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重游散记6(三访“南美巴黎”有感)

吴勉坚(谢绝鲜花)

<p class="ql-block">  遗憾!</p><p class="ql-block"> 三次到访拥有“南美巴黎”美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每次都兴致勃勃而来,走时总不免一声叹息!</p><p class="ql-block"> 23年前的冬季首次踏上布市土地,就被她颇具“欧洲范”的雍容华贵惊艳了双眼。仿照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而建的“7月9日大街”多达18条车道,与其号称为世界最宽的街道、还不如说是点缀着众多街心花园、精美雕塑与喷泉的城市大公园;而始建于十六世纪末的“五月广场”则是一座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建筑物的天然博物馆,尤其是粉红色具有典型的意大利建筑风格的总统府“玫瑰宫”格外吸人眼球。此外,还有气势恢宏、造型精美可与美国华盛顿媲美的国会大厦,位列世界三大剧场之一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科隆大剧院……然而,那年阿根廷正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秩序混乱不堪。前往参加位于五月广场一侧的阿根廷工商总会举办的经贸洽谈会,恰遇阿根廷总工会在此召开规模盛大的罢工集会……在阿根廷工商总会会长Tula女士为我颁发“荣誉会员”证书时,耳边即传来阵阵怒潮一般的口号声与一排排密集的枪声……</p> <p class="ql-block">(7月9日大道为纪念国家独立而建,长4.6公里,宽148米,是世界最宽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五月广场为纪念1810年的五月革命而修建,总统府位于广场东侧,是阿根廷举办重大政治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具有意大利学院派风格的国会大厦建成于1906年,其气势与精美不亚于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大厦。)</p> <p class="ql-block">(建成于1908年的科隆大剧院,是仅次于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米兰拉•斯卡拉剧院的世界第三大歌剧院。)</p><p class="ql-block"> 11年前的春季奔赴南极顺访布市三天,在兴奋的旧地重游同时,再次感受到阿根廷两大国粹—足球与探戈的强大魅力。此外,乘船漫游了具有“南美夏威夷”之称的老虎洲,见识到这里风光的秀美以及富人区生活的惬意万千;还游览了高楼林立的马德罗港新区,那新落成的女人桥造型犹如正欢跳着探戈舞女性的高跟鞋、似乎在意味着阿根廷有望脱离糟糕的“南美陷阱”……然而,来到玫瑰宫前看到一群群手拿或红或黑标语的示威者在狂呼口号,广场草地上还东倒西歪地插着十几根木头十字架,就知道阿根廷艰难的路程还很长、很长……</p> <p class="ql-block">(博卡区卡米尼托小街因为是探戈舞的发祥地,已成为著名的观光地。)</p> <p class="ql-block">(被誉为“南美夏威夷”的老虎洲,是布市近郊的著名旅游胜地与富人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女人桥的设计理念源于跳探戈舞女性的优美身姿,桥身可旋转90度以供轮船航行。)</p><p class="ql-block"> 实话实说,在我的内心,欧洲最好的城市当属维也纳,因为她不仅拥有蓝色的多瑙河,绿色的莽莽森林,古老而雅致的建筑,浪漫且悠扬的音乐,还有一系列感人情怀犹如童话一般的美丽传说。为此,此行重游布市这座被人喻为南美最像欧洲的城市,心中还是不免充满许多期待……</p> <p class="ql-block">(从1580年建市开始,布市就采用西班牙棋盘式街道布局,并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布市的街头巷尾,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欧洲风情。)</p> <p class="ql-block">(雅典人书店是此行唯一新增的景点,原为建于1919年的剧院,被《国家地理》誉为“全球最美书店”。)</p><p class="ql-block"> 还是只能一声叹息!因为布市以至阿根廷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的动荡之中。</p><p class="ql-block"> 眼帘中,象征着荣耀的7月9日大街尽管还是车水马龙,却多了一条条排着长队领取救济的失业者,还有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或带着渴望的神情在街边翻着垃圾、或蜷缩在高楼大厦之下。象征着市民浪漫生活的探戈街则让人大失所望,因为上次满街都是把酒临风的人们,所有酒吧门前都有年轻的俊男靓女在乐队的伴奏中跳着探戈,整条街道都颤动着浪漫且火辣的旋律……如今只有几位配合游客感受一下探戈收点小费的中年男女,还有一些绘画者也到此来出售作品。而代表着文化遗产与历史传承的国会大厦,由于治安问题严重、此行不能下车只好乘车绕场一周以示“到此一游”。来到被喻为“阿根廷跳动的心脏”的五月广场,尽管总统府已停止开放,但未见到前两次似乎天生就存在的示威者,于疑惑之中不免松了口气。谁知在离开广场时突然发现许多警察正急忙用铁栅门封闭玫瑰宫,便清楚有一阵猝不及防的“房颤”即将来临……</p> <p class="ql-block">(此行布市,到处可见排着长队领取救济的失业者。)</p> <p class="ql-block">(即便是世界最宽的街道,也不乏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探戈街,似乎少了许多浪漫与火爆。)</p> <p class="ql-block">(警察正急忙用铁栅门封闭总统府,以防即将来临的不测。)</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上次来此,与地导简单的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阿根廷如此多灾多难,竟然成为世界第一个由发达国家退化为发展中国家?他归结为这里的人们具有“三慢”,即天性傲慢,工作散漫,生活浪漫。而我则在23年前参观位于总统府底层的总统纪念馆后,却得出一个也许不太成熟的结论。</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面积不大的纪念馆中,陈列着阿根廷独立以来至1975年间8位总统的珍贵史料,最早的是1826年出任的里瓦达维亚总统,最晚的则是1946与1973年两度出任的庇隆总统。此外,庇隆总统的第二任年轻夫人伊维塔因为民众特别拥戴已超过了总统,其画像作为特例也陈列于此。根据阿根廷国家法律规定,每位总统都应在离职30年后,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进行评测,这8位总统因获得公众一致的认可才有如此殊荣……</p><p class="ql-block"> 反过来想想阿根廷民众实在不幸,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光中,执政者犹如走马灯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然而能夠经受历史检验的竟然仅有8位。答案也就不言而喻,民众再多也只是肢体,问题出在至关紧要的心脏!</p><p class="ql-block"> 由此而想到,如果联合国能将如此评测制度加以完善并全力推广,把一些或脸上塗满沽名钓誉的油彩、或屁股上打着邪恶资本高级马仔印记的政客无情地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是不是这个世界的贪婪、无耻会少得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0日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