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就要全然接纳自己

夜空星(王波)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最近有本很火爆的书,名为《也许我错了》,说它治愈了很多人并不为过。书的作者是瑞典的经济学家比约恩,他从“社会精英”到“森林僧侣”,在泰国苦修17年,还俗后被确诊渐冻症,此书乃他生命倒计时中写下的“临终之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其实,这本书无关宗教信仰,也不教化你怎样生活,更不让你接受一套全新的生活理论,它只是善意的帮助你活得轻松自由,并以清晰明智的方式与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连结,让你获得幸福感,这也正应了“大道至简”的中国传统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有人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你真正读懂了这本书,便可以超越自我,甚至超越生死,宛若重获新生。那么,这本宝藏级别的书,到底阐述了怎样的理念,令人读罢在不知不觉中幡然醒悟,并开始扭动命运的齿轮,做回最好的自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比约恩的人生轨迹,恰似一场精心设计过的哲学实验,他用自己最动人的生命体悟,梳理出了人生智慧,并用心血汇成句句箴言。难怿2022年初比约恩辞世时,全瑞典人都为之落泪哀悼,据说瑞典每7人中就有一人读过此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应该承认,比约恩的选择看似极端,却精准的戳中了现代人的集体焦虑。不是么,我们拼命追求“正确”,却在“应该”这两个字的牢笼里窒息。岂不知,认识到“我可能错了”,才是人生的觉醒,也才会获得最高级的人生自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然,爱自己并非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全然的接纳自己,包括好的和不好的方面,这也是该书的核心部分,灵魂所在。作者指出,爱自己就是“对自我的松绑”,不被“应该”绑架。那些“应该”不过是社会规训的投影罢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比约恩让人“接纳自己的社恐”、“焦虑甚至无能”等许多不足,同时也允许别人犯错,不多计较。而“我可能错了”,就是通过展示自己的脆弱性来完成自我救赎的,这让人感受到了真实的力量,远比塑造一个完美的人设更具有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确诊渐冻症之后,作者把疾病视为“终极老师”,他在书中写道:“疼痛不是惩罚,而是身体在尖叫着“提醒”你还活着,这种将“绝症”转化为“觉知”工具的态度,让死亡变得不那么恐惧,而是生命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本书最大的冲击,就是对成功的重新定义:“成功不是抵达某个山顶”“而是学会享受迷路时的野花”,我们是不是可以让自己放下一些执念,去接受生命中每一个自然的安排,或者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事无成也静享安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人,终其一生都要面对一种关系,就是与自己的关系。书中强调,尽管安心做自己,你本来就很可爱,并对自己说,无需改变,我接受你所有的特质,包括怿异“癖好”,“乖的个性”,还是“反常的举止”等,我都愿意与你结为好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是的,只有愿意接纳那个最讨厌部分的自己,才是深层次的爱自己。人的内在,但凡都分裂成两个或几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我们的优点,另一个部分是我们的缺点。所以,我们要将二者有效整合统一,成为不再矛盾的自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你真正学会爱自己,便会放下那些无谓的执着,不再为琐事纠结和焦虑,而是充满自信的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努力为之倾注热情,把时间分配给对世界的热爱。此时,你会处在一种全然放松、喜悦的状态之中,生活会越来越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尤其是对中老年而言,人生的下半场,较量的是健康而并非财富,比拼的是心态而非欲望。人的一生,前半生不懂的太多,后半生太多的不必懂。生活给予什么就欣然接受什么,生活带走什么,就坦然面对什么,顺其自然就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我们的内心宽大到足以容纳自己所有的感受时,这并不是说我们再也不会有消极或难熬的情绪。我们只是不再认同它们,不再让它们占据自己,伤害我们,使心流处在良好的状态中,以这种方式生活,真是太美妙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生总有一天会结束。也许需要近距离接触死神,才能真正明白,我们始终是彼此的过客。接受与臣服是我们必修的功课,我们不需要让自己变得这么委屈。我们有权力选择,且相信一切自有安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鲁米曾以为:“在是非对错之外,有一片田野。我在那里等你。当灵魂躺卧在那片青草地上时,世界的丰盛,远超出能言的范围。”所以,不要去争对错,在是非对错的想法之外,还有一片原野,我会在那里与你相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作者: 苏春 王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图片: 来自 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