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肖邦布面油画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杰出的作曲家、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短暂的一生共创作了近200多首钢琴曲,作品涵盖了多种音乐形式,其中就包括了15首波罗乃兹(polonaise)舞曲,而这15首波罗乃兹中最典雅精致、风评最高的便是这首降E大调“平静的行板与辉煌的大波兰舞曲”,1830年11月,肖邦参加了华沙民众反抗沙皇俄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大起义运动,第二年起义失败后,肖邦被迫逃离祖国波兰,流亡来到了法国巴黎(其父亲是法国人),这段时间正值法国浪漫主义高峰时期,巴黎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吸引、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而肖邦也正巧在这段时间来到了巴黎,而这部“平静的行板与辉煌的大波兰舞曲”(Andante spianato et grande polonaise) 正是他来巴黎后第2个年头开始创作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édéric F Chopin ) 1810年3月1日出生于波兰华沙,他的这首著名的波罗乃兹舞曲具体完成于什么时间现已无从查落,但可以证实的是,这部作品开写初始的名字叫“钢琴与管弦乐波罗乃兹”,完成于1833年至1834年间,后来因作品要在巴黎音乐学院公演,在征得肖邦的同意后正式改名为“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大波兰舞曲”,该首曲子分为流畅的行板和波罗乃兹两部分,行板部分速度适中,曲调流畅,一直是温和平静,没有涟漪,让人在听乐时犹如欣赏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直至演奏到第十六小节起,降E大调的节拍间传来了动听的波罗乃兹曲调,华丽大波兰舞曲的钢琴演奏与上半段的行板形成鲜明对比,跳跃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整个波兰舞曲在钢琴的演奏下,波兰民族的热情与奔放展现尽然,当然,因肖邦在音节的运作上不乏展示丰富的和声变化及快速的音阶跑动,使得整部作品呈现出一派即动感又华丽的音乐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作为一部经典的钢琴音乐作品,其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而这部“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大波兰舞曲”却通过前后相悖的音乐技巧来达到整场音乐情感的把控,这可能是肖邦对圆舞曲编排的一种感悟或尝试,通过对节奏的把握和演奏技巧的掌控,使得舒缓悠扬的“平静的行板”和节奏热烈的“大波兰舞曲”合二为一,也正是通过别出心裁的调性转换,在体现波兰民族音乐特征及巴黎浪漫主义绚烂技巧时,一并将两者同时融入单一作品里,以达到和体现作品双主题织体的独特魅力,从而彰显出钢琴音乐作品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肖邦是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风格最具代表性的(钢琴)作曲家,他所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在世界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其多彩多姿的钢琴作品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肖邦在创作这首“平静的行板与华丽大波兰舞曲”时正是他年华正茂阶段,又恰逢巴黎此时处在浪漫主义高峰时段,此时的肖邦虽然身处异国它乡,但远离了甚嚣尘上的环境,他惊恐的心情逐渐在恢复平静,自由与即兴的渴望在他胸中涌荡,艺术创作的本能和驾驭音乐的欲望更使之欲罢不能,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里,音乐创作不仅是最好的抒发,也是一种对祖国的深深眷恋,由于肖邦来巴黎后很快就恢复了自信心,所以这段时期肖邦写下的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更带有浓郁的爱国主义色彩,如“A大调波兰舞曲”(Polonaise)、“对祖国的冥想”(又叫降b小调奏鸣曲Sonates et sonates) ·····等,都显现并寄托他的思乡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848年2月,肖邦在巴黎普利耶剧院(Théâtre puliet Paris)举办了他最后一场音乐会后,打算下半年去伦敦再举办几场音乐会并叠加沙龙演出,但由于肺结核病情严重恶化不得不放弃计划,第二年病情就加重了······,于1849年10月17日在巴黎家中去世,弥留之际时肖邦曾央求他姐姐务必将自己的心脏带回波兰,根据肖邦的生前愿望,他被安葬在了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其心脏在下葬之前被手术取出,装在了瓮里密封后被秘密移送至华沙,封在了华沙圣十字教堂门口的庭柱里,庭柱上刻有“圣经”马太福音第六章 —— 21节文字中的一句话:“······ 你的财宝哪里,你的心也就在那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注1:随本篇播放的钢琴曲“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大波兰舞曲”系波兰犹太裔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的演奏版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注2:波罗乃兹(polonaise)是一种起源于波兰的舞曲,3/4拍子,速度中等偏慢,该舞曲相对华丽、庄重,富有贵族气息,经常在波兰的宫廷舞会中先行舞起,作为波兰裔的肖邦曾创作了16首波罗乃兹舞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注3:本篇中的所有图片(除拉雪兹公墓)皆下载自网络,谨致谢原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2025年3月13 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肖邦油画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的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肖邦在巴黎的故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肖邦使用过的钢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位于拉雪兹神父公墓内肖邦墓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华沙圣十字教堂全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波兰华沙圣十字教堂主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圣十字教堂大门口立柱——肖邦心脏的安息之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印有肖邦头像的早期波兰货币“兹罗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