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行(一)南溪返乡记

清枫晓月

<p class="ql-block">  2025-2-19我与先生家三兄妹一行四人乘高铁来到南溪,南溪是我先生的老家,他和他弟弟于1969来到这里当知青三年,在这里留下了他们青春的岁月,并对这块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去年重庆到宜宾的高铁通了,重庆西站到南溪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就到了,便捷的交通让这次重访变得轻松许多。 </p><p class="ql-block"> 我这次去南溪主要是想去李庄古镇游览,去年看了《南渡北归》这部书,书中对李庄在抗战时间有大量的描述,同济大学、国立中央博物院(现南京博物院)曾在这里度过了六年时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我敬佩的科学家、文化名人:林徽因、梁思成、傳斯年、李济等都在这里留下足迹,度过了艰难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重庆火车西站。</p> <p class="ql-block">  抵达南溪站 ,这座融合 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元素的车站,红灯笼高挂,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出站后,我们沿着宽敞的公路前行,感受着南溪的新貌。</p> <p class="ql-block">  见到当年的农民向大哥,大家都格外兴奋,左右两边是蒋家两兄弟,中间是向大哥,这位向大哥当年对两兄弟帮助不少。 向大哥虽已年逾八十, 但依然勤劳能干, 每年还能收获几千斤高粱。 他与蒋家两兄弟在知青岁月结下的深厚友谊,至今未改.,每次回南溪 ,他们都会来看望这位大哥。</p> <p class="ql-block">  走在乡间小路上,回忆起往昔的点滴,不禁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羊肠小路早已不见踪影,如今的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交通的改善让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蒋先生指着曾经耕种过的农田,那些曾经挥洒汗水的地方,如今已换了模样。虽然土地依旧,但周围的环境早已今非昔比。这片土地见证了他们的青春与奋斗,也承载着无数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一户农家院子,修的像座别墅。</p> <p class="ql-block">  向大哥的家是一座两层楼的小楼,外墙装饰精美,远看像是一座别墅。尽管家庭出身曾给他带来诸多磨难,但向大哥始终保持和蔼、知书达理的性格,勤劳善良的品质让他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如今,他依然在田间劳作, 享受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蒋氏两兄弟当年住过的房屋虽经翻修,但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模样。这里现在住着蒋氏家族的后人,房屋门前的对联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与蒋氏族人合影。见到蒋氏家人大家格外高兴,久别的亲人相聚,有说不完的话,摆不完的龙门阵。</p> <p class="ql-block">  蒋氏家人种植的血橙正值丰收季节,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新鲜的血橙口感极佳。</p> <p class="ql-block">  这是柚子树,树上结满了柚子,这柚子的口感也很好,又甜水份也多。临走时,蒋家人还特意为我们装了两袋血橙,两个大柚子,带着这份心意,我们的心也暖暖的。</p> <p class="ql-block">南溪返乡视频。</p> <p class="ql-block">  离开农村老家后,我们]来到南溪罗龙,住在表姐儿子开的《凯利源宾馆》 。 这家宾馆不仅设施齐全 , 还充满了家的温馨。在这里,我们度过了四个舒适的夜晚,为接下来的南溪、李庄、宜宾之旅养精蓄锐。</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去南溪古城游玩。上午我们来到南溪东门,也叫“望瀛门”,是南溪临江古城楼城墙。</p><p class="ql-block"> 南溪临江古城楼城墙,位于南溪县长江北岸滨江路、顺河路。座北向南,由古城墙和与之相连的“望瀛门”、“文明门”、“广福门”三座城门城楼及码头组成,全长1109米。现存城墙始建于明代天顺年间(1456-1467年),清代、民国多次增修培补。城墙平均高6米,厚0.5米。三座城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南溪临江古城楼城墙,是万里长江边上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池防御工事,为研究我国古代城池防御工事重要的实物资料,2007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古城墙沿, 仿佛穿越时空, 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南溪临江古城楼城墙视频。</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古城墙沿,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沿着临江古城墙漫步,我们经过古城街道,最后来到南门。 古城墙见证了南溪的历史变迁,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街边的南溪特产豆腐干吸引了我们的注意,离开南溪时,表姐家还特意送了我们每家一袋豆腐干,这小小的特产,承载着南溪人的热情与好客。</p> <p class="ql-block">  南溪南门,也叫“文明门”。“文明门" 城楼城门。位于城墙中部南大街口,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 (1764年)。重檐歇山式頂。穿逗抬梁式砖木結构。门上匾额 "文明门" 三字,为清嘉庆十一年 ( 1807年) 培修时,知县邰兆禄所书。文明门素有 "万里长江第一门" 之称。楼前有上世纪四十年代由县人集資修建的6台62級石阶码头相连。</p><p class="ql-block"> 楼前的石阶码头曾是影视剧的取景地《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刘伯承》等十余部影視剧作曾在此拍摄取景,巳成为国内重要的影視文化基地。站在文明门前,仿佛能看到当年的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文明门视频。</p> <p class="ql-block">从文明门走进古城。</p> <p class="ql-block"> 来到“南溪朱德旧居”,朱德旧居, 位于南溪城区官仓街103号。1916年1月, 时任滇军将领的朱德率部入川驻扎在川南一带。1917年6月与南溪姑娘陈玉珍结婚, 先后居住在这所院落里到1922年5月。</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具有川南特色的集居住和小手工业作坊于一体的清代建筑, 占地面积1480多平方米, 建筑面积1690多平方米,1988年7月, 南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 "南溪县文物保护单位" ; 2007年6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朱德与陈玉珍的结婚照。</p> <p class="ql-block">朱德穿过的军衣及蚊帐。</p> <p class="ql-block">厅堂</p> <p class="ql-block">朱德书房。</p> <p class="ql-block">朱德、陈玉珍卧室。</p> <p class="ql-block">朱德旧居对面的“宜宾南溪朱德旧居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朱德旧居视频。</p> <p class="ql-block">朱德旧居及陈列馆外大街。</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朱德旧居及陈列馆,南溪游览就结束了。下午,蒋家两兄弟约了南溪的知青朋友和向大哥, 大家一起聚会、聚餐。吃完晚饭已是晚上八点多钟,南溪的公交车不方便,网约车也不好打,表姐家儿子来接我们回宾馆。南溪给我的印象虽然一般,但这里清静,不像重庆那么喧嚣,过日子还是不错的。 这次南溪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这座小城的历史文化,也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