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乡愁中的年味

铿锵骆驼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孙晓波</span></p> <p class="ql-block">从腊八就开始绵延着年味,一波波的年味伴着喜乐祥和起伏着,呼应着,渲染着。年味,让乡愁尽染浓墨重彩。</p><p class="ql-block">1月19日,腊月20,我从调兵山回康平县参加卧龙湖冰雪马拉松活动。湖上冰面平坦,天阔风微。组织井然有序,岸边树着横幅、彩旗,飘舞着彩带和彩球,志愿者们精心服务。喜欢运动的人们跃跃欲试,意气风发,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气势,不只是比赛或是参与,更是正能量的展示和释放。今冬四九天气,参赛的队员们都已经准备好挑战恶劣天气的心理和装备,要面对寒风搏击,可这一天特别的暖和,连微风都没有似的,绝不是正常东北四九的天气,仿佛是自然界也给予了温度的调整,严寒在热情涌流的氛围之下,也礼让了几分。</p> <p class="ql-block">为了应对冰面的光滑,鞋底套上了防滑的冰爪,既轻便又稳当,只穿深秋季节的衣服赛前还有些担心,可跑起来已经足够保暖之用了。10公里的路线对于卧龙湖这幅山水画面还不能充分的展开,但卧龙湖的一半以上的轮廓已经尽显眼底,近处是工笔画,视力不及之处,是写意画和泼墨画,冰面移步换景,高楼与村落参差之间被岸边缓坡上的树丛半遮半掩,极有城乡结合的层次感。冰面限制了跑步的速度,这正好触景回放在记忆中封存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起跑点在顺山屯村口,闹宝山西北坡,线路是镇西村方向,经修李村,到马莲屯,卧龙湖有一处水闸门通向马莲河。这是一条十几米宽窄的水渠从闸门探出卧龙湖,跨桥越过101省道,注入马莲河。</p><p class="ql-block">这个位置,中学的秋假,在岸边嬉闹时,常意外遇到惊喜。那些被风吹折,由浪送到岸边的残蓬中竟然会藏着饱满的莲籽。我如珍宝的把这些莲子收集到浅浅的衣兜,等待腊八粥增添食材的趣味。</p> <p class="ql-block">从冰面西北方向踅回东南方向,这里与东关屯火车站维度相同,那是我喜欢乘坐的国内特有的蒸汽火车回家过年的火车站。从调兵山到康平家里虽然只有百里之遥,可小火车款款而行竟能让人甘心用2个小时的时间享受路边的风景,过法库太平山一条窄窄短短的隧道之后,蛇山沟宇霆墓的风景自不必说,铁煤集团1000万吨标示塔的风景画自不必说,看到小康矿的矸石山之后,就知道快到家了,母亲一定正在小康住宅的家里等我饕餮她料理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家里的餐座上,味蕾会感触着童年记忆中粘豆包的惬意。母亲制作粘豆包是有准备工作的,要遴选的各种米谷,自然都是辽水之畔丘陵地带的本土特产,首先要进行淘洗,再把淘好后的米放到倾角适度的载体上,既能沥去水分,又不至于米粒滑落,这时候,母亲会不经意的对这个湿漉漉的米堆留心,母亲认为只有干湿适度时才能把米齑成粉面,然后用细箩过筛,调和发制时,已把豆馅准备妥当。按食材自身的特性,保留住原来的本味和本色。大黄米、小黄米、黄玉米,还有红小豆,就变化成出金灿灿的粘豆包了,口感上既不失软糯,又略有嚼劲。</p> <p class="ql-block">10公里冰雪马拉松结束了,有些不尽兴,冰上又徜徉一段心情,这一处似曾走百冰之地。小时候正月十五、十六的黄昏,吃过母亲做的元宵之后,和哥哥、二姐,还有三三五五的伙伴们来湖边走百冰。时常会看到不知名的大鸟,和听到不知名的大鸟的叫声,这些鸟从哪里飞来,是留下来到秋天还是暂时歇脚,它们为何栖息在康平这一处泽国,这里有它们怎样的眷顾,又有它们怎样的留恋。</p> <p class="ql-block">奢求着,参加秋季康平县卧龙湖马拉松活动之时,带着留恋中的乡愁,在沿湖路上的柳荫下奔跑,伴着湖面的碧水、清风、蒲草、莲花、鸟群,感受着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饥肠辘辘之时,想起参赛的免费餐票,没想到这份自助餐远远超出我的认知,既丰盛,又美味。有小鸡炖蘑菇、有煎鱼炖豆腐,有酸菜血肠,有纯正的羊汤,有粘豆包,有烤地瓜,本地的特色美食应有尽有。这份盛宴让我品到了母亲为我准备的佳肴的感觉,满满的都是乡愁的味道,家的味道,过年的味道。</p><p class="ql-block">乡愁中的年味,永驻心房,滋养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写于2025年2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