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 掌

一棵树

<p class="ql-block">  有几次鼓掌的情景,深深地印在我记忆中,它们似乎还给了我一点启示,让我总想说一说。</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安庆杂技团的几个节目在国际上获得了金奖,载誉回国后,在故乡安庆举办汇报演出。观看演出的票是上面分发下来的,我们单位分到几张不详,我得到一张。是一个下午,在人民路大会堂。我的座位是二楼第一排,二楼始终未坐满,大部分座位空着。临近演出前,忽然听到一种什么声音,探身往下看,原来是一队解放军踏着整齐的步伐进入了剧场。他们坐在剧场的前方一侧,大概是十排至十五排之间,四、五十人。坐定后,一声口令,“唰”的一声整齐划一的摘下军帽。军人就是不同于老百姓,作风硬朗利落!</p><p class="ql-block"> 演出的节目无不精彩,有的侧重惊险,有的侧重优美,有的侧重难度,有的兼而有之。每个节日表演结束,偌大的剧场里就响起七零八落的掌声,唯有军人那一片,响起了整齐有力响亮的掌声,像一阵小风暴横扫整个剧场。我也使劲鼓掌,手拍红了拍疼了也坚持鼓掌。遗憾的很,我当即就知道了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微弱。我的掌声三米之内尚达耳膜,三米之外就被偌大的空间吞噬了,消弭于虚无。还有那么多观众,面对如此精彩尽力的表演,他们为什么不鼓掌呢?</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获得金奖的节目,叫“钻筒”。一个通透无底的直筒,不足一米长吧?表演者从此筒口钻入,自彼筒口钻出。直观上看人大筒细,似乎是不可能做得到。演员费尽周折终于穿筒而出,好像是“缩骨功”的神奇演示。这个节目既不惊险,也无美感,几无观赏价值,只是让演员受苦受罪受折磨。</p><p class="ql-block"> 也是八十年代,姜昆带领一众笑星、明星来安庆石化厂演出,我有幸得以观看。那也是我第一次走进石化厂大礼堂,地面坡度很大,越往后越是高高翘起,不用担心前排挡住你的视线。</p><p class="ql-block"> 演出正式开始之前,一个中年男人站在舞台上对观众说了一通,大意是今天的演出要拍录像,请广大观众务必配合,看我手势,往上抬大家同时鼓掌,往下压立即停止。噢,鼓掌还有“计划经济”。结果那场晚会的掌声,成了当晚最精彩的节目。任何节目都没留下丝毫残破零碎的印象,唯那掌声在记忆中沉沉浮浮,挥之不去:来如惊雷,一阵巨响滚过,整齐紧凑;去若疾风,毫不拖泥带水,戛然而止。</p><p class="ql-block"> 世上的事就是这么奇怪,有些不用约束,随他去就好,如大地上花草虫鱼,天空里的日月星云。有些事物必须严格管理,如人类社会,特别是自诩最高级的生物—人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3.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