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经常听人谈论饭圈,我也参与讨论,总以为自己在饭圈之外,甚至距饭圈很远,但一次饭局让我顿然感觉自己也在饭圈之内,属于圈内人。</p><p class="ql-block"> 昨晚,我应邀参加了朋友的聚餐,一桌子七八个人,一团和气。酒过三巡,意气正浓,大家就天南海北地谝开了,从日常趣事到国家大事,无所不谈,说着说着话题突然聚焦到了乒乓球,于是饭圈就成了主题,讨论甚为激烈。</p><p class="ql-block"> 桌上的人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明显喜爱孙颖莎,一派包括我没有明确的喜欢对象。说到巴黎奥运会女乒单打夺冠,一位喜颖派就旗帜鲜明地说:“我就是喜欢孙颖莎,无论他夺冠与否我都喜欢。”她还说大多数颖派都跟她一样,随之列举了诸多实例说明了她的观点,其中就谈到重庆这次比赛,赛前举办方因为得罪喜颖派导致大面积退票潮,举办方不得不采取补救措施,甚至专场演奏“老孙来了”以求谅解。另一个喜颖派立马之处巴黎奥运会女乒单打决赛那一场球,孙颖莎明显是让球。说到这里另一位朋友立即反对,说是领导劝陈梦让球,陈梦不肯还强势多了冠,看台上领导的眼神就能证明一切。喜颖派不服,反驳说你们是怎么看球的,那么明显都看不出来?喜梦派说那场球看了好多次,陈梦就因为不让球被现场嘲笑,然后被孤立、被网爆。之后又说起亚洲杯女单决赛那场球。喜颖派又明确指出是孙颖莎让球,理由是孙颖莎打王曼昱手到擒来,王曼昱不可能能轻松赢球。</p><p class="ql-block"> 说实在的,我不知不觉站在了喜梦派的一边,甚至还跟喜颖派争论了几句,但没有淘到便宜,眼看就要引起人身攻击,有人立即打断争吵,抛出另一话题继续喝酒。</p><p class="ql-block"> 在没有参与这场饭局之前,我常常自诩自己是一个客观的、理智的乒乓球爱好者,自己不属于任何一方饭圈。但在昨晚的饭桌上,我表现出了明显的喜好倾向,也就是说我有意无意地成为某个饭圈的成员,虽然不铁。</p><p class="ql-block"> 由此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自然也就会无意识的成为某个饭圈的粉丝。但我绝不会因为喜爱而丧失理智,也不会因为不喜爱而攻击他人。喜爱谁是你的权利,但也是别人的权利,不能因为你喜欢谁就跟你不喜欢的人过不去。作为乒乓球爱好者,心里有乒乓球就行,有个乐子就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