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长隽永的青溪古韵

白衣侯

<p class="ql-block">  冬已残,春未临。蜡梅与梅花共舞寒风之中,残冬与初春同存蓝天之下。远游不是时候,须待春来。陋室读书累了,去远郊古镇走走,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这不,奉贤的青溪古镇昨晚跑到我的梦里来了,于是,清早起来背起挎包,地铁、公交青溪走起。</p> <p class="ql-block">  青溪古镇位于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史可追溯到隋末唐初,距今1400多年,宋初成村、元代成型;明代发展、清代鼎盛;繁荣于民国,至今古韵悠悠、风华依旧。</p><p class="ql-block"> 青溪老街全长约1300米,傍河依水,和太仓的沙溪、浏河等传统江南水乡古镇格局极为相似。不过,每个古镇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流量密码。</p> <p class="ql-block">  甫进古镇,只见小河边两间小屋之间一树蜡梅开得正好,两侧斑驳的墙上,分别写有伟人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平生喜欢梅花(蜡梅不是梅花),源于年少时读了伟人的《卜算子.咏梅》,尤其是副标题“读陆游《卜算子.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使我对这个陆放翁起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刚读完高中的我托同学向其藏书家伯父借了《陆放翁全集》,通读了全书几十卷,并把里面所有的咏梅诗词都摘抄了下来。平生喜欢梅花、喜欢古诗词,由此始。所以,看到这两首影响了我大半辈子的咏梅词在这里相聚,徘徊许久不忍离去。刚一见面,古镇便给了我大大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  青溪古镇最出片之处是南虹桥和永寿桥形成的双桥景色。</p><p class="ql-block"> 南虹桥,又名环龙桥,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在正午的阳光下,古桥散发出迷人的光泽。</p> <p class="ql-block">  永寿桥:与南虹桥直角相连,有“双桥卧波”的意趣,是青溪古镇的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  永寿桥往东河边有一家很小的点心店,慢慢踱将进去,只有一位老客自顾自就着水饺喝酒。要了一碗从未吃过的草头馄饨,鲜嫩可口,齿间留香。</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南园,据说是奉贤有史以来最早的私家园林,原名“云所园”,原建于元至顺年间,为元代松江八大富商之一的陶于权私宅。明嘉靖年间遭倭患被毁。现在重建的南园,是“一尺花园”南园店,生意甚好。</p> <p class="ql-block">  南园较大,进门迎面一块大石突兀出现在眼前,俨然一头雄狮蹲踞其上。园内有小池小桥楼阁亭台,景色极为雅致。走上二楼,但见庭院之中荒草与楼竞高,看似荒芜荒疏,却不荒凉。</p> <p class="ql-block">  原来这里是南园里面的“荒芜花园”。极为赞同主人所说,或许我们不必费尽心思地“装饰自然”,不必刻意逃避花的凋零树的枯萎,因为最本真的自然变化就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梅园,紧闭的圆形木栅栏门里面,只有一丛高高的盛开的蜡梅,幽香扑鼻。倒是梅园外面的一座小石桥边,一树梅花横斜水面之上,与老宅古桥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梅园的河对面,是青溪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望海楼。</p><p class="ql-block"> 望海楼是优秀历史建筑,坐落在青村古镇中市,建于民国初,三开间三层楼房,坐北朝南,为解放前青村地区最高建筑,因登高可望江河大海,故名“望海楼”。此楼先前开过赌场、茶园、书场等,底楼亦开过店铺。1949年后,一直为茶园、书场,兼作旅馆,是文人墨客舞文弄墨之所。</p> <p class="ql-block">  青溪的古桥比较多。三祝桥位于青溪老街中部,三跨五拼立壁墩平梁桥,是交通古镇南北的要道,被列为奉贤区不可移动文物。始建年代存在争议,一说:此桥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迄今已六百多年历史;另一说:此桥史无记载,而且从构件等情况看,始建年代不会早于民国。还有一说,即白衣侯说:也许,桥的确建于明代,但后来被毁损,于民国时重建——请恕我自说自话。</p> <p class="ql-block">  镇东的中和桥已经是二百七十多岁的垂垂老者,是由四块石板拼成的平梁桥,站在桥上眺望桥下碧波、枕河人家,愉悦的心情不可名状。</p> <p class="ql-block">  存世三百多年的广济桥,可谓青溪古镇桥梁界的老前辈了。</p> <p class="ql-block">  优秀历史建筑张炳官古宅,位于青溪老街东面,坐北朝南,一进二棣五开间,是奉贤文物保护点。</p> <p class="ql-block">  满洲弄位于青溪东街,南北走向,也叫解放弄。弄口有铭牌记载: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占据本地,清朝廷为镇压太平军,派满洲旗兵到青村港镇,驻扎于此弄内镇压,市民就称该弄堂为“满洲弄”,解放初改名“解放弄”,但老青村人仍惯呼“满洲弄”。</p> <p class="ql-block">  杨高镜及杨昆高宅,位于中街18号,为清代举人杨昆高建,是具有南方民居特色和徽式二层楼房建筑群,为奉贤区文物保护登记单位。</p> <p class="ql-block">  典当水桥:河驳岸,俗称水桥,也叫水埠头,基本功能是通舟、取水、洗涤。一般的水桥有两面的已不多见,此处的三面水桥在江南水乡实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  通往河埠头的小弄</p> <p class="ql-block">  张弼牌坊:又名“海秀坊”,传说明嘉靖皇帝为表彰张弼父子四朝为官的功绩赐建,原为三横四柱石坊,历经500年风雨,目前仅存东侧横二柱。</p> <p class="ql-block">  青溪老八样,一般是指木耳烧鲫鱼、扣蛋卷、百叶扣咸肉、扣三丝、八宝饭、扣走油肉、茨菰扣鸡(鸭)、三鲜砂锅这八道菜。听听名字就食指大动——但也只能听听而已,我一个人吃,吃不了还要兜着走;何况想吃也吃不到——只能吃闭门羹。哈哈!</p> <p class="ql-block">  漫步古韵悠悠的青溪古镇,心情满是惬意与惊喜。河水轻轻流淌,娓娓诉说岁月故事;古桥默默伫立,喃喃自语往昔繁华。远离喧嚣,尘心沉静,在这宁静美好的古镇风光中,满是悠然自得,不舍离去。</p> <p class="ql-block">  青溪古镇古韵悠悠,也有满满的人间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两位老人在阳光下很投入地闲聊岁月短长;</p><p class="ql-block"> 奶奶悠闲自在地坐在屋里闭目养神;</p><p class="ql-block"> 河边的三位大妈摆着菜摊,生意不太好,脸和蔬菜一样有点蔫头蔫脑;</p><p class="ql-block"> 老街上,大娘推着满车的人间俗事蹒跚而来……</p> <p class="ql-block">  你也可以来青溪古镇走走,吃吃,逛逛,你一定不会失望。</p><p class="ql-block"> 相信我没错的。</p>