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片文字:闻晓</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5439448</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老胡同,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每条胡同都有历史的传承,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传奇般的经历,里面的趣闻轶事,装饰风貌,都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就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p> 旧物件承载胡同故事 <p class="ql-block">蛇年春节后的一个周末,我在北京胡同里穿行,仿佛穿越了时空。无论是北京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商业街—南锣鼓巷,还是充满历史韵味的古街烟袋斜街,也无论是最尊贵的帽儿胡同,还是位置绝佳的金鱼胡同,这些胡同的名字虽历经明朝、清朝从未改变,一片片古老的房屋,仍然静静躺在那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一块砖瓦,每一片石板,每一对守门狮,仿佛都在诉说着北京的故事,</span>诉说着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胡同中,被那些应接不暇的旧物吸引,长满茅草的房屋,把手早已锈迹斑斑依然<span style="font-size:18px;">贴着鲜红对联的大门,</span>那斑驳的墙壁,腐朽的木窗,每一处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无不令人遐想。胡同不仅仅是建筑的集合,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若大京城,一座座高大的“钢筋铁骨”,无一不冲撞着视觉感应,而只要来到这些老胡同,我们的血液仿佛都因这些破老的旧物而逐渐变暖了,因为在这里我们的耳朵用来听自己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走在北京每一条胡同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就如同走在一个露天的最接地气的博物馆里,</span>能看到老物件摆的满街都是,有老宅的旧构件,也有居民用过的老旧生活用品,这些老物件标注着时代的印痕,诉说着时代的变迁,不但将老北京人生活的烟火气息表现的淋漓尽致,更<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大提升了胡同的文化氛围,还</span>能将我们这代人拉回到几十年前,引发怀旧忆旧的情结,而那些记忆,也经岁月的洗涤,愈加清晰深刻,变得醇厚绵长。</p> <p class="ql-block">午后的阳光似乎总是带着几分慵懒,悠悠地洒在斑驳的老墙上,给每一块砖瓦都镀上了淡淡的一层金边。街角摆放各种旧物,好像音符跳跃简单与纯粹,老式自行车叮铃铃地穿过小巷,车后载着的是童年的欢乐和梦想。没想到时光流过之后,那些旧人、旧物甚至旧时的感觉都还在,他们作为时光的剪影,温柔了岁月,有了一定有重量,当然也经得起时间的冲刷和淘洗,<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负轮回亦不负红尘。</span></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老北京胡同,没有听到惊天动地的旧事,也没有看到闻名于世的故人,仅这些平凡的甚至不被人瞧上眼的旧物,我把它们当宝一样近视,且目光随着它们渐进流转,沉浸在回忆的海洋中脱不出身来,久久不能忘怀自己经历的苦涩和甘甜。打开尘封的记忆,回望旧时光,用一颗赤诚的心去寻找,善待心底那份“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