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建昌古城,又名西昌古城,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市府街,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已有6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建昌古城在明代时为正方形,四墙各为1200米长,占地面积144公顷。古城文物分布多达2400余处,古遗址、古墓群古石刻、岩画、古建筑遍及西昌市。现存面积约130公顷,城内以四牌楼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其北称北街,其南称南街,其西为仓街,其东为府街,四条街道呈“十”字形交叉而建。明代文学家杨升庵、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清侍郎查俭堂以及近现代教育家黄炎培等都曾在建昌古城留下墨迹。2021年,西昌全面启动建昌古城保护更新项目,整体性推进建昌古城复原建造。</p><p class="ql-block">建昌古城承载了一代代西昌人的记忆,是西昌市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西昌市民们的生活家园。</p> <p class="ql-block">建昌古城是西昌的老城区,自古以来就是通往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城内的城门、十字大街、四牌楼、古戏台等历史遗迹映衬着昔日的繁华,同时这里也是西昌非遗文化和特色美食的集聚地,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古朴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大通楼</p><p class="ql-block">建昌古城大通楼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成,经历了战争、洪水、地震等灾害,屡毁屡建,历尽风雨沧桑,其中道光三十年(1850年)那次大地震,西昌城成了一片废墟。大通楼垮塌殆尽。</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五月,为阻止红军入城,当地官员下令火烧西街、顺城街。大火使大通楼几乎毁于一旦。</p> <p class="ql-block">1998年,当地顺民意重建大通楼。重建后的大通楼大致保持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复原了明代砖石城墙,还原了瓮城。重建后的大通楼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楼高23米,城楼由正厅、耳房、楼厅、檐廊、阳台等部分组成,红墙绿瓦、斗拱飞檐,气势恢宏。石刻、木雕、彩绘、匾额、对联都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口味。每逢节、假日夜晚,彩灯映城楼,与仿古一条街遥相呼应,为西昌市夜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来西昌,建昌古城是一定要去的!这里是西昌的老城区,“最西昌”元素的集聚区。</p><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西昌就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置郡县。</p><p class="ql-block">建昌古城,称为西昌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数百年来,各种重大历史事件无不在古城上留下痕迹。</p><p class="ql-block">这里一砖一瓦都是历史,一步一景都有故事。</p><p class="ql-block">城门、十字大街、四牌楼、古戏台映衬昔日繁华;古城老字号、特色商街、精巧门店,充满现代气息。依托“邛都”文化底蕴,以明清建昌城为鉴,古朴与时尚,典雅与潮流,日华与月辉,在这里交织成画。</p><p class="ql-block">建昌古城还集合了西昌非遗文化、研学场所、特色美食琳琅满目;糖画、棕编、刺绣等让人零距离感受西昌非遗的独特魅力。更有古装旅拍、街头音乐、国潮表演轮番上演,应接不暇,让你大饱眼福、耳福和口福,沉浸式触摸千年建昌过去、现在与未来一脉相承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九街十八巷</p><p class="ql-block">建昌古城内街道迄今仍保持着明代布局,即以钟鼓楼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其北称北街、南称为南街、西称西街(亦称仓街)、东称东街(亦称府街)。</p> <p class="ql-block">城南有顺城街,城西有石街,城东南有涌泉街。此外,各街之间又有28条小巷相连,使各街巷纵横交错,构成四通八达的网络格局。</p> <p class="ql-block">西昌自古便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镇,自秦汉始,历代政权均在此建立过郡、州、司府,委派过官吏。汉元鼎6年(公元111年),武帝遣司马相如为使,建邛都(今西昌),设越西郡,辖15县,属益州。历来就是郡、州、司府的治所所在。</p> <p class="ql-block">建设沿革</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设建昌路(西昌)为建昌府,又置建昌卫属四川行都指挥司。</p><p class="ql-block">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昌古城始建。</p><p class="ql-block">据《西昌县志》载:“宁远府城,西昌县附郭,即建昌卫。明洪武中建土城,宜德二年(1427年)包砌砖石。”</p><p class="ql-block">2021年,西昌全面启动建昌古城保护更新项目,整体性推进建昌古城复原建造。</p><p class="ql-block">2022年11月,建昌古城一期保护项目开街。</p> <p class="ql-block">建昌古城位于西昌市区西北部,建在唐嶲州城西北角上。北与北山相结,西临西河,东有东河,东南为开阔平坝。与邛海相距5千米。北墙和西墙完全重合在唐嶲州城墙上,其走向与唐嶲州城相同。东南角因遭历代东河水溢之灾,几经培修,其边角略成弧形。故有人把建昌城形容为以把展开的折扇。</p> <p class="ql-block">建昌古城在明代时为正方形,四墙各为1200米,占地面积144公顷。现存占地面积130万平方米。该城以条石垫底再砌以青砖。城墙底部最厚处达20米,高11米。有四门,北为建平、南为大通,东为安定、西为宁远,且南北、东西相互对称。今除宁远门早年被毁外,其余三门尚存。城门年款为:“洪武贰拾年四月吉日立。”城墙上的纪年砖有万历、大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p> <p class="ql-block">府署衙门</p><p class="ql-block">明清两代,政治、军事机关主要集中于建昌古城城东北部的北街和东街一带,故这一带的街道名称与政治和军事相关联,都司堂巷即明代的四川行都司衙门在此而得名;清代宁远府署建在东街,故东街亦称府街。</p> <p class="ql-block">庙寺馆院与商店</p><p class="ql-block">明清两代的文化、宗教建筑大多集中于建昌古城城西的石塔街一带,包括景净寺,发蒙寺,关帝庙,城隍庙、云南会馆、陕西会馆,泸峰书院等。</p> <p class="ql-block">建昌古城现存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大通、安定、建平城门尚存。1</p><p class="ql-block">建昌古城文物分布多达2400余处,古遗址、古墓群、古石刻、岩画、古建筑遍及西昌全市。古遗址主要有聚落遗址、城址、窑址和矿冶遗址四类。其时代有新石器、殷商、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唐宋和明清,其中新右器遗址十七处,殷商遗址二处,汉代遗址三处,古城址十一处,窑址二处,矿冶遗址二处。</p> <p class="ql-block">40年前到过西昌,印象不深了,只记得老城门没现在这样雄伟。</p> <p class="ql-block">由于到西昌快21点了,勿勿转了两小时,也分不清东南西北,好在夜里12点才关灯,保安林立。一派祥和气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