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爱好书法者,常写老子《道德经》的章节和名句,确切把握其意涵,对书法创作很重要。最近,读了谢彦君先生刚刚写的《老子引归》,对常被误读误解的内容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解读。我读了之后,有豁然开朗之感,以前的疑惑和朦胧顿时烟消云散。今拟秦简笔意书写《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并附上《老子引归》的相应译文,供爱好者参考。</p> 秦简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放大 《老子引归》译文 <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圣人常处于自心不起的“无心”状态,总是以百姓的心作为自己的心。比如,善良的人,我善于从其善良;不善良的人,我善于化其不善良;从、化皆能循道,便可以得到合于道的善良,这叫做“德善”。有诚信的人,我善于从其诚信;无诚信的人,我善于化其不诚信;从、化皆能循道,便可以得到合于道的诚信,这叫做“德信”。圣人平素居君位则深藏不露,治理国家则能合同是非、对错之心而因顺自然。百姓的所作所为往往取决于耳闻目睹的片面之知,而圣人的所作所为却能像婴儿一样仿佛茫然无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