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习惯》 <p class="ql-block">老人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我喜欢记笔记、美篇和写作。</p><p class="ql-block">美篇里的每一次图文,都是你人生经历的记录;美篇里的每一次感悟,都是你人生状态的总结;美篇中的身影,是你行走世间的故事;美篇里的感慨,是你成长路上的智慧。所谓人生智慧,其实就是这一点一滴人生经验的积累。在《活着为了讲述》中,马尔克斯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美篇,正是一个可以帮你记录生活的工具。</p><p class="ql-block">有时翻看以前的记录仿佛又回到当时的情景,当回忆不再那么清晰,文字就是最好的引擎,寻着文字就能回到过去。回想我们看过的书,如果不去做笔记,看过一本书之后,时间一长,我们还能记住多少?通过写下来,把信息从短时记忆中卸载,让大脑聚焦于更为重要的思考和创造;通过写下来,然后加上定期的回顾,我们也可以解决长期记不住的问题。曾国藩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很多,大多是后人从他的笔记中整理的《曾国藩家书》而来(蒋介石枕边的书就是这本书)。要是没有他的这些笔记,现在我们对曾国藩的了解,就不会这么深刻和全面。</p><p class="ql-block">记笔记呢,短平快,笔记是给自己看的,未必按照“能让别人看懂”的标准来写。而写作要发表出来,就是给别人看的,自然就会想方设法让别人看懂。写文章呢,可以慢慢细细地写,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有的人写作为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纯属业余爱好;有的人为了名气;有的人为了在辛苦的文字耕耘中得到点该有的报酬。</p><p class="ql-block">我认为写作就是与文交情,与己交心的人生修行。写文不在利有多少,开心就好!写文不在名有多高,感悟就好!写下鲜活的生活,让写文更有意义。是文字教会我在写作的过程中懂得了尊重、理解、谦让和人生善良有度、退让有步;是文字让我学会了与自心和解、释怀和放下;是文字点亮了我人生积极向上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写作就像说话一样,每天都用,说话只是写作的另一种形式,一个是声音形式,一个是文字形式,本质上都是写作。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让随时写作成为可能。自媒体写作,不同于传统纸媒的写作;写作方式,也不限于坐在桌子前,电脑旁,或者用笔和纸。</p><p class="ql-block">只要你想写,一部手机,随时写,一句话,一段文字,300字、500字都可以……无论是候车,排队,等人,还是晚饭后,睡觉前……各种碎片时间都可以写作。一部手机,就像是一部可以移动的电脑,随时随地都可以记录自己的思考。书桌前写,床上写,地铁上写,上班路上也可以写……公园里,长椅上,咖啡馆,图书馆,甚至是田间地头都可以写。</p><p class="ql-block">你可以在头条、美篇、公众号等平台写,也可以在朋友圈写……</p><p class="ql-block">心情好时写,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写,高兴时写,郁闷时写,愤怒时也可以写。当你一字一字,进而写出一句话,一句一句,进而写下一段话,这样不知不觉,就写出300字、500字……你会发现,心情越写越好,快乐越写越多,烦恼越写越少,通过文字治愈自己,愉悦他人。安东尼·罗宾曾说: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当你养成了随时写的习惯,你就会随时有内容可写,随时有写不完的想法和思考,随时会有表达的欲望。</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就是无数习惯的总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