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池春水自潺湲

薛国华

<p class="ql-block">文/薛国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昨夜整理旧箧,忽见某年为</span>单位起草向省委巡视组的汇报材料<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夹着辛弃疾的半阙《鹧鸪天》,"且将公文裁作纸,要折春风第一枝"的句子墨色已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退休已十年有余。</span></p><p class="ql-block"> 退休之后,生活节奏慢了下来,曾经被忙碌压抑的情感与思绪得到释放,心境自然轻松。我重拾搁置已久的笔,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见、所思、所感,都付诸文字。不求功成名就,只愿在文字的世界里,修身养性,颂扬世间真善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墨香盈袖,心栖桃源。我与《重庆散文天地》的美好邂逅。</p><p class="ql-block"> 一次机缘巧合,我与文风高雅、书香氤氲的《重庆散文天地》结缘。自此,退休生活开启了一段诗意与美好的旅程。在这里,每一篇文章都是我心灵的诉说,每一次交流都是灵魂的碰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美篇和《重庆散文天地》,我陆续撰写了83篇文章,这些文章凝聚着我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从故乡那条承载着童年欢乐的河,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知青岁月的艰苦与成长</span>;从儿时过年的热闹与温馨,到师生之间真挚深厚的情谊;从街头巷尾的平凡人物,如李二姐、莽子陈杰、夫妻理发店,到饱含回忆的乡村豆花饭、远去的汽划子;艰苦奋斗,青春激扬的森工往事……桩桩件件,都成为笔下的素材。它们是我生活的剪影,是情感的寄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令人欣慰的是,我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如今,我已拥有506位粉丝,文章阅读量累计达73万,其中63篇文章被“美篇”和《重庆散文天地》评为精选作品,收获点赞6661次,评论1425条。像《秋雨情长》《我的知青岁月》《森工往事之雅安驿站》《家书情深》《蕨溪赋》等数十篇文章,不仅被评选为“精选作品”,还被其他文学平台和书刋转载。每当看到自己的文字在不同平台传播,被更多读者阅读、欣赏、讨论,点赞鼓励,内心的成就感和喜悦便油然而生。这让我深切体会到文字跨越时空的强大力量,它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角落,引发灵魂深处的共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我被《重庆散文天地》评为优秀作者。这份荣誉,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创作的激励。它让我明白,在追求文学梦想的道路上,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所收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这方由才华横溢,耿直豪爽的蒋明才老师和温文尔雅,才情卓然的任琪老师执掌的文苑里,我见识了何为"谈笑有鸿儒"。记得投稿《李二姐》时的忐忑,为人亲和的任琪老师连夜发来语音:"薛老师,您笔下市井人物的鲜活劲儿,让我想起汪曾祺的昆明旧事。"她温润的渝音裹着颜值与才华的灵秀,令一个融入重庆文学园地的外乡人陪感温馨。蒋老师则像位踏月而来的说书人,总能在茶叙间将《莽子陈杰》里的方言土语,点化成《世说新语》般的隽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重庆散文天地》于我而言,就是这样一个浪漫的生活入口。在这里,我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感受着文学的魅力。每一次阅读他人的佳作,都像是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从中汲取灵感与力量;每一次自己的创作,都是一次与内心的深度交流,将生活的感悟化作灵动的文字,流淌在纸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我在《重庆散文天地》这片文学园地里,静守心中的一片美好。在这里,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写作技巧的提升和成绩的认可,更多的是内心的充实与快乐。这种快乐,源自于对文学的热爱,源自于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交流与分享,源自于每一次突破自我的创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的书斋常飘两缕墨香:陶渊明的东篱菊影,苏东坡的火腿笋香。旧同事翻看《森工往事之杨老乡》,惊问:"当年伏案撰写公文的笔杆子,怎生修得这般灵气?"</p><p class="ql-block"> 我笑指窗外黄葛树,百年老根吸过多少岩土泥浆,开出的花却清冽如初。提笔写下"砚池春水自潺湲"时,忽然明白:那些被公文格式规训的年月,原是岁月在给文字包浆。就像江心礁石总要经过万千浪击,才能温润成可供停泊的渡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微信叮咚,任老师发来新作《我在云上有个家》,说宛如我写的《故乡的河》。拜读任老师此文,风格清丽俊逸,文笔流畅,情感丰富,胜我之作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推窗远望,金桂正簌簌落着碎玉,恰似当年落在打字机上的梧桐叶,只是这芬芳,早已漫过嘉陵江,飘向更远的云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徜徉在《重庆散文天地》,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在这里,我用文字描绘生活的色彩,用心灵感受文学的温度。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与《重庆散文天地》相伴,在这片文学的沃土上,播种希望,收获快乐,让文字的光芒照亮我的人生之路。</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