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市第四小学预防诈骗告知书

义马市第四小学张红红

<h3>尊敬的家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h3></br><h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通信网络的发展,新型的网络消费方式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惠和便利,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结算方式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为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障财产安全,请大家提高防骗意识,加强防范,并做好以下几点:</h3></br><h3>一、请您了解掌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伎俩</h3></br><h3>为了方便家长、师生及时了解掌握识别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犯罪的手段和伎俩,现将常见的几种诈骗手段归纳如下:</h3></br><h3>(一)电话诈骗</h3></br><h3> <h3>1.虚构子女出事诈骗:虚构子女、朋友出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拨打电话欺骗家人或朋友汇款。  <br></br></h3></br><h3>2.虚构子女被绑架为由诈骗:虚构已将子女绑架,利用电话背景音(孩子的哭声、打骂声等)造成家人恐慌,要求家人立即汇款赎人。</h3></br><h3>3.冒充熟人虚构事实诈骗:冒充亲朋好友,以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实施诈骗。</h3></br><h3>4.冒充电信局、公、检、法、司等工作人员电话诈骗:不法分子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等名义实施的一系列诈骗行为,或冒充公、检、法、司等国家工作人员,以事主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利用事主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让事主将自己银行存款转入不法分子指定的安全账户的诈骗行为。</h3></br><h3>5.以购房、购车退税为名电话诈骗:诈骗分子谎称自己是税务局人员,以“税务局要退还购房契税、汽车购置税”为由要求事主速与财政局某电话联系。若车主拨打电话联系时,对方便让其从银行ATM机上利用转帐操作获取退税费用。当受害人到银行ATM机按照不法分子电话指示操作后,不法分子利用英文页面,将受害人银行卡中的钱转入到不法分子的帐户内。</h3></br><h3>6.中奖诈骗:嫌疑人拨打受害人手机,称其手机号在某知名公司的摇奖活动中中奖或某公司为祝贺新产品上市创办移动号码开彩,奖金丰厚多达十余万甚至几十万元,通过语音电话的方式告知可亲自前往领取或银行转帐,受害人必定会选择银行转帐,然后告知其需交纳个人所得税、服务费和银行手续费等实施诈骗。</h3></br><h3>(二)短信诈骗</h3></br><h3> <h3>1.利用银行卡消费实施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用户,称其银行卡在异地刷卡消费,如有疑问,可致电X号码。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从而达到诈骗目的。</h3></br><h3>2.无理由汇款诈骗:通过手机短信发送银行账号,要求速汇款等内容用来行骗正巧要汇款的人员。</h3></br><h3>(三)网络诈骗</h3></br><h3> <h3>1.以提供博彩、股票资讯进行诈骗:嫌疑人以帮助选股票付酬劳、收益分成或帮受害人购买股票为由骗取受害人汇款。</h3></br><h3>2.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受害人上网时会显示QQ中奖或网络游戏中奖,要获得奖金必须先交纳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名目,骗取受害人汇款。</h3></br><h3>二、请您牢记“六个一律”、“八个凡是”</h3></br><h3> <h3>“六个一律”</h3></br><h3>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h3></br><h3>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h3></br><h3>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h3></br><h3>4.所有短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h3></br><h3>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h3></br><h3>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h3></br><h3>“八个凡是”</h3></br><h3>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h3></br><h3>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h3></br><h3>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h3></br><h3>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h3></br><h3>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h3></br><h3>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h3></br><h3>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h3></br><h3>8.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h3></br><h3>三、全民反诈告知书</h3></br><h3> <p class="ql-block">1.主动抵制网络不良行为,树立防诈骗意识。不访问非法网站网页,不参与网络赌博,抵制网络刷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注册、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轻易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更不向陌生人提供的银行账号转账汇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积极参与防诈骗宣传。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通过朋友圈、微信群转发反诈宣传资料,积极向亲友宣传,引导他们不听、不信、不转账,提高亲人朋友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识和防范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不参与各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活动。拒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拒不参与“吸粉引流”等网络黑灰产业犯罪。妥善保管好个人银行卡、手机卡、QQ 号、微信号、支付宝账号等,不贪图小利,不非法买卖、出租、出借个人身份证、手机卡、银行账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反诈骗工作。如遇到本人或亲友被骗,不抱有侥幸心理,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预防网络诈骗,需从我做起,希望你们多了解法律知识,擦亮眼睛,认识到网络电信诈骗的危害,不要上当受骗,更不能去做违法犯罪的事,让我们共同为维护网络净土出一份力!</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