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74年3月,刚20岁刚出头的我,从北京军区守备二师医院抽调到师政治部保卫科成立的专案组帮助工作,在那里一呆就是两年。这期间,先后参与了贪污案、盗窃案、冤假错案平反复审和违纪违法事件等案件调查处理。在专案组帮办工作,不仅增强了我的军法意识,培育了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而且,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拓宽了我的人生格局,受益匪浅,享用终生。虽然参加专案组工作已经过去50多年了,但诸多往事记忆犹新,历历可数,刷新了许多人生第一次:</p><p class="ql-block">第一次踏入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军事司法机关——保卫科的大门;</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全程参与经济犯罪案件、枪支被盗案件的侦破和终结;</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到戒备森严的看守所提审嫌犯</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玩相机,并掌握了摄影暗室胶卷冲洗、放大等各项操作流程</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带着800元巨款(那个年代的货币)到东北外调取证</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到东北出差,耳闻目睹了东北大地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拿着洗脸盆打啤酒,并首次尝试啤酒的滋味</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在大兴安岭深山老林中转向,竟然分不清东南西北</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在汽车站候车大厅看见大姑娘卷旱烟抽,那个吞云吐雾的样子难得一见</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吃最香最糯最好吃的小米饭。一口气吃了6两还嫌少</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如此等等,好像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每件事,都是人生第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奇感。说起在专案组帮助工作的那些事,还得从头说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意想不到的特殊任务</b></p><p class="ql-block">1974年3月上旬,医院政委找我谈话,传达师后勤部值班室通知,让我尽快到师保卫科报到。政委说师里在保卫科成立了一个专案组,要求医院抽调一名年轻的的干部到专案组帮助工作。具体是什么样的案件、到专案组干什么、多长时间等等,政委一概不知,只告诉我交接完工作后立即报到去。接受这样特别的任务,我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感到既高兴又感到意外。</p> <p class="ql-block">高兴的是,专案组是由师政治部领导牵头,保卫科具体组织实施,它虽然是针对本单位具体案件而临时抽调不同单位人员组成的临时性机构,但其人员必须经过层层选拔,严格把关,不是谁想去就能去得了的。使我感到意外的是,作为一个师级单位,机关和连队年轻有为的干部多的是,我就纳闷,怎么就抽调到我这个师医院不见经传的检验员呢?</p><p class="ql-block">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简单收拾日常行装,匆匆赶到专案组报道。专案组设在师部大院招待所,专案组负责人向先期到达的人员介绍了专案组组成和案件基本情况。案件基本情况是:师后勤部财务科赵先五(化名)副科长,利用出差的机会在酒店发生不正当两性关系,被酒店服务员举报而遭地方保卫部门当场抓获扣留,随及通知部队政治部门派员前往处理。此事在地方影响颇大,加之曾经有人举报其家庭生活表象奢侈,有经济犯罪的重大嫌疑。因而,师领导非常重视,决定在全师范围内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案组,专门调查处理赵先五可能存在的所有问题。</p><p class="ql-block">(下图为作者当年在师医院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在专案组的主要工作</b></p><p class="ql-block">此案,生活作风问题显而易见,案件的核心是经济犯罪的调查取证。专案组前期主要工作是集中精力查找犯罪线索,重点查阅近年来财务科全部来往账目,发现可疑之处分别记录在案,集中求证甄别。</p><p class="ql-block">我在专案组的主要工作有三:一是先期与其他成员一起协助查账;二是负责该案资料收集整理与管理工作;三是在外调组履行外围调查取证。</p> <p class="ql-block">专案组先期查账阶段,首先是在全师范围内抽调了6名财务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到专案组负责查账;其次是将财务科的所有账本全部拉到专案组办公的地方集中存放,以备查找线索。专案组人员成天埋在账本堆满了一大间房子里,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翻阅各种相关材料,逐条逐项查对财务历史资料、财务管理文件和各类报表凭证,详细核查财务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收支单据凭证、现金收支报表、银行流水收支帐目等等,发现可疑的地方做出明显标记,最后集体会审甄别和确认。</p><p class="ql-block">经过严密甄别确认的原始可疑资料,由我负责分门别类编目登记,拍照留存,分类归档。</p><p class="ql-block">专案组不定期召开案件分析会议,讨论疑点问题,制定具体行动对策。由我负责会议现场实况记录,然后整理形成会议纪要,同步上报政治部首长审阅。</p><p class="ql-block">在查账过程中,先后发现赵先五有多处经济犯罪的事实证据。为进一步扩大犯罪证据链,经报上级批准,专案组对赵先五家庭住所进行了全面搜查,查出了名贵手表、贵重烟酒、高档服装和布匹、营养保健品与高档糖果食品等物品。另外,还查出来1把军用匕首。由我负责搜查现场记录、可疑物品拍照、没收物品分类编号封存;以及问询家属记录、没收物品清单等现场文字资料;事后书写搜查情况纪要,上报政治部首长审阅。</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刑事司法勘察摄影。在没到专案组之前,我从来没有摸过照相机,对光圈、快门一无所知,更别说后期照片的显影、定影、冲洗和放大等一系列暗室摄影操作技能。由于司法摄影保密性极其严格,涉密照片资料一律不得在外处理。因此,保卫科建有专门的独立暗室处理涉密照片,冲洗照片用的显影罐、化学试剂、计量器皿、定时器、托盘、水槽,处理照片的放大机、烘干机、看片灯,翻拍工作台、胶片幻灯机、快速卷片器、不同规格的感光纸等等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可是,这一切我都要从头学起。好在保卫科郝为(化名)干事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我,并大开方便之门,让我全权使用保卫科所有摄影器材、摄影物品和摄影设备;将暗室门钥匙交给我随时用,120相机、135相机随便用,照相胶卷和其它相关物品随意拿……。除此以外,如有其他现场勘察摄影的机会,郝干事也会让我跟随现场教学。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我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发而不可收拾。</p><p class="ql-block">(暗室一角相似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良好的学习环境,得心应手的学习条件,不仅使我很快掌握了摄影工作暗室各项操作技巧,而且,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独立完成现场勘察摄影工作。我记得那个年代常用的相机是上海产海鸥牌120双镜头反光相机和天津的东方135旁轴相机,特殊情况使用德国徕卡135相机。</p><p class="ql-block">(下图为120双镜头反光相机)</p> <p class="ql-block">东方135相机是24x36毫米胶片格式,我们称它为电影胶片,每个胶卷能照36张,因而这种规格的相机轻巧、方便、经济、实用,也是用得最多的相机。海鸥120双镜头反光相机是一种折叠皮腔相机,它拥有一对焦距都是75毫米的镜头,分別用来取景和摄影,用于这种相机的胶卷只能照12张,而且好几块钱一个胶卷,一般不常用。</p><p class="ql-block">(下图为东方135旁轴相机和135胶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外调工作行前筹备概况</b></p><p class="ql-block">1974年5月下旬,专案组日常工作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部分人员在驻地继续查找线索证据,走访相关同事、亲属、当事人,提审询问嫌疑人了解相关细节等工作;二是成立外调组,远赴天津和东北3省调查取证。我被安排到外调组,与守备6团后勤处马云生副处长和师后勤部政治处李树荣干事一起,3人同行东北执行外调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外调组成员简介</b></p><p class="ql-block">马云生副处长40多岁,是个老财务,20多年一直给财务打交道,从出纳、会计、财务股副股长、股长到副处长,财务管理工作经验丰富,专案组成立之初就来了,是专案组查账的核心人物。他知道查什么,怎么查,哪些地方容易出问题。所以,什么时候外出调查,查什么人、查什么事,怎么查、到哪里查等等,主要是马处做的实施方案,上级批准才实施的。</p><p class="ql-block">李树荣干事在师后勤部政治处工作多年,与嫌犯同在师后勤部,非常熟悉嫌犯工作状况、为人处世、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他是最早介入本案的人,是他和保卫科的干事一起把嫌犯从地方押解回师部的。同时,他还是组建专案组的重要成员,为专案专办出谋划策的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我岁数小,资历浅,又没有多少工作经验。把我安排到外调组不外乎是给上述两个老同志跑腿的、提包的、跟班的和打杂的“勤务兵”而已。另外,承担外调组的“书记员”工作,负责记录外调工作基本情况,异地犯罪嫌疑物品物证拍照,证人证词笔录等零七碎八的事。</p><p class="ql-block">(下图为作者当年途径北京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外调任务要点</p><p class="ql-block">根据嫌疑人交代的犯罪情况和专案组掌握嫌疑人的犯罪线索,需要外出调查线索存在的真伪、事件经过和结果、相关物证凭证与相关证明材料等。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外调事项:</p><p class="ql-block">1、到天津劝业场了解嫌疑人购买高档手表的情况</p><p class="ql-block">2、到辽宁营口市大石桥百货商店了解嫌疑人购买高档手表的情况</p><p class="ql-block">3、到吉林省长春市、白城市医药公司了解嫌疑人购买高档保健药材交易情况</p><p class="ql-block">4、到黑龙江齐齐哈尔和内蒙古海拉尔、满洲里、牙克石市(旧称喜桂图旗)、扎兰屯市、通辽市、阿荣旗、吉文林业局(所在地为鄂伦春自治旗)、扎鲁特旗等地,主要调查了解嫌疑人购买高档保健药材交易情况,以及其他相关线索需要佐证的情况。</p><p class="ql-block">5、到奈曼旗了解嫌疑人老家亲属、亲戚朋友关联情况</p> <p class="ql-block"><b>行前准备工作简要</b></p><p class="ql-block">我是人生头一回执行犯罪嫌疑外调任务,从来还没有去过天津和东北,心中自然迫不及待、兴奋不已。虽然没有外调经历和经验,不知道如何外调,该带什么,也不晓得在哪里停留歇脚,住什么样的旅馆、招待所,买何时何地的车票等等,一头雾水。好在有专案组和同行老同志悉心指导与带教,行前准备工作比较充分,出行中也没有出现什么纰漏。</p><p class="ql-block">准备工作除带好个人衣物用品、军人通行证、开具师政治部介绍信、备足差旅费、到地方粮食局兑换全国粮票等杂碎事外,我另外还要携带照相机、胶卷和办公用品,诸如钢笔、笔记本、公用信笺、公用信封、便笺等。</p> <p class="ql-block"><b>(未完待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