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赋能 研思共进——基于任务群视域下单篇课文教学研讨活动

涪陵城区第十四小学校

<p class="ql-block">  春风送暖,万象更新。为深入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精神,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探索任务群视域下的单篇课文教学有效策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涪陵城区第十四小学校于3月12日在四楼多功能厅举办基于任务群视域下单篇课文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涪陵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叶洪林老师,以及涪陵十四校全体语文教师参与本次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首先,刘艳老师以《从读到创:与诗歌共舞的童年——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题,从教材分析、单元语文要素分析、所属任务群、学情分析、单元目标等单元整体分析、单元情境设计和教学活动对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进行单元整体解读,从理论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p> <p class="ql-block">  从理论到实践,马忠凡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短诗三首》。马老师通过读一读诗歌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关注句式读好节奏,再结合生活体验,调动自己的感官想象画面,感受情感。其次,利用对比改写的诗歌、仿一仿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写意境及冰心所表达的情感,并且学生在辨别中学会仿写诗歌。课堂上,马忠凡老师精准的个性化评价激励着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敢于发言、善于表达,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成为了学习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  教学是艺术,评课是赏析。冉雪花老师对马老师的教学进行了独到的见解。冉老师从教材定位与任务群呼应、教学目标、任务群驱动下的深度学习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教学评析。从马老师的课堂上,实现了语言积累与感知、文化理解与传承、创意表达与迁移的任务群理念,实现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冉老师还提到,马忠凡老师的教学既凸显了诗歌文体特质,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冉雪花老师的评析,让我们对马老师的课堂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是核心,常规教研是保障。四年级教研组长彭丹老师从规划先行、分工协作、实践研讨、成果检验四个维度对年级组的常规教研进行了汇报,明确了资深教师与年轻教师之间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教研之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专家引领明方向,专业指导促成长。本次活动特邀涪陵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叶洪林老师进行教学指导。叶老师首先对教研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本次活动"一气呵成"的组织效果;随后针对"课前三分钟"环节中提倡的生动优美语言分享,从情感共鸣、艺术性、深刻性、形象性等六个维度系统阐释语言美学内涵,并深入梳理想象画面与语言优美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专业引领环节,叶老师强调语文教师应强化"学理"意识,建议将同类课型进行系统建模与深度思考,构建可迁移的教学范式。针对现代诗教学,他提出"诗—画—情"三维教学路径,倡导全体教师打造"家常优质课",以"清简"理念为指引——即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教学过程化繁为简、教学方法直观有效、教学效果真实可测,最终实现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实质性提升。叶老师的精准指导不仅为教师专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更通过可操作的教学策略与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有效激发了全体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与实践信心。</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涪陵十四校副校长孙勇对本次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总结发言。她首先对叶洪林老师的精彩讲座以及四年级组的辛苦准备表示感谢。其次,希望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要反反复复的研究。同时,在专家的引领下,积极行动起来,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教学探索永不止步。通过本次基于任务群视域下单篇课文教学研讨活动,涪陵十四校的老师们表示将认真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将所学所悟用于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涪陵十四校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编辑:伍玉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摄影:舒月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初审:孙 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终审:罗 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