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月的阳光洒在河北省博物馆北燕赵齐文化馆,我们一行四人踏入这片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土地。这次旅行让我深刻感受到燕赵大地上的慷慨悲歌与北齐文化的独特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西周初期,</p><p class="ql-block">周武王为加强东北边陲的统治,封召(shào)公奭(shì)于燕地、建立燕国。公元前222年、燕国为秦国所灭,历43世,800余年。</p><p class="ql-block">存国期间,内忧外患,历经磨难。</p><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经燕昭王28年苦心经营,据有今冀北、辽东等广大地域,经济发达,繁盛一时,跻身“战国七雄”。</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河北博物馆燕赵悲歌与北齐文化展区,历史上先秦时期,高渐离击筑而歌的筑,不是原来以为的磬石,荆轲刺秦王,在先,高渐离刺杀秦王在后,都是慷慨赴死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燕国故都-一燕下都</p><p class="ql-block">The Capital of State Yan</p><p class="ql-block">西周初召公奭被封于燕(今北京房山琉璃河一带)。春秋时迁都临易。燕庄公另建上都一一蓟(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春秋后期,燕在今易县境内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建陪都武阳城,燕文公定都于此,改称“燕下都”。战国时,燕昭王又大举扩建,至秦灭燕,燕下都作为燕国都城长达300余年。</p> <p class="ql-block">高叡(534-569年),</p><p class="ql-block">北齐神武帝高欢之侄,南赵郡开国公高琛(512-534年)之子,其母为北魏华阳公主元秀艳。据《北齐书》记载:高叡自幼丧父,聪慧夙成,深受神武帝高欢喜爱,养于宫中。天保元年(550年),文宣帝高洋(529-559年,高欢次子)建立北齐政权,高叡被封为赵郡王。高叡身长七尺,仪容甚伟,能知人善任。天保二年(551年),任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天保八年(557年)被召赴邺,受任防卫长城内外。皇建二年(561年)孝昭帝高演(535-561年,高欢第六子)临终,高叡受托顾命,奉迎武成帝高湛(537-568年,高欢第九子)登基,以功拜尚书令。后因声望日增,逐渐被疏远。天统五年(569年),高叡屡次上奏后主高纬与胡太后,要求将佞臣和士开调任外职,招致胡太后不满,从而被杀,年仅36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