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白波艺术系列之一

青岛北部画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28, 128, 128);"> 撰稿人:曹永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张白波(1944—)青岛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历任山东版画家协会副主席,青岛版画研究会会长,青岛市美协副主席,青岛画院副院长;青岛资深高级专家,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评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span></p> <p class="ql-block">张白波老师是一位饶有成就的版画家,可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他还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p> <p class="ql-block">那天我去到他的画室拜访张老师,一进门,竟看到书橱前挂满了书法条幅,一阵墨香袭来,俨然是一派书法家的场面啊。</p> <p class="ql-block">说完了正事,自然就聊到了书法。</p><p class="ql-block">原来当年张老师在民办新华中学(即现在的青岛六中)担任语文教师时,就常常在课余时临写字帖。后来参加市里业余美术创作,常与著名书法家高小岩先生相处,受其影响,练习过一阵汉隶。后来到青岛画院担任专职画家后,常有笔会活动,张老师就每每以书法作品应对,一来二去,笔底下就越来越有感觉了。再后来,大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吧,他忽然发现汉简帛书很有趣,古朴而生动,且有绘画美感,结合自己在版画创作中对金石趣味的感悟,遂对这些书体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由以前练习《张迁碑》《爨宝子碑》等积淀的功底,融以汉简帛书的笔意,张老师书法的面貌就逐渐成熟和清晰了。</p> <p class="ql-block">在和张老师的交谈中,感觉他对书法的认知确有一些独到之处。</p> <p class="ql-block">张白波老师说,书艺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书写层面,二是书法艺术层面。能规规矩矩地把字写好,合乎传统书法中真、草、隶、篆的书写规范,具有一定的传统公认的审美度,即在技术层面上把字写得好看、写得熟练,就是书写层面。能进入到这个书写层面比较容易,只要勤于练习,几乎人人都能做到。但是要想进入书法的艺术层面就很难了。艺术讲究创新,作为艺术的书法作品应当有不同于古人书法传统模式的变化,应当富有内涵,富有个性,富有耐人寻味的情趣,具有笔墨文字在视觉和意境上的综合审美呈现。中国的书法艺术给书法家留下的创新空间很小。因为书艺作品无论怎么创新,它上面呈现的必须是可辨识的汉字,否则便不能称为书法作品,而是其它门类的艺术了。于是真正的书法艺术无论创作还是欣赏,都是在高端文化上精微的探求和辨析,故何其难哉。</p> <p class="ql-block">在张白波老师心目中书法艺术的创作理念有四点要素。第一,书艺首先要讲究“书法功底”。中国汉字的书写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极为严谨的法度和丰富的审美内涵,并有着公认的判断标准,这就是书法的功底,是书法艺术不可或缺的根基。画家在绘画创作中虽然也积累了相应的造型能力和审美经验,但这绝不能取代书法功底。缺失功底的“画字”或随意涂抹,无论多么讨巧,都难以进入书艺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第二,书法艺术作品要在视觉形式呈现上,尽量关注书写文本所承载的内涵之美,以致能最大限度地且具有意味地将其表达出来,让书法形式和书写的文字内容相得益彰,富有韵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第三,作品从通篇安排,到每一个字的书写,都要有书法美感。书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最终呈现的是线条和笔墨的造型艺术,那就当然要讲究它的视觉形式美。中国书法艺术有着广阔的审美范畴和表现空间(甚至包括“丑书”),但美是讲究品位的,应当追求高品位的书法之美。</p> <p class="ql-block">第四,书法艺术不同于汉字的抄写,其区别就在于作品是否融入书者的性情。作品要有气息,要有境界,亦即所谓的“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在这一点上,书者的人文修养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书艺的最终境界,就是取决于书者的人文综合素养。唯此,才有可能创作出具有高尚审美趣味和独特风格面貌的好作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说几十年前的“文革”时期,他单身住学校,养成了每晚睡前读书的习惯,特别是有两三年每晚必读唐诗宋词。脑子积累的诗句多了,感悟的诗意境界沉淀在心中,往往看到一处景致或遇到一些事物,脑子里就会涌现出一些古人的相关诗句,心中荡漾着一种诗情。由古诗词带来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对诗意境界的体悟,特别是对中国艺术气韵的追寻品味,都在潜移默化地滋养着他的性情和艺术审美,这一切不仅多年来贯穿在他的版画创作中,当然也体现在他对书写唐诗宋词浓浓的兴致上。果然,我在画室里看到的书法条幅写的都是唐诗宋词。</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的作品貌似“平庸”,没有江湖上风行的“吋尚”,更没有那些所谓“现代”的噱头,不足以刺激眼球。不过我觉得越是高级的作品越需要“内行”欣赏,因为只有读者具备较丰厚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判断力,才能看懂这类作品和领略书者的良苦用心。</p> <p class="ql-block">2016年张白波老师和画友窦世魁、郭士海一起举办了一个书法联展,深获好评,还出版了一本作品集。2018年张老师应中央电视台之邀,作品参加“无尽意、无尽思——纪念赵朴初先生诞辰110周年主题书法大展”并入选作品集。</p> <p class="ql-block">张白波老师说,他正在积累作品,准备举办一个特色书法展。我们期待着。</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