陵(重庆市涪陵区)、炎陵(湖南省炎陵县)、延陵(江苏常州古称,现为丹阳市延陵镇)。②帝王陵墓。如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陵)、桥陵(唐睿宗李旦陵墓)等。</div> 国内部分带“陵”字的地名及帝王陵地理位置<div><br></div> <b>10、崖:</b><div><br> 山陡立的侧面叫“崖”。"崖"是汉语中蕴含边缘张力的地貌概念,特指山体因断裂或侵蚀形成的垂直断面。自然地理中派生出悬崖、摩崖、云崖等术语。</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国内含“崖”字的代表性山体与地名</font>:千佛崖(四川省广元市)、佛爷崖(甘肃省陇南市徽县)、舍身崖(山东省泰安市)、灵芝崖(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显字佛崖(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摩天崖(重庆市巫山县)、将军崖岩画(江苏省连云港市)等。</div> 千佛崖(四川省广元市)<div><br></div> <b>11、峭:</b><div><br> 高而陡的山为“峭”。"峭"是汉语中浓缩垂直张力的地貌概念,专指山体陡立如削的险峻形态。自然地理中派生出峭壁、峭立、悬崖峭壁等术语。</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 国内含“峭”字的代表性山体与地名:</font>马尾峭(福建省福州市)、陈峭村(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碧峭峰(重庆市巫山县)、白石峭(广东省惠州市)、金顶峭壁(湖北省十堰市)、青峭湾(安徽省池州市)、龙虎峭(江西省鹰潭市)、千丈峭(浙江省台州市)、石门峭(湖南省张家界市)等。</div> 华山峭壁<div><br></div> <b>12、峡:</b><div><br> 两山相对,有水为“峡”。"峡"是汉语中凝缩夹峙动能的地貌概念,特指两山对峙、中贯水流的险峻通道。自然地理中派生出峡谷、海峡、地峡等形态。</div><div><font color="#167efb"><br> 国内含“峡”字的代表性山体与地名</font>:瞿塘峡(重庆市奉节县)、巫峡(重庆巫山/湖北巴东)、西陵峡(湖北省宜昌市)、虎跳峡(金沙江。云南丽江/香格里拉)、雅鲁藏布大峡谷(西藏林芝市)、怒江大峡谷(云南怒江州)、梅里大峡谷(澜沧江。云南迪庆州)、太鲁阁大峡谷(台湾省花莲县)、库车大峡谷(新疆阿克苏地区)、金口大峡谷(大渡河四川乐山市)等。</div> 虎跳峡<div><br></div> <b>13、谷</b>:<div><br> 两山中间狭长的水道。又指两山之间。 "谷"是汉语中凝结阴阳辩证的地貌概念,特指山体夹峙的线状凹陷空间。自然地理中派生出峡谷、幽谷、裂谷等形态。</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 国内含“谷”字的代表性山体与地名</font>:雅鲁藏布大峡谷(西藏自治区)、太行山大峡谷(山西/河南交界)、怒江大峡谷(云南省西北部)、澜沧江梅里大峡谷(云南省迪庆州)、太鲁阁大峡谷(台湾省花莲县)、库车大峡谷(新疆阿克苏地区)、黑山谷(重庆市綦江区)、红河谷(陕西省宝鸡市)、洪谷山(河南省林州市)、夹谷山(山东省枣庄市)等。</div> 雅鲁藏布大峡谷<div><br></div> <b>14、岭:</b><div><br> 山与山相连为“岭”。"岭"是汉语中凝结绵延势能的地貌概念,特指山脉延展形成的线性山脊。自然地理中派生出山岭、岭脊、分水岭等术语。</div><div><font color="#167efb"><br> 国内含“岭”字的代表性山体与地名:</font>大兴安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小兴安岭(黑龙江省北部)、南岭(湘桂粤赣交界)、越城岭(广西东北部/湖南西南部)、都庞岭(湘桂交界)、萌渚岭(湖南江华/广西钟山)、骑田岭(湖南郴州)、大庾岭(赣粤交界)、秦岭(横贯陕甘豫)、公主岭(吉林省中部)等。</div> 骑田岭(湖南郴州)<div><br></div> <b>15、岩:</b><div><br> 多指裸露岩石构成的山体,或与溶洞、石林等喀斯特地貌结合的山峰。</div><div><br><font color="#167efb"> 国内带“岩”字的山体或地名:</font>①山名。如:嶂石岩(河北石家庄)、苍岩山(河北石家庄)、崆峒岩(广东阳春)、玄虎岩(重庆);②地名。如:虎头岩(重庆渝中区)、七星岩(广西桂林)。</div> 七星岩(广西桂林)<div><br></div> <b>16、屺(qǐ):</b><div><br> 不长草木的山。</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 国内含“屺”字的代表性山体与地名</font>:屺山(江苏宜兴。为古代浅海中的岛礁演变而成的丘陵地貌)、屺㟂岛(山东龙口。中国三大陆连岛之一,东连沙堤,三面环海,由7座低矮山丘组成)。</div> 屺㟂岛(山东龙口)<div><br></div> <b>17、岬(</b>jiǎ<b>):</b><div><br> 两山相对,无水为“岬”。"岬"是汉语中凝驻陆海角力的地貌概念,特指陆地楔入水域的尖锐突出部。自然地理中派生出岬角、海岬、岩岬等形态。</div><div><br><font color="#167efb"> 国内含“岬”字的代表性山体与地名</font>:大岬山(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南岬角(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列岛)、北岬头(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岬子岭(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赤岬岛(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岬口村(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西岬峰(台湾省台东县成功镇)等。</div> 岬角<div><br></div> <b>18、陉(</b>xíng<b>):</b><div><br> 山脉中段处叫“陉”。"陉"是汉语中浓缩山体裂变的地貌概念,特指横切山脉的天然裂隙通道。</div><div><font color="#167efb"><br> 国内含“陉”字的代表性山体与地名</font>:轵关陉(河南省济源市)、太行陉(河南省沁阳市/山西省晋城市)、白陉(河南省辉县/山西省陵川县)、滏口陉(河北省武安市/磁县)、井陉(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飞狐陉(河北省蔚县/涞源县)、蒲阴陉(河北省易县)、军都陉(北京市昌平区/延庆区)、井陉县(河北省石家庄市)等。</div> 太行陉<div><br></div> <b>19、屹(</b>yì<b>):</b><div><br> 不长草木的山叫“屹”。"屹"是汉语中淬炼山岳骨力的地貌概念,特指山体垂拔陡起、孤峰卓立的雄峻形态。</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国内含“屹”字的山体与地名</font>:屹嗟山(山西省静乐县东北)、屹针林(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等。</div> 屹<div><br></div> <b>20、岑(cén):</b><div><br> 小而高的山叫“岑”。 岑由本义引申为高。又引申为山顶。</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国内含“岑”字的代表性山体与地名:</font>岑王老山(广西百色市凌云县/田林县)、岑山(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岑溪市(广西梧州市)、岑山屯(广西)、岑山安桥头(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岑山洞(江西省横峰县岑山景区内)、岑氏抗倭故地(广西岑王老山周边)等。</div> 岑山(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div><br></div> <b>21、岵(</b>hù<b>):</b><br><br><div> 多草木的山为“岵”。与“屺”(无草木的山)形成对比。</div><div><br><font color="#167efb"> 国内带“岵”字的山体或地名:</font>岵山(河南淅川县岵山)、福建永春县岵山镇)、河南荥阳市岵山。</div> 岵山(河南淅川县岵山)<div><br></div> <b>22、冈:</b><div><br> 较低而平的山脊叫冈。</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国内带“岵”字的山体或地名:</font>景阳冈(山东省。《水浒传》里武松打虎之地)、牵牛岗(浙江杭州)、井冈山(江西)、黄冈山/黄岗山(江西铅山)、黄冈市(湖北)、济南黄冈(山东)、深圳平冈、梅冈世居(广东)等。</div> 景阳冈(山东省)<div><br></div> <b>23、岗:</b><div><br><div> (同22“冈”)。“冈”为古汉语“山脊”本义,后演变为“岗”。古代或村落名多用“冈”,现代或山名用“岗”。如“景阳冈”不宜写作“景阳岗”。</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 国内带“岗”字的山体或地名:</font>①山体。如:青虎湾岗(浙江宁波)、商量岗(浙江宁波)、天桥岗(吉林蛟河)、黄泥山岗;②地名。深圳地区(龙岗、皇岗、岗厦、铁岗)、广州象岗山、龙潭岗(湖北)、卧龙 岗(河南)。</div></div> 卧龙 岗(河南南阳)<div><br></div> <b>24、崮(</b>gù<b>):</b><div><b><br></b> 四周陡峭而顶部较平的山。<div><br> <font color="#167efb">国内带“崮”字的山或地名:</font>①山名。禅堂崮(山东临朐,为典型崮地貌名山)、孟良崮(山东蒙阴,著名孟良崮战役发生地)、岱崮(山东蒙阴)、抱犊崮(山东枣庄)、天崮山(山东栖霞)。另有和尚崮、龙须崮、透明崮等小地名。</div></div> 孟良崮(山东蒙阴)<div><br></div> <b>25、麓:</b><div><br> 山脚为麓。山脚或山脚与平地交界处,后引申为通向山顶的山林路径(如“南麓”“北麓”)。</div><div><br></div><div> <font color="#167efb">国内带“麓”字的山或地名:</font>岳麓山(湖南长沙,山下有岳麓书院、古麓山寺)、麓台山(山西祁县)。秦岭北麓等。</div> 岳麓书院(湖南长沙)<div><br></div> <b>26、顶:</b><div><br> 通常指山的顶部,即山峰的最高点。如峨眉山的最高点峨眉,,黄山三大主峰之一的等。</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国内带“顶”字的山或地名</font>:云顶岩(福建厦门)、老顶山(山西长治)、鼎湖山(原名“顶湖山”。广东肇庆)、岩顶山(福建龙岩)、三十二道顶子山(吉林桦甸)、韭菜顶子(辽宁本溪)、西大顶(辽宁本溪)、牡丹顶(辽宁本溪)、万佛顶(峨眉山最高点)、玉皇顶(泰山最高点)、光明顶(黄山三大主峰之一)。</div> 光明顶(黄山三大主峰之一) 光明顶3D地图<div><br></div> <b>27、梁:</b><div><br> 长而平坦的山脊。<br> <font color="#167efb">国内带“梁”字的山或地名:</font>①山名。如:锅圈梁(四川)、鹿角梁(陕西西安)、梁野山(俗称“梁山顶”,福建武平)、梁山山脉(陕西南郑、勉县)、梁山(又名“梁岳”,福建漳州);②地名。如:‌秦安县四大梁(吊湾梁、王铺梁、千户梁和云山梁‌)、梁坳(多地通用)、<br></div> 鹿角梁(陕西西安)<div><br></div> <b>28、包:</b><div><b><br></b><div> “包”常出现在我国西南地区。因为山地众多,当地的人民常将其称为“山包包”。<div><br> <font color="#167efb">国内带“包”字的山或地名</font>:雪隆包(四川省阿坝州理县上孟乡)、望郎包(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包家山(陕西安康)、大包山(云南昭通)、荷包山(广西兴安/安徽马鞍山)、包山(江苏苏州/甘肃庆阳)、包包山(贵州兴义)等。</div></div></div> 包家山(陕西安康)(包家山隧道全长11.2千米,仅次于终南山隧道。隧道路基宽度为25米;道路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div><br></div> <b>29、坡:</b><div><b><br></b><div> 倾斜面比较明显的山体。“坡”多以地形特征、植被特征、历史功能命名。如以倾斜地形特征命名的“百步坡”、以植被特征命名的“攀枝花坡”、以历史功能命名的“草场坡”。</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国内带“坡”字的山或地名</font>:①山名。如:野三坡(河北涞水)、碓桠坡(贵州);②地名。如:百草坡(四川)、花椒坡(云南)、长坂坡(三国演义)、好汉坡(各地)、五里坡(各地)、十里坡(各地)、阳坡(各地)、阴坡(各地)、草场坡、长乐坡、红庙坡(陕西西安)等。</div></div> 好汉坡<div><br></div> <b>30、尖:</b><div><b><br></b><div> “尖”主要指山峰的形状特征,即山峰的尖锐、陡峭。</div><div><br> <font color="#167efb">国内带“尖”字的山或地名:</font>①山名。如:霹雳尖(山东济南莱芜)、白马尖(安徽霍山/岳西)、尖山(广东丰顺八乡山镇)、大尖山(又名双剑山、二虎山。山东淄博博山)、中央尖山(台湾省中央山脉)、黄茅尖(浙江省最高峰)、白马尖(安徽大别山主峰);②地名。如:尖山村(广东丰顺八乡山镇)等。<br><br></div></div> 台湾省中央尖山<div><br></div> 这些叫法有时是单独一个字 ,有时是两个及以上字的组合。 如:峡谷、 陵谷、陵夷、峭壁、峭立、山岭、岭脊、山顶、山梁、悬崖峭壁等。通常当一个个体的名称有两个及以上字组合字时,则同时具有单字的特征。如:峭壁、峡谷等。例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就同时具有“峡”的特征与“谷”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