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座法门寺,承载半部盛唐史。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历经千年沧桑,至今已有约1700年的历史,被誉为“关中塔庙始祖”。在周魏以前,它被称为“阿育王寺”;隋文帝时更名为“成实道场”;至唐高祖时,正式定名为“法门寺”。</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由两部分组成:唐代风格的旧址建筑群与新建的文化景区。旧址建筑群包括铜佛殿、大雄宝殿和真身宝塔等,整体布局采用以塔居中、殿在塔后的“塔庙制”设计,尽显古朴庄严。</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其供奉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彰显出其在佛教历史中的崇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新建文化景区内有法门寺塔、地宫、合十舍利塔以及法门寺博物馆等重要建筑,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p> <p class="ql-block">佛手手印造型工艺精湛,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佛教文化的深邃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1987年,在修缮法门寺唐代地宫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意外发现了这一历史遗迹。地宫中出土了四枚佛指骨舍利(一枚真身,三枚影骨),以及数千件唐代皇室供奉的珍贵文物,震惊世人。</p> <p class="ql-block">佛指骨舍利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圣物之一,象征着佛陀的真身遗存,是信仰与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相传释迦牟尼佛涅槃后,遗体火化留下舍利,其中指骨舍利由古印度传入中国。法门寺地宫中的佛指骨舍利,是唯一现存且有明确文献记载的佛陀真身舍利,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佛指骨舍利,特指释迦牟尼佛的中指指骨舍利。据唐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释迦牟尼涅槃后留下了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象征着无尽的智慧与慈悲。药师佛,又称“消灾延寿药师佛”,象征着健康与长寿。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象征着光明与智慧。这三尊佛像供奉在法门寺的大雄宝殿内,展现了唐代佛教艺术的卓越成就。</p> <p class="ql-block">阿育王造像,庄严而神秘,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佛光大道上的“地藏王菩萨造像”,形态逼真,神情肃穆,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1981年,宝塔半壁坍塌,经报请中央政府同意,1987年重修法门寺真身宝塔,四枚佛指舍利与2499件大唐国宝重见天日;1988年,依据明代塔原样复建的真身宝塔落成,法门寺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下,进入地宫探秘,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地宫是迄今所见规模最大的塔下地宫。地宫中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珍宝馆收藏了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数量之多、价值之高,堪称世界寺庙之最。</p> <p class="ql-block">1、本篇图片版权归本人所有,下载转贴请注明出处!</p><p class="ql-block">2 、本篇所用图片是十三年前由“陈建元”兄弟协助完成拍摄任务,在此特别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3、背景音乐 “巫娜”古琴演奏《无尽的慈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