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平水</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118339</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身材魁梧,高达一米八六,是家中的支柱。他聪明能干,吃苦耐劳,总是不惜力气地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然而,长年累月的辛勤劳作,让他的身体逐渐衰弱,最终积劳成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读小学四年级那年,父亲突然病倒,卧床不起,无法再下田劳作。他整日郁郁寡欢,脾气也变得愈发暴躁。从那时起,母亲便扛起了家里所有的重担。田间地头的农活、繁杂琐碎的家务,里里外外都要她一个人操持。对父亲的坏脾气,母亲生气又无奈,吵架也解决不了问题。她对家里的经济状况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父亲也察觉到了母亲的艰辛,于是让在闻喜中学读高中的大哥辍学回家挣工分,同时也让二姐辍了学。有了哥哥姐姐的帮忙,母亲的压力才稍稍减轻了一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从左至右前排:大哥、大姐、二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后排:妹妹、二哥、平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年纪尚小,干不了农活,继续在小学读书。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母亲坐在织机前,头微微低垂,眼皮沉重地耷拉着,似乎已疲惫至极,打起了盹。我轻轻地走到母亲身边,喊了一声:“妈——”母亲猛地睁开眼睛,疲倦的眼眸中瞬间闪过一丝惊喜,用略带沙哑却充满温情的声音说:“娃儿,饿了吧?饭在锅里热着哩!”她右手摘下缠在腰间固定布匹的卷轴,小心翼翼地放在机架上,又把梭子挡在筘板前面,这才缓缓从织机上下来。母亲左手轻拍着腰间,右手扶着织机,缓缓走向灶间。她从锅里取出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放在饭桌上,顺手拿起一个递给我,同时勉励我:“娃儿,要好好学习,可不能骄傲哦。”母亲虽未进过学校的大门,但她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希望我们这些生在和平年代的孩子都能有书读,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早在五十年代就会使用缝纫机了,全家人的衣服,无论是单衣、夹衣还是棉衣,都是母亲自己裁剪缝纫出来的。她手艺精湛,所做的衣服既合身又美观。而所用的布料也都是她自己织的,质地柔软,穿着舒适。她不仅会做普通中式衣服,还会做有四个兜、可以别钢笔的制服,这在村里可是稀罕物,让乡亲们羡慕不已。然而,家里的那台老旧蜜蜂牌缝纫机总是出毛病,不是吊带就是跳线,还发出令人心烦的咔嗒声,常常耽误做衣服的时间。母亲为此费了不少心思,却始终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直到我小学五年级那年,父亲买了一架新的蝴蝶牌缝纫机,母亲高兴极了,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在缝纫机上一会儿试试单层布,一会儿试试多层布,一会儿又试试鞋帮子,忙得不亦乐乎。这台新缝纫机工作时,只有轻盈悦耳的“哒哒”声,像一首欢快的乐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小学时光里,几乎没什么机会穿新衣服。除了逢年过节串亲戚时能穿上母亲做的新衣服外,平时大多穿的是两个哥哥穿过的旧衣服。有时是直接拿来穿,有时则是改一下再穿。我们家的常态就是“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当时我家经济条件并不好,母亲总是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她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让我们的生活过得井井有条。有一天,趁家里有了新缝纫机,我忍不住对母亲说:“妈,有了新机器,给我做一件新衣服吧?”母亲微笑着点了点头,眼里闪烁着慈爱的光芒,说:“没问题,妈一定给你做一件漂漂亮亮的新衣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很快我就小学毕业了,即将升入初中。母亲格外重视我上初中的衣服,她决定用土洋结合的方式,给我做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制服。为了准备布料,她让父亲卖掉两卷自织布匹,换回五尺蓝色卡几布。这次做衣服母亲格外用心,每一步都一丝不苟。她从席子下面取出衣服模板纸样,小心翼翼地平铺在熨好的卡几布上,用薄薄的灰白色粉片沿着纸样边缘划线,裁剪出一件件衣坯。她的手法并不娴熟,边琢磨边实践,但仍然裁剪出一件件像艺术品的裁片。接着她用大孔手工针进行假缝定型,固定好关键部位。然后她用自织的蓝色粗布制作衬里,确保舒适度又美观度。最后,在新蝴蝶牌缝纫机上,母亲熟练地操作着,将衣坯缝制成了一件崭新的制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半个月后,衣服终于做好了。母亲让我试穿,我站在镜子前,看着这件新衣服,看那儿那儿都欢喜。然而母亲却还不满意,她前看看,后看看,左边拉拉,右边拽拽,总觉得袖口有点问题。于是她又仔细地改了改,直到满意为止。开学那天,我穿着这件新衣服,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心里满是自豪。幸福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当母亲站在家门口,望着我蹦蹦跳跳去学校的背影,母亲脸上洋溢着的幸福,我看见了,也感觉到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知道,母亲的成就感不仅仅来源于这件新衣服,而是源于织进布匹里的坚韧,种在田垄间的期盼,更源于她的那些健康成长的孩子们。她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空。她用自己的爱,为我们编织了一个温暖的家。母亲就像那台织机,用她的一生,为我们织出了最美的未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